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27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熔焊性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第1皮膜,在上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具有第2皮膜,上述第2皮膜为表层,上述第2皮膜包含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过氧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其具有对钢铁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包含冷、温、热锻造)、拉丝、拉管这样的塑性加工时所需的皮膜。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中,模具和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有时会发生熔焊。熔焊不仅不能得到目的成型物,还会由于熔焊的金属的影响导致模具的尺寸改变,模具的可使用次数缩短。因此,不得不重新制造模具,使成本效益降低。所以,需要抗熔焊性优异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温塑性加工和热塑性加工用的润滑剂,其包含具有2个以上羧基的芳香族羧酸化合物的碱金属盐、几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及水。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温锻造和热锻造用的润滑剂,其包含将2个芳香环键合而成的特定的化合物,上述芳香环具有位于邻位的2个羧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水性冷塑性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含有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形成的熔点90℃以上的芳香族羧酸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或蜡、以及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9938号公开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89939号公开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7171号公开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熔焊性优异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具有优异的抗熔焊性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其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或表面上具有第1皮膜,在上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具有第2皮膜,上述第2皮膜为表层,上述第2皮膜包含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过氧化物,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1)是一种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其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或表面上具有第1皮膜,在上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具有第2皮膜,上述第2皮膜为表层,上述第2皮膜包含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过氧化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该材料的防止塑性加工时发生的模具与成型加工用金属材料之间的摩擦引起的熔焊的效果(抗熔焊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进行了加工性能评价试验的试验片的抗熔焊性评价标准的图(使用照片作为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包含: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1皮膜、以及在上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2皮膜,上述第2皮膜包含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过氧化物。此外,在第1皮膜和第2皮膜之间,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层叠的皮膜,只要第2皮膜存在于表层即可。本说明书中的塑性加工只要是公知的塑性加工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锻造(冷、温、热)、挤出加工、拉丝加工、拉管加工、拉拔加工、卷压加工、折弯加工、接合加工、剪切加工、整形加工等。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优选用于如锻造、拉丝加工和拉管加工这样的施加于金属材料的负荷特别大的塑性加工。1.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的构成1-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是用于塑性加工的金属材料。可举出例如:铁、铁合金(钢、不锈钢等)、铝、铝合金、镁、镁合金、钛、钛合金、铜、铜合金、锡、锡合金、锌、锌合金等。只要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上述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具有镀覆皮膜的镀覆材料。镀覆皮膜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镍、铁、铝、锰、铬、镁、钴、铅、锌、锡或锑等金属或者多种金属的合金,进而,能够使用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金属或多种金属的合金。在人为形成镀覆皮膜的情况下,其形成方法能够使用公知方法,可举出例如:电镀覆(电解镀覆、电镀)、无电解镀覆、热浸镀覆、气相镀覆、机械镀覆、热喷涂等。上述镀覆皮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1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此外,可以在上述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上述氧化皮膜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在大气中自然生成的自然氧化皮膜,也可以是人为形成的氧化皮膜。作为人为的氧化皮膜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通过将金属材料作为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而进行的阳极氧化的方法、浸渍于强酸性液体中的方法、利用电解抛光的方法、以及利用等离子体电解的方法等。此外,上述氧化皮膜可以通过蒸汽法、纯水沸水法、乙酸镍法、重铬酸法、硅酸钠法等进行封孔处理。上述氧化皮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为例如0.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金属材料的形状不限于棒状材料或块状材料等坯形,也可以是加工后的形状件(齿轮、轴等),没有特别限定。1-2.第1皮膜作为第1膜,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化学合成皮膜或涂膜等。1-2-1.化学合成皮膜化学合成处理的皮膜析出机理的例子如下。当使金属材料与化学合成处理剂接触时,金属材料的表面被作为化学合成处理剂中的酸成分(蚀刻成分)的H+离子蚀刻(溶解),由此,表面附近的pH上升。由于表面附近的pH上升,存在于表面附近的金属材料中被蚀刻的金属成分与化学合成处理液所包含的成分以不溶性盐的形式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析出。该不溶性盐形成了皮膜。化学合成皮膜没有特别限定,由例如磷酸盐、草酸盐、铝酸盐、铬酸盐、钼酸盐、锆化合物、钛化合物、钒化合物和铪化合物等构成。另外,它们可以由单一盐构成,也可以由多种盐构成。化学合成皮膜优选由磷酸盐、草酸盐、铝酸盐构成,更优选由磷酸锌、草酸铁构成。磷酸盐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磷酸锌、磷酸锌铁、磷酸镍、磷酸锰、磷酸铁锰、磷酸钙、磷酸钴、磷酸镁、磷酸铝、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铵等。在上述金属材料是钢、不锈钢等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磷酸盐。草酸盐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草酸钠、草酸钾、草酸铁和草酸铵等。在上述金属材料是不锈钢等的情况下,优选上述草酸盐。铝酸盐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铝酸锂、铝酸钠、铝酸钾,铝酸镁、铝酸钙等。在上述金属材料是铝或铝合金的情况下,优选上述铝酸盐。上述化学合成皮膜的附着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5g/m2以上且20.0g/m2以下,优选为2.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上述附着量能够通过变更化学合成处理剂的组成、浓度等,或变更接触方法、接触温度、接触时间等接触条件,从而进行调节。1-2-2.涂膜涂膜是通过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敷涂敷型皮膜剂而形成的皮膜。涂膜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金属材料表面或表面上、并能够在其表面或在表面上形成第2皮膜的材质即可。作为使用涂敷型皮膜剂形成的涂膜,可举出例如:通过含有铬酸、重铬酸或它们的盐来作为主成分的处理液进行涂布型铬酸盐处理,从而形成的涂膜;通过不配合铬酸或重铬酸的涂布型无铬酸盐处理而形成的涂膜;由硅烷偶联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其具有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1皮膜、以及在所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2皮膜,/n所述第2皮膜为表层,/n所述第2皮膜包含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或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的盐、或具有与至少1个羧基直接键合的苯环的化合物的过氧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8 JP 2018-0359661.一种塑性加工用金属材料,其具有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1皮膜、以及在所述第1皮膜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康宏柳睦青山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