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51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箱和外箱,所述外箱对称设置在内箱的两侧,所述外箱与内箱之间均通过壳体隔开,所述外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下方设置有打粉机构,所述内箱上方设置有脱壳辊、下方设置有和面机构,所述脱壳辊与和面机构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脱壳辊、抽风机、打粉机构和和面机构,不但能够提高设备的脱壳分离效果,而且避免了传统的多台设备配合作业的方式,优化了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厂家的投资成本,有利于小型企业进行小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苦荞麦,也称鞑靼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在我国西南山区及陕西种植较多,主要分布在高寒2000米以上地区,属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资源。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因为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本身苦荞就富含硒的,可以对人体起到自然补充硒的作用,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苦荞面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脱壳、磨粉和和面三个部分,目前现有的苦荞面加工设备,通常只能完成其中一个部分的工作,想要完成苦荞面的制作需要多台设备配合进行作业,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同时变相增加了厂房的用地成本,不适合小规模厂家进行生产。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苦荞面加工设备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小规模生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箱和外箱,所述外箱对称设置在内箱的两侧,所述外箱与内箱之间均通过壳体隔开,所述外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下方设置有打粉机构,所述内箱上方设置有脱壳辊、下方设置有和面机构,所述脱壳辊与和面机构之间设置有分隔板。优选地,所述抽风机的抽风口穿过壳体与内箱相连通,所述抽风口的位置设置在脱壳辊与分隔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抽风机与打粉机构之间通过支撑板隔开,所述打粉机构由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叶片构成,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外箱下方,所述第一转轴下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片叶片。优选地,所述和面机构由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面棍和进料箱构成,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内箱下方,所述第二转轴下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上端与分隔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根和面棍,所述进料箱对称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下方两侧。优选地,所述分隔板设置为三角形,所述分隔板两侧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在与分隔板对应位置设置处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在与和面棍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粉口。优选地,所述壳体上方在与内箱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外部在与抽风机和和面机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拉门,所述壳体在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散热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目前现有的苦荞麦脱壳设备通常使用鼓风机将脱下的壳分离,鼓风机风力较强,苦荞麦壳与苦荞麦仁二者重量十分接近,利用鼓风机进行分离时很容易混淆二者,降低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抽风机,由于抽风机风力与鼓风机相比更小更容易控制,能够很好的分离与苦荞麦仁相比相对较轻的苦荞麦壳,分离效果好,工作效率高。2.通过设置和面机构,由于打粉机构中生产的苦荞麦粉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出粉口进入到内箱中,和面机构中的进料箱能够逐步向苦荞麦粉中添加水和酵母粉,因此在和面棍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对苦荞麦粉进行和面,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和面,设备占地面积小,功能性高,方便进行小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打粉机构、31第一转轴、32第一电机、33叶片、4和面机构、41第二电机、42和面棍、43第二转轴、5内箱、6外箱、7出料口、8出粉口、9分隔板、10进料箱、11脱壳辊、12抽风机、13支撑板、14拉门、15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内箱5和外箱6,外箱6对称设置在内箱5的两侧,外箱6与内箱5之间均通过壳体1隔开,壳体1上方在与内箱5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2,壳体1外部在与抽风机12和和面机构4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拉门14,壳体1在与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1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散热口15,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1的型号均为Y280M-4。具体的,拉门14能够方便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以及能够取出加工完成的物料;散热口15能够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外箱6上方设置有抽风机12,抽风机12的抽风口穿过壳体1与内箱5相连通,抽风口的位置设置在脱壳辊11与分隔板9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现有的苦荞麦脱壳设备通常使用鼓风机将脱下的壳分离,鼓风机风力较强,苦荞麦壳与苦荞麦仁二者重量十分接近,利用鼓风机进行分离时很容易混淆二者,降低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抽风机12,由于抽风机12风力与鼓风机相比更小更容易控制,能够很好的分离与苦荞麦仁相比相对较轻的苦荞麦壳,分离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外箱6下方设置有打粉机构3,抽风机12与打粉机构3之间通过支撑板13隔开,打粉机构3由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1和叶片33构成,第一电机32固定安装在外箱6下方,第一转轴31下端与第一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支撑板13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轴31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片叶片33。具体的,打粉机构3能够处理脱壳加工后产生的苦荞麦仁,将其研磨成苦荞麦粉,方便设备对其充分进行和面。内箱5上方设置有脱壳辊11、下方设置有和面机构4,和面机构4由第二电机41、第二转轴43、和面棍42和进料箱10构成,第二电机41固定安装在内箱5下方,第二转轴43下端与第二电机41输出端固定连接、上端与分隔板9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轴43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根和面棍42,进料箱10对称固定安装在分隔板9下方两侧。值得注意的是,进料箱10上设置有孔径为2-4mm的孔洞,进料箱10内添加有水和酵母粉,进料箱10内的水和酵母粉会通过孔洞逐渐向内箱中添加,保证设备和面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脱壳辊11与和面机构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9,分隔板9设置为三角形,分隔板9两侧与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壳体1在与分隔板9对应位置设置处有出料口7,壳体1在与和面棍4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出粉口8。值得一提的是,出粉口8设置有滤板,滤板的孔径与苦荞麦粉的大小相一致,从而保证和面机构4进行作业时使用的苦荞麦粉的品质,保证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口2向内箱中添加苦荞麦,苦荞麦首先在脱壳辊11的作用下进行脱壳作用,脱下的苦荞麦壳在抽风机12的作用下被吸走,脱壳完成的苦荞麦仁随着分隔板9向下运动,并通过出料口7进入打粉机构3;进入到打粉机构3中的苦荞麦仁在高速旋转的叶片33的作用下被加工成苦荞麦粉,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出粉口8重新进入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内箱(5)和外箱(6),所述外箱(6)对称设置在内箱(5)的两侧,所述外箱(6)与内箱(5)之间均通过壳体(1)隔开,所述外箱(6)上方设置有抽风机(12)、下方设置有打粉机构(3),所述内箱(5)上方设置有脱壳辊(11)、下方设置有和面机构(4),所述脱壳辊(11)与和面机构(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内箱(5)和外箱(6),所述外箱(6)对称设置在内箱(5)的两侧,所述外箱(6)与内箱(5)之间均通过壳体(1)隔开,所述外箱(6)上方设置有抽风机(12)、下方设置有打粉机构(3),所述内箱(5)上方设置有脱壳辊(11)、下方设置有和面机构(4),所述脱壳辊(11)与和面机构(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12)的抽风口穿过壳体(1)与内箱(5)相连通,所述抽风口的位置设置在脱壳辊(11)与分隔板(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苦荞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12)与打粉机构(3)之间通过支撑板(13)隔开,所述打粉机构(3)由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1)和叶片(33)构成,所述第一电机(32)固定安装在外箱(6)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1)下端与第一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支撑板(1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片叶片(3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益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