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51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锅具包括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用于与放置面接触的平面,沿所述锅具的轴向,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部的最小厚度为L1且所述多层结构的边缘区域的最大厚度为L2,其中,1.2≤L2/L1≤10;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至少设在所述锅具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防护层包括渗氮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并且能够聚油,适合翻炒,不易产生油烟,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多层结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多层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锅具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锅具为单层材料制成,锅具具有圆弧锅底或者平底,其中,具有圆弧锅底的锅具无法用于电磁炉等加热设备,而具有平底的锅具在炒菜时容易出现粘锅的情况,导致用油量增多,不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锅具,所述锅具烹饪效果更好,不易产生油烟,并且可以提高多层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锅具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包括: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用于与放置面接触的平面,沿所述锅具的轴向,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部的最小厚度为L1且所述多层结构的边缘区域的最大厚度为L2,其中,1.2≤L2/L1≤10;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至少设在所述锅具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防护层包括渗氮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并且具有内弧外平的底部结构,能够聚油,适合翻炒,不易产生油烟,提高了使用便利性,放置也更方便,多层结构满足1.2≤L2/L1≤10,使多层结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多层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锅具的质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L1和L2进一步满足:4≤L2/L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锅具,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平面的边沿且相对于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平面的边沿的下表面与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沿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的距离为所述最大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层结构包括:本体层,所述本体层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复底层,所述复底层设在所述本体层的外侧且所述复底层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夹层,所述夹层设在所述本体层和所述复底层之间,所述防护层至少设置在所述本体层的上表面和所述复底层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可选地,所述本体层包括铁质材料层和钢质材料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为材质相同或不同的金属层。进一步地,所述复底层为导磁材料层,所述夹层包括至少一个铝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均为弧面,所述复底层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彼此平行的平面,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夹层的外侧且上端与所述本体层的下表面相连,其中,从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部向所述多层结构的周沿的方向上,所述底壁与所述本体层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锅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得到具有所述多层结构的所述锅具本体;对所述锅具本体进行表面处理以至少在所述锅具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所述防护层,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渗氮处理,所述渗碳层通过所述渗碳处理形成,所述渗氮处理的处理压力P和处理温度T分别满足:P≥2KPa,T≤60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处理压力P进一步满足:P≥3KPa;和/或所述处理温度T进一步满足:540℃≤T≤5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得到形成所述多层结构的本体层、夹层和复底层,所述本体层、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分别加工成形成所述多层结构所需的形状;将所述本体层、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采用压力焊或钎焊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多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复底层在所述锅具的轴向上延伸的尺寸为H,其中,H≤30mm,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本体层、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采用压力焊或钎焊连接,或者,H>30mm,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本体层、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采用钎焊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所述复底层进行压力焊之前,对所述复底层依次进行喷砂处理和清洗处理;和/或在渗氮处理之前,对所述锅具本体进行抛光处理和除油处理;在渗氮处理之后,对所述锅具依次进行发黑处理和抛光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锅具本体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锅具本体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的锅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锅具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锅具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锅具100;锅具本体10;材料层11;本体层111;夹层112;复底层113;防护层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100和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100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成。参照图2-图9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具100可以包括:锅具本体10和防护层20。具体而言,锅具本体10的底部可以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多层结构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平面可以用于与放置面接触。防护层20可以设在锅具本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可选地,当锅具本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防护层20时,设于上表面的防护层20和设于下表面的防护层20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防护层20,防护层20对锅具本体10防护更全面,防锈效果更好。传统的单层材料制成的精铁锅具通常为圆弧锅底。在电磁炉出现之后,为了能够兼顾电磁炉和燃气灶使用,炒锅的底部均改为平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用于与放置面接触的平面,沿所述锅具的轴向,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部的最小厚度为L1且所述多层结构的边缘区域的最大厚度为L2,其中,1.2≤L2/L1≤10;/n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至少设在所述锅具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防护层包括渗氮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用于与放置面接触的平面,沿所述锅具的轴向,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部的最小厚度为L1且所述多层结构的边缘区域的最大厚度为L2,其中,1.2≤L2/L1≤10;
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至少设在所述锅具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防护层包括渗氮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L1和L2进一步满足:4≤L2/L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的下表面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平面的边沿且相对于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平面的边沿的下表面与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表面沿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的距离为所述最大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包括:
本体层,所述本体层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
复底层,所述复底层设在所述本体层的外侧且所述复底层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
夹层,所述夹层设在所述本体层和所述复底层之间,所述防护层至少设置在所述本体层的上表面和所述复底层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包括铁质材料层和钢质材料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夹层和所述复底层为材质相同或不同的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层为导磁材料层,所述夹层包括至少一个铝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均为弧面,所述复底层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彼此平行的平面,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锅具本体的轴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所述侧壁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民邢凤雷许智波姚亮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