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36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由海藻酸、5‑氨基乙酰丙酸、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和水制备所得的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种子的抗寒性能,协同通气管路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土壤的通气增温处理,尽可能的降低了低温环境对水稻种子和植株的影响,保证了水稻种子在低温条件下的成苗率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沼泽地区,我国南方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由于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生长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水稻形成了适应在水中生长的习性,所以,人们习惯地利用淹水方法栽培水稻,这也是水稻栽培有史以来一直沿用的传统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其缺点是用水量大,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且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在北方地区受到限制。水稻旱直播也叫旱种水管,它是在水直播与旱育移栽的基础上衍生升华出来的一种新型水稻种植制度。水稻旱直播与水稻水直播、水稻田插秧栽培截然不同,它省去了水整地、育苗和插秧作业程序,而是把种子直接播种在经过旱整地的老稻田或旱田的低洼地里。四叶期前旱长,除依靠自然降水外,在水稻需水关键时期,如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遇干旱时有计划的补水,采取湿润灌溉方法,根据灭草与生理生长的需要,田面可以间断的建立水层,也可以不建立水层,低洼地块可少量灌水或不灌水。据统计,水稻旱直播每公顷年用水量仅为3000立方米左右,自然降水除外,不到插秧与水直播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与水稻水直播栽培方式相同的,水稻旱直播栽培也具有成苗率不稳定、以及易遭到低温冷害而导致直播水稻缺苗减产的问题。因此,有效解决水稻直播栽培中成苗率低、低温冷害损伤严重的问题,对于水稻的旱直播栽培技术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所述抗寒包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备所得:海藻酸5~10%、5-氨基乙酰丙酸1~3%、壳聚糖3~6%、纳米二氧化硅2~4%,余量水;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S4、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路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垂直设置的支管,支管按水稻播种的株距、行距布置,布置在两行水稻中间位置,且与每一株水稻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出气孔。进一步地,每个出气孔内安装有一单向阀,只出不进。进一步地,还包括:与通气管路对接的充气泵,用于根据定时向通气管路中通气;安装在通气管路与充气泵之间的加热管,用于实现空气的加热处理;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架架设在种植地上,用于实现环境温度的采集;PLC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所监测的环境参数实现加热管的自动启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包括PVC管、包裹在PVC管的保温层、以及均匀设置在PVC管内壁上的电加热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为加热管、PLC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含有海藻酸和5-氨基乙酰丙酸的包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种子的抗寒性能,协同通气管路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土壤的通气增温处理,尽可能的降低了低温环境对水稻种子和植株的影响,保证了水稻种子在低温条件下的成苗率和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所述抗寒包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备所得:海藻酸5~10%、5-氨基乙酰丙酸1~3%、壳聚糖3~6%、纳米二氧化硅2~4%,余量水;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S4、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路包括:主管1以及与主管1垂直设置的支管2,支管2按水稻播种的株距、行距布置,布置在两行水稻中间位置,且与每一株水稻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出气孔,每个出气孔内安装有一单向阀,只出不进;与通气管路对接的充气泵3,用于根据定时向通气管路中通气;安装在通气管路与充气泵之间的加热管4,用于实现空气的加热处理;所述加热管4包括PVC管、包裹在PVC管的保温层、以及均匀设置在PVC管内壁上的电加热层;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架架设在种植地上,用于实现环境温度的采集;PLC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所监测的环境参数实现加热管的自动启闭;用于为加热管、PLC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对比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S4、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对比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所述抗寒包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备所得:海藻酸5~10%、5-氨基乙酰丙酸1~3%、壳聚糖3~6%、纳米二氧化硅2~4%,余量水;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S4、按时进行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对比例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S4、按时进行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低温成苗率试验以垦稻12种子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所述抗寒包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备所得:/n海藻酸5~10%、5-氨基乙酰丙酸1~3%、壳聚糖3~6%、纳米二氧化硅2~4%,余量水;/n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n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nS4、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抗旱、抗冷品种的水稻种子晾晒2~3天后,采用抗寒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所述抗寒包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备所得:
海藻酸5~10%、5-氨基乙酰丙酸1~3%、壳聚糖3~6%、纳米二氧化硅2~4%,余量水;
S2、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耕翻旱整地,铺设通气管路,并补好底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S3、选择地下5cm处的地温稳定在5~10℃时进行播种,并进行培土镇压;
S4、按时进行除草、通气、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进行田间灌溉,直至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预防低温冷害的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路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垂直设置的支管,支管按水稻播种的株距、行距布置,布置在两行水稻中间位置,且与每一株水稻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出气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洪孙杰龙舒畅郭萍张鑫周雯杨德胜杨石奇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