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167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属于化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包括冷热连通管和热冷连通管;所述冷热连通管的连接循环介质流向为冷交换系统流向热交换系统;所述热冷连通管中的循环介质流向为热交换系统流向冷交换系统;利用碱站冷交换系统换热后的热水用于粘胶一二次加热,粘胶一二次加热换热后的冷水用于碱站碱液降温,实现碱液与粘胶的冷热交换,降低冷量消耗和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属于化纤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化纤企业的粘胶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水和低温废水。这些废水中的热量和冷量就会随着废水的排放而被被浪费。而同时,生产过程中又需要对碱液等进行降温,对粘胶等进行加热等工作,这些加热和冷却又需要单独消耗能量来进行。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浪费。中国专利CN107490313A公开了一种化纤企业粘胶长丝精炼废水余热利用装置,对粘胶长丝精炼废水余热利用的装置在换热器下方一侧设冷软水供水管,另一侧设精炼废水抽水管,该精炼废水抽水管通过水泵通接精炼废水回收池,精炼废水回收池设置连接精炼废水回收管,在换热器上方设置与软水处理相连的出水管,上侧设有与废水处理通连的废水排放管。安装后使用状态时,可通过精炼废水回收池将精炼使用后带余热的废水存储,泵入换热器将加热冷软水供丝饼精炼时丝饼冲洗使用。但是,该专利只解决了废水中热量回收的问题,碱液生产中的冷却水依然要单独提供,而冷却水完成冷却后得热量也没有得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胶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利用碱液冷却水中吸收的热量来对生产中的粘胶进加热,将冷热交换结合成一体,循环利用,降低冷量消耗和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包括冷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包括冷热连通管和热冷连通管;所述冷热连通管的连接循环介质流向为冷交换系统流向热交换系统;所述热冷连通管中的循环介质流向为热交换系统流向冷交换系统;所述冷交换系统包括冷却换热器;所述冷却换热器的进水端与热冷连通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的出水端与冷热连通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加热换热器和用于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冷热连通管的出水端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加热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换热器的出水端与热冷连通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和加热换热器的进出水端上均设有阀门。利用碱站冷交换系统换热后的热水用于粘胶一二次加热,粘胶一二次加热换热后的冷水用于碱站碱液降温,实现碱液与粘胶的冷热交换,降低冷量消耗和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进一步的说,所述冷却换热器包括膜碱换热器和浸碱换热器;所述膜碱换热器和浸碱换热器的进水端均与热冷连通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膜碱换热器和浸碱换热器的出水端均与冷热连通管的进水端连接。再进一步的说,所述热交换系统内还设有一次换热器、调温罐和一次循环泵;所述调温罐设置于冷热连通管的出水端与循环泵进水端之间的管路上;所述调温罐的主进水口与冷热连通管的出水端连接,调温罐的主出水口与循环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调温罐的第二出水口与一次循环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一次换热器的进水端与一次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一次换热器的出水口与调温罐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一次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均设有阀门。再进一步的说,与热冷连通管的输水道还连接有冷量补偿口和原水补偿口,冷量补偿口与热冷连通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冷量调节阀,原水补偿口与热冷连通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原水调节阀;膜碱换热器的进水端出的阀门的出水口上设有与冷量调节阀的进水口连通的膜碱冷量调节管,膜碱冷量调节管上设有碱膜冷量调节阀。再进一步的说,所述调温罐的主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处均设有蒸汽补偿器;所述热交换系统还包括软水罐;所述软水罐的软水主进水口与加热换热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软水罐的次进水口用于外接设备外的软水源;所述软水罐还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软水出水口。再进一步的说,所述冷热连通管的出水端还设有用于将其与热冷连通管的进水端连通的冷热旁通管,冷热旁通管上设有冷热旁通阀;所述调温罐和软水罐的罐体上均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软水罐的软水主进水口设有软水主调节阀,由设置于调温罐上的液位控制器控制启闭;所述软水罐的次进水口上设有软水次调节阀,由设置于软水罐上的液位控制器控制启闭。再进一步的说,所述一次循环泵的出水端还设有与加热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的一次旁通管,一次旁通管上设有一次旁通阀。再进一步的说,所述调温罐还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外接热管连接;所述外接热水管上设有过热保护排水管;所述过热保护排水管上设有过热保护阀,过热保护阀通过调温罐主出水口与循环泵进水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启闭。再进一步的说,所述软水罐和调温罐均设有溢流口;再进一步的说,所述冷热连通管的进水端还连接有冷冻水出口和排水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目前粘胶纤维制造企业普遍生产中冷交换与热交换都是独立的系统,热交换后的冷水浪费掉了冷量,冷交换后的热水浪费了热量,同时需要增加冷量的补充和蒸汽的补充。本技术则利用碱站冷交换系统换热后的热水用于粘胶一二次加热,粘胶一二次加热换热后的冷水用于碱站碱液降温,实现碱液与粘胶的冷热交换,同时碱站碱液换热处留有冷冻水接口,粘胶一二次加热处留有蒸汽加热接口用于冷热不足时的冷热量补充,以保证生产的稳定。降低冷量消耗和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2)通过设置串联的膜碱换热器和浸碱换热器,可以实现对碱站中不同碱液的有效冷却。(3)单独设置的一次换热器的循环,并利用调温罐将其与加热换热器循环进行分割,减少了热交换系统内的两个加热换热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保证了热交换系统中各加热换热器的加热效果的问题的。(4)冷量补偿口可以冷却系统内的循环介质的温度过高而无法满足冷却效果时,通入温度低于冷交换系统内循环介质的低温冷冻介质,降低冷却系统内的循环介质温度,保证冷却换热设备能够正常对外进行冷却作业。而原水补偿口用于在循环介质出现损耗等情况导致循环介质不能满足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需求时,对循环介质进行补充。而膜碱冷量调节管的设置,配和膜碱换热器进水口的阀门的启闭,实现了单独对膜碱冷却换热器单独进行补偿的功能。(5)在调温罐的主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处设置的蒸汽补偿器,实现了在热交换系统中的循环介质的温度低于工作需要时的热量补偿功能。通过在热交换系统中设置软水罐,可以将循环系统内过多的需要外排的循环介质进行暂存并供给其他外部设备进行使用,实现资源的节约。而软水罐外接的软水接口,则在系统内的循环介质的量无法满足软水罐对外供给的需求时,可以对软水罐中的循环介质进行补充。(6)调温罐上设置的液位控制器以及由其控制的软水主调节阀,实现了根据调温罐内的循环介质的高度来控制外排进软水罐的循环介质的量的自动控制,保证系统循环正常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对循环介质外排的精确控制,并介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7)一次旁通管路的设置,可以在需要优先保证加热换热器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了暂停一次换热器的工作循环的功能,彻底解决了一次换热器给加热换热器可能造成的干扰。(8)第三进水口的设置则一方面增加了热交换系统中高温循环介质的补充途径(利用外接的设备排放的废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包括冷交换系统(1)、热交换系统(2)以及连通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包括冷热连通管(31)和热冷连通管(32);所述冷热连通管(31)的连接循环介质流向为冷交换系统(1)流向热交换系统(2);所述热冷连通管(32)中的循环介质流向为热交换系统(2)流向冷交换系统(1);所述冷交换系统(1)包括冷却换热器(11);所述冷却换热器(11)的进水端与热冷连通管(3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11)的出水端与冷热连通管(3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2)包括加热换热器(21)和用于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循环泵(22);所述循环泵(22)的进水端与冷热连通管(31)的出水端连接,循环泵(22)的出水端与加热换热器(2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换热器(21)的出水端与热冷连通管(3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11)和加热换热器(21)的进出水端上均设有阀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包括冷交换系统(1)、热交换系统(2)以及连通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包括冷热连通管(31)和热冷连通管(32);所述冷热连通管(31)的连接循环介质流向为冷交换系统(1)流向热交换系统(2);所述热冷连通管(32)中的循环介质流向为热交换系统(2)流向冷交换系统(1);所述冷交换系统(1)包括冷却换热器(11);所述冷却换热器(11)的进水端与热冷连通管(3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11)的出水端与冷热连通管(3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2)包括加热换热器(21)和用于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循环泵(22);所述循环泵(22)的进水端与冷热连通管(31)的出水端连接,循环泵(22)的出水端与加热换热器(2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换热器(21)的出水端与热冷连通管(3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11)和加热换热器(21)的进出水端上均设有阀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换热器(11)包括膜碱换热器(111)和浸碱换热器(112);所述膜碱换热器(111)和浸碱换热器(112)的进水端均与热冷连通管(3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膜碱换热器(111)和浸碱换热器(112)的出水端均与冷热连通管(31)的进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系统(2)内还设有一次换热器(23)、调温罐(24)和一次循环泵(231);所述调温罐(24)设置于冷热连通管(31)的出水端与循环泵(22)进水端之间的管路上;所述调温罐(24)的主进水口(241)与冷热连通管(31)的出水端连接,调温罐(24)的主出水口(248)与循环泵(2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调温罐(24)的第二出水口(249)与一次循环泵(23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一次换热器(23)的进水端与一次循环泵(231)的出水端连接,一次换热器(23)的出水口与调温罐(24)的第二进水口(242)连接;所述一次换热器(2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均设有阀门(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粘胶生产中的冷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热冷连通管(32)的出水端与膜碱换热器(111)的进水端之间的上还连接有冷量补偿口(13)和原水补偿口(12),冷量补偿口(13)与热冷连通管(3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冷量调节阀(15),原水补偿口(12)与热冷连通管(3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江李殿洪黄龙彬王玉操胡润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