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79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跌落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筒体、撞击块、负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检测台用于放置待测试物品,筒体设置在待测试物品正上方,撞击块设置在筒体内且可顺延筒体上下移动,负压单元为撞击块上方的筒体内腔提供负压,控制单元控制负压单元的启动和停止。通过设置筒体和撞击块,就可以让撞击块沿着筒体对待测试物品进行跌落测试,并且在一次跌落撞击后,能够通过负压单元将撞击块继续吸上去,这样就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并且还能避免二次跌落造成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现象,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非常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跌落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跌落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跌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终端携带便捷,使用简单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终端屏在出货给客户前都要做钢球跌落测试,以验证终端屏的硬度、刚性、柔韧性等能否满足要求。为了进行跌落测试,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07月26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终端屏的钢球跌落测试装置》(申请号:201810833790.X)中公开了一种一种终端屏的钢球跌落测试装置,包括钢球发放机构和用于夹持待测件的夹持机构;所述钢球发放机构包括底座和钢球吸附组件;所述钢球吸附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钢球吸附组件的正下方。在测试时,将待测件加持在夹持机构上,由于夹持机构位于钢球吸附组件的正下方,所以可以直接通过将钢球吸附组件将吸附的钢球释放砸向待测件的屏幕,以此进行后续待测件屏幕的耐压测试。该测试装置存在诸多问题:其一,钢球在释放后砸到待测试件上以后被弹起,还会再次砸在待测试件上,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其二,钢球的回收非常麻烦,需要额外设置诸多复杂的结构;其三,当需要进行不同高度、不同重量的测试时,调节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可以反复使用且能避免二次跌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筒体、撞击块、负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的检测台用于放置待测试物品,筒体设置在待测试物品正上方,撞击块设置在筒体内且可顺延筒体上下移动,负压单元为撞击块上方的筒体内腔提供负压,控制单元控制负压单元的启动和停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筒体和撞击块,就可以让撞击块沿着筒体对待测试物品进行跌落测试,并且在一次跌落撞击后,能够通过负压单元将撞击块继续吸上去,这样就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并且还能避免二次跌落造成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现象,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非常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北风那么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挡块和撞击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撞击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参阅图1-图7,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10、筒体20、撞击块40、负压单元50以及控制单元60,所述的检测台10用于放置待测试物品,筒体20设置在待测试物品正上方,撞击块40位于筒体20内且可顺延筒体20上下移动,负压单元50为撞击块40上方的筒体20内腔提供负压,控制单元60控制负压单元50的启动和停止。通过设置筒体20和撞击块30,就可以让撞击块30沿着筒体20对待测试物品进行跌落测试,在使用时,只需要停止负压单元50,这样撞击块40在筒体20不会受到负压的吸力作用,在撞击块40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撞击块40就会沿着筒体20向下跌落;并且在一次跌落撞击后,能够通过负压单元50将撞击块40吸上去,这样就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并且还能避免二次跌落造成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现象,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非常可靠。由于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多种高度的跌落测试,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筒体20来实现,但这样会比较麻烦。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的筒体20内设置有挡块30,挡块30位于筒体20内的高度可调节;撞击块40位于挡块30下方的筒体20内,负压单元50启动时撞击块40向上运动并抵靠在挡块30上,负压单元50停止时撞击块40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待测试物品上。设置挡块30以后,首先根据需要的跌落测试高度调节好挡块30的高度,然后就可以进行测试了。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挡块30的设置,撞击块40向上最多运动到挡块30的位置便会被阻挡不再向上运动,然后测试的时候,撞击块40就会从该高度下跌落。筒体20的长度可以设置的较长,一般比最大的跌落测试高度都要高。筒体20和撞击块40的形状有很多种,可以选择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截面的筒体20,只要保证撞击块40的截面形状与其一致即可。但是相对来说,圆形截面的筒体20和球状的撞击块40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且掉落效果更佳。故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的筒体20的截面为圆形,撞击块40为球体,撞击块40与筒体20构成间隙配合,即撞击块40的直径略小于筒体20的内径。参阅图4,为了实现撞击块40的重量可调,这里进一步地,撞击块40包括上半球41、下半球42、螺母43以及配重块44,下半球42内设置的螺杆421与上半球41内设置有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时上半球41和下半球42正好组合成一个空心球体,螺杆421的轴芯方向垂直于上半球41和下半球42贴合的面,配重块44套设在螺杆421上,螺母43用于锁紧配重块44。这样设置以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配重块44来增加撞击块40的重量。实际使用时,可以将上半球41、下半球42、以及螺母43一起作为基础重量,配重块44可以设置多种不同外径和厚度的标准重量,类似于天平砝码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添加上去。这样结构的撞击块40,外形依然是个球体,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方便的进行重量的调节。参阅图3,挡块30的结构有很多种,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的挡块30包括内挡块31、外挡块32以及定位销33,内挡块31上开设有缺口或孔洞供气流通过,内挡块3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磁铁311,外挡块32套设在筒体20外侧且外挡块32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磁铁321,第一磁铁311和第二磁铁321磁性相吸,筒体20的周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销孔21供定位销33穿过,定位销33将内挡块31和外挡块32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内挡块31和外挡块32以及它们上面固定的第一磁铁311和第二磁铁321,这样在需要调节内挡块31的尺寸时,无需拆卸其他部件,直接移动外挡块32即可,外挡块32在移动的时候,由于第一磁铁311和第二磁铁321之间的磁性作用力,使得内挡块31能够同步发生移动,调节时非常的方便。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再通过定位销33将内挡块31和外挡块32固定在销孔21上,这样测试的时候,内挡块31能够起到很好的抵挡作用。负压单元50的结构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真空泵来提供负压,也可以通过空压机51和真空发生器53来提供负压,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的负压单元50包括空压机51、电磁阀52以及真空发生器53,电磁阀52为常开式二通气阀,空压机51的出气口连接电磁阀52的进气口,电磁阀52的出气口连接真空发生器53的进气口,筒体20的上端通过盖密封,盖上开设有气孔与真空发生器53的负压口相连。这样在测试时,只需要打开空压机51,空压机51就会产生足够的正压,通过常开式二通气阀流向真空发生器53,并通过真空发生器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0)、筒体(20)、撞击块(40)、负压单元(50)以及控制单元(60),所述的检测台(10)用于放置待测试物品,筒体(20)设置在待测试物品正上方,撞击块(40)位于筒体(20)内且可顺延筒体(20)上下移动,负压单元(50)为撞击块(40)上方的筒体(20)内腔提供负压,控制单元(60)控制负压单元(50)的启动和停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0)、筒体(20)、撞击块(40)、负压单元(50)以及控制单元(60),所述的检测台(10)用于放置待测试物品,筒体(20)设置在待测试物品正上方,撞击块(40)位于筒体(20)内且可顺延筒体(20)上下移动,负压单元(50)为撞击块(40)上方的筒体(20)内腔提供负压,控制单元(60)控制负压单元(50)的启动和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20)内设置有挡块(30),挡块(30)位于筒体(20)内的高度可调节;撞击块(40)位于挡块(30)下方的筒体(20)内,负压单元(50)启动时撞击块(40)向上运动并抵靠在挡块(30)上,负压单元(50)停止时撞击块(40)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待测试物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20)的截面为圆形,撞击块(40)为球体,撞击块(40)与筒体(20)构成间隙配合;撞击块(40)包括上半球(41)、下半球(42)、螺母(43)以及配重块(44),下半球(42)内设置的螺杆(421)与上半球(41)内设置有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时上半球(41)和下半球(42)正好组合成一个空心球体,螺杆(421)的轴芯方向垂直于上半球(41)和下半球(42)贴合的面,配重块(44)套设在螺杆(421)上,螺母(43)用于锁紧配重块(4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30)包括内挡块(31)、外挡块(32)以及定位销(33),内挡块(31)上开设有缺口或孔洞供气流通过,内挡块(3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磁铁(311),外挡块(32)套设在筒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尼柯光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