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包括支柱、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和支柱高度控制部件,支柱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某一点高度的关键承重柱,其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局部表面朝向的关键承土结构;顶板朝向调节部件位于所述支柱的上部,是所述支柱和顶板的连接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朝向;所述支柱的下部设计有的锯齿结构,可与齿轮相互咬合;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包括能与所述支柱的锯齿结构相互咬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为一体的空心长杆、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该装置能够方便的调节顶板方向,模拟各种滑坡情况下的原始基岩地形,从而满足各种原始基岩地形条件下的滑坡试验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坡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滑坡模拟向来是人们研究滑坡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室内的滑坡模拟试验可以更快的获取滑坡模拟结果,从而加深人们对滑坡的形成和发生过程的理解,滑坡有诸多类型,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按滑坡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划分为覆盖层滑坡、基岩滑坡和特殊滑坡。这些滑坡类型中,顺层滑坡和覆盖层滑坡在滑坡发生时,原始基岩并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在相应的室内滑坡模拟中也应当注重还原该类滑坡的真实特性,从而为滑坡研究提供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模拟试验现象。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滑坡模拟试验装置缺少对未参与滑坡活动的原始基岩的考虑,缺乏一种可还原各种原始基岩地形的滑坡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该装置能够方便的调节顶板方向,模拟各种滑坡情况下的原始基岩地形,从而满足各种原始基岩地形条件下的滑坡试验研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柱、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和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支柱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某一点高度的关键承重柱,其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局部表面朝向的关键承重结构;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位于所述支柱的上部,是所述支柱和顶板的连接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朝向;该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包括万向转和顶板固定部件,所述万向转的两头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顶板,在旋转所述万向转确定好所述顶板的朝向之后,再利用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固定住所述顶板的倾斜方向;所述支柱的下部设计有锯齿结构,可与齿轮相互咬合;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包括能与所述支柱的锯齿结构相互咬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为一体的空心长杆、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其中:所述空心长杆的数量与当前一排的支柱数量相同,且这些空心长杆能绕着同一个转轴旋转,每一排支柱由一套支柱高度控制装置来控制;所述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组合起来控制所述齿轮的转动,具体来说:所述转板绕着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特定位置,当所述转板转到所述空心长杆一侧的齿轮位置时,能够卡住齿轮,使所述空心长杆不能旋转,从而达到控制所述支柱伸缩高度的目的。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装置能够方便的调节顶板方向,模拟各种滑坡情况下的原始基岩地形,从而满足各种原始基岩地形条件下的滑坡试验研究,为覆盖层滑坡灾害过程重现、覆盖层滑坡预测和相关覆盖层滑坡研究提供技术支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顶板固定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可变地形支架装置放置于滑坡模拟箱后的整体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支柱、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和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支柱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某一点高度的关键承重柱,其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局部表面朝向的关键承重结构;具体实现中,该顶板可以设计为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位于所述支柱的上部,是所述支柱和顶板的连接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朝向;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该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包括万向转和顶板固定部件,所述万向转的两头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顶板,在旋转所述万向转确定好所述顶板的朝向之后,再利用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固定住所述顶板的倾斜方向;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顶板固定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2和3: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具体包括圆环、支杆、转轴、滑杆和非闭合环状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圆环两个为一对,其中一对连接着所述顶板下部靠近边中心位置处,另一对连接着所述支杆,在所述顶板朝向各个角度时,使所述支杆能始终处于一个竖向平面内;每个支柱搭配有两个支杆,支杆的一头通过一对圆环连接着所述顶板下部靠近边中心位置,另一头通过转轴连接着滑杆;其中,两个支杆与所述顶板的连接点的空间位置是可变的,它们和所述顶板的中心位置这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当所述顶板的朝向变化时,两个支杆的空间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并带动所述滑杆贴着所述支柱顺着支柱的方向上下滑动;所述转轴用于连接所述支杆和滑杆,该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支柱的中心线;由于滑杆只可以顺着支柱中心线的方向上下滑动,再加上转轴的限制,支杆的空间位置就能始终处于一个竖向平面内;所述滑杆的一头通过所述转轴连接着所述支杆,另一头紧贴着所述支柱从两个非闭合环状控制部件中穿过;所述非闭合环状控制部件的非闭合处各有一片同等厚度的夹片,每个夹片上各有一个位置大小对应的孔,孔内设置有螺纹,在该孔内穿入一个对应螺纹的旋钮,通过旋转该旋钮控制所述非闭合环状控制部件的内径大小,从而使所述滑杆能贴着所述支柱顺着支柱中心向的方向上下滑动,并能通过旋紧所述旋钮来固定所述滑杆的位置,从而固定与所述滑杆连接的支杆的空间位置,最终达到固定所述顶板朝向的目的。所述支柱的下部设计有锯齿结构,可与齿轮相互咬合;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包括能与所述支柱的锯齿结构相互咬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为一体的空心长杆、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其中:所述空心长杆的数量与当前一排的支柱数量相同,且这些空心长杆能绕着同一个转轴旋转,每一排支柱由一套支柱高度控制装置来控制;如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5:所述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组合起来控制所述齿轮的转动,具体来说:所述转板绕着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特定位置,当所述转板转到所述空心长杆一侧的齿轮位置时,能够卡住齿轮,使所述空心长杆不能旋转,从而达到控制所述支柱伸缩高度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柱、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和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其中:/n所述支柱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某一点高度的关键承重柱,其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局部表面朝向的关键承重结构;/n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位于所述支柱的上部,是所述支柱和顶板的连接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朝向;该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包括万向转和顶板固定部件,所述万向转的两头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顶板,在旋转所述万向转确定好所述顶板的朝向之后,再利用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固定住所述顶板的倾斜方向;/n所述支柱的下部设计有锯齿结构,可与齿轮相互咬合;/n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包括能与所述支柱的锯齿结构相互咬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为一体的空心长杆、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其中:/n所述空心长杆的数量与当前一排的支柱数量相同,且这些空心长杆能绕着同一个转轴旋转,每一排支柱由一套支柱高度控制装置来控制;/n所述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组合起来控制所述齿轮的转动,具体来说:/n所述转板绕着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特定位置,当所述转板转到所述空心长杆一侧的齿轮位置时,能够卡住齿轮,使所述空心长杆不能旋转,从而达到控制所述支柱伸缩高度的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柱、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和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支柱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某一点高度的关键承重柱,其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为控制原始基岩地形局部表面朝向的关键承重结构;
所述顶板朝向调节部件位于所述支柱的上部,是所述支柱和顶板的连接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顶板的朝向;该顶板朝向调节部件包括万向转和顶板固定部件,所述万向转的两头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顶板,在旋转所述万向转确定好所述顶板的朝向之后,再利用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固定住所述顶板的倾斜方向;
所述支柱的下部设计有锯齿结构,可与齿轮相互咬合;
所述支柱高度控制部件包括能与所述支柱的锯齿结构相互咬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为一体的空心长杆、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其中:
所述空心长杆的数量与当前一排的支柱数量相同,且这些空心长杆能绕着同一个转轴旋转,每一排支柱由一套支柱高度控制装置来控制;
所述转板、转轴和固定转轴的固定板组合起来控制所述齿轮的转动,具体来说:
所述转板绕着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特定位置,当所述转板转到所述空心长杆一侧的齿轮位置时,能够卡住齿轮,使所述空心长杆不能旋转,从而达到控制所述支柱伸缩高度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滑坡模拟的可变地形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部件具体包括圆环、支杆、转轴、滑杆和非闭合环状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圆环两个为一对,其中一对连接着所述顶板下部靠近边中心位置处,另一对连接着所述支杆,在所述顶板朝向各个角度时,使所述支杆能始终处于一个竖向平面内;
每个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楠,马海涛,于正兴,李湖生,康荣学,张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