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35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及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万向轮万向轮设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隔离成两个内腔,所述的两个内腔结构关于隔板对称,内腔中部设有抽拉式的栽培板,栽培板将内腔分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栽培板上开设有连通上空腔和下空腔的连通孔,栽培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菌床,下空腔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上空腔的对侧壁上设有风机;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透明的活动箱盖。其栽培方法包括季节选择,季节选择,覆土与基土制,菌棒移植菌床栽培,出菇管理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红托竹荪的栽培方式,且在栽培过程中减小了栽培占用的空间,集约型高,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减小栽培成本且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家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研究发现红托竹荪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据检测分析,每百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6%、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矿物质。在蛋白质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极为丰富,占1.76%。但是现有的红托竹荪栽培方式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层架式的大棚栽培,其栽培占用的空间过大,且不便于管理,栽培成本过高,灵活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灵活性高的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包括箱体和万向轮万向轮设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隔离成两个内腔,所述的两个内腔结构关于隔板对称,内腔中部设有抽拉式的栽培板,栽培板将内腔分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栽培板上开设有连通上空腔和下空腔的连通孔,栽培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菌床,下空腔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上空腔的对侧壁上设有风机;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透明的活动箱盖。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板的一侧还设有密封板。密封板具有防止其他物质进入到箱体内,影响红托竹荪的生长,其中箱壁上设有与盖杯对应的凹陷口。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还设有把手。便于抽拉栽培板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内对准菌床设有连接外部水源的雾化喷头。便于对菌床的湿润。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处还设有盖板。控制箱体内部的通风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内部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用于控制箱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板上等间距设有三个菌床。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设于相邻菌床间隙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箱壁和隔板上设分别设有与插板对应的缺口,栽培板的两侧插接在缺口上。实现栽培板的自由抽拉。上述方案中,通过当菌棒培养完成后,拉出栽培板,将其放入到装好基土的菌床上,然后盖上覆土,将栽培板再次放入到箱体内部,当需要阴暗或者是光线的环境时,可自由的通过万向轮移动箱体,当箱体内部需要调节通风情况是,打开盖板和风机,通风口、连通孔和风机组成一个通风路径进行通风,温控器实现温度的调节,雾化喷头具有湿润菌床的作用,在采收时,通过抽拉栽培床进行采收即可,透明的活动箱盖防止杂物进入到箱体内部,同时光线能够透光箱盖,为红托竹荪的栽培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万向轮可以将箱体转移到不同的环境当中,这种集约型的箱式栽培红托竹荪装置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减小栽培成本。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季节选择:分为春栽及秋栽;春栽为10~2月播种,3~6月出菇;秋栽为6~7月播种,8~11月出菇;②菌棒培养: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温控器控制温度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③覆土与基土制备:取深山阔叶林地区的黑色腐殖土和菜园土,粉碎过孔径0.5cm的钢筛,筛下部分泥土作覆土,筛上部分泥土作基土,基土内加入石灰粉,并将覆土和基土分别置于阳光下暴晒至土壤干燥,然后将基土放入到菌床上,同时打开盖板和风机,进一步对基土进行干燥;④菌棒移植菌床栽培:菌棒培养完成后,将栽培板从箱体中拉出,移植到步骤③布置好的菌床上,然后盖上覆土,打开雾化喷头对菌床进行湿润;⑤出菇管理:在菌床(9)发菌期间,控制温控器(12),控制温度为24-26℃,将箱体推入到阴暗的地方,每天早晚盖板和风机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通过雾化喷头增加空气湿度,并向菌床喷雾使得其处于湿润状态,温控器控制夜间温度为15-20℃,白天温度为24-28℃,早晚各通风1小时,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菌蕾,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小时;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⑥采收:红托竹荪破蕾开裙后,随开随采,采收时,拉出栽培板,用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先轻轻取掉菌帽,然后去掉菌托,留菌柄和菌裙,用湿纱布揩干净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垫有白纸的提篮或竹篮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增加了红托竹荪的栽培方式,且在栽培过程中减小了栽培占用的空间,集约型高,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减小栽培成本且灵活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栽培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万向轮,3-隔板,4-内腔,5-上空腔,6-下空气安全感,7-通风口,8-风机,9-箱盖,10-栽培板,11-菌床,12-盖板,13-把手,14-连通孔,15-喷头,16-温控器,17-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包括箱体1和万向轮2万向轮2设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隔板3隔离成两个内腔4,所述的两个内腔4结构关于隔板3对称,内腔4中部设有抽拉式的栽培板10,栽培板10将内腔4分成上空腔5和下空腔6,栽培板10上开设有连通上空腔5和下空腔6的连通孔14,栽培板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菌床11,下空腔6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7,上空腔5的对侧壁上设有风机8;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透明的活动箱盖9。所述栽培板10的一侧还设有密封板。密封板具有防止其他物质进入到箱体1内,影响红托竹荪的生长,其中箱壁上设有与盖杯对应的凹陷口。所述密封板上还设有把手13。便于抽拉栽培板10。所述内腔4内对准菌床11设有连接外部水源的雾化喷头15。便于对菌床11的湿润。所述通风口7处还设有盖板12。控制箱体1内部的通风情况。所述内腔4内部还设有温控器16。温控器16用于控制箱体1内的温度。所述培养板上等间距设有三个菌床11。所述连通孔14设于相邻菌床11间隙之间。所述箱壁和隔板3上设分别设有与插板对应的缺口17,栽培板10的两侧插接在缺口17上。实现栽培板10的自由抽拉。上述方案中,通过当菌棒培养完成后,拉出栽培板10,将其放入到装好基土的菌床11上,然后盖上覆土,将栽培板10再次放入到箱体1内部,当需要阴暗或者是光线的环境时,可自由的通过万向轮2移动箱体1,当箱体1内部需要调节通风情况是,打开盖板12和风机8,通风口7、连通孔14和风机8组成一个通风路径进行通风,温控器16实现温度的调节,雾化喷头15具有湿润菌床11的作用,在采收时,通过抽拉栽培床进行采收即可,透明的活动箱盖9防止杂物进入到箱体1内部,同时光线能够透光箱盖9,为红托竹荪的栽培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万向轮2可以将箱体1转移到不同的环境当中,这种集约型的箱式栽培红托竹荪装置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减小栽培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万向轮(2)万向轮(2)设于箱体(1)的底部;/n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隔板(3)隔离成两个内腔(4),所述的两个内腔(4)结构关于隔板(3)对称,内腔(4)中部设有抽拉式的栽培板(10),栽培板(10)将内腔(4)分成上空腔(5)和下空腔(6),栽培板(10)上开设有连通上空腔(5)和下空腔(6)的连通孔(14),栽培板(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菌床(11),下空腔(6)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7),上空腔(5)的对侧壁上设有风机(8);/n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透明的活动箱盖(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万向轮(2)万向轮(2)设于箱体(1)的底部;
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隔板(3)隔离成两个内腔(4),所述的两个内腔(4)结构关于隔板(3)对称,内腔(4)中部设有抽拉式的栽培板(10),栽培板(10)将内腔(4)分成上空腔(5)和下空腔(6),栽培板(10)上开设有连通上空腔(5)和下空腔(6)的连通孔(14),栽培板(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菌床(11),下空腔(6)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7),上空腔(5)的对侧壁上设有风机(8);
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透明的活动箱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板(10)的一侧还设有密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还设有把手(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4)内对准菌床(11)设有连接外部水源的雾化喷头(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7)处还设有盖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4)内部还设有温控器(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上等间距设有三个菌床(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14)设于相邻菌床(11)间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红托竹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壁和隔板(3)上设分别设有与插板对应的缺口(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洪平李崇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