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10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包括,主踢脚线,所述主踢脚线具有主风道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踢脚线适于安装于室内墙体;辅助踢脚线,所述辅助踢脚线具有辅助风道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踢脚线适于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并且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相连通;当所述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时,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所述辅助风道,并通过所述辅助出风口进入室内。其能够解决传统通风踢脚线的不足,增进房间送风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
技术介绍
目前,居住建筑对住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空调系统采用置换新风空调系统,该类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室外空调机接纳室外空气并进行加湿、除霾等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新鲜空气经由低位风道传输至相应的房间。传统地位风道在室内房间的下部设置出风口,比如墙角、楼地面等,然后将新鲜空气由房间内的多个位置输送至房间内。为了在送风的同时兼顾美观的效果,通常将通风风道和出口设置于建筑的踢脚线,也就是将室外风机产生的新风送入具有风道的踢脚线中,然后通过踢脚线面板上的固定出风孔将新风送入室内。需要指出的是,传统踢脚线上的通风孔的位置在踢脚线安装完成后已经固定,当家具的位置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家具可能将踢脚线的出风孔堵塞,影响室外新鲜空气向室内的输送。综上所述,需要对传统通风踢脚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能够解决传统通风踢脚线的不足,增进房间送风的均匀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包括:主踢脚线,所述主踢脚线具有主风道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踢脚线适于安装于室内墙体;辅助踢脚线,所述辅助踢脚线具有辅助风道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踢脚线适于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并且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相连通;当所述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时,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所述辅助风道,并通过所述辅助出风口进入室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踢脚线的两端分别适于连接于所述主踢脚线的两个所述主出风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主体和承插管,所述踢脚线主体安装于所述承插管,所述承插管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踢脚线的所述承插管具有承插端和接驳端,所述承插端为圆弧弯头,用于与所述主踢脚线连接;所述接驳端为平头,用于与所述踢脚线主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插管的所述承接端具有连接凸起,用于增强所述承接端与所述主踢脚线之间的连接气密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线主体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和所述弯管相连接,以与家具的形状相适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管的两端分别是平头;所述弯管段的中间是弧段,两端是直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踢脚线进一步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用于连接于所述承插管、所述直管以及所述弯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踢脚线进一步包括出封堵件,所述封堵件适于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和/或所述辅助踢脚线的所述辅助出风口,用于封堵所述主出风口和/或所述辅助出风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承插管、所述直管以及所述弯管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橡胶密封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具有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能够在主踢脚线的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时,安装辅助踢脚线与主踢脚线,以使得主踢脚线的主风道中的空气能够通过辅助踢脚线中的辅助风道进入室内,从而能够补偿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而损失的风量。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辅助踢脚线为分段接驳式,能够基于家具的具体形状接驳辅助踢脚线,能够适用于多种家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辅助踢脚线包括直管和弯管,弯管能够使得辅助风道内的气体更加顺畅地流动。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辅助踢脚线的连接套管与直管、弯管以及承插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分别设有橡胶密封圈,用于对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直管、所述弯管以及所述承插管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应用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应用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一状态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一状态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承插管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直管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的弯管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主踢脚线,2辅助踢脚线,3新风分配器,4新风分配一次出管,5室内墙体,10主风道,11主出风口,20辅助风道,21辅助出风口,22辅助踢脚线主体,23承插管,24连接套管,25封堵件,61常规装修楼面,62地面整体保温层,63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221直管,222弯管,231承插端,232接驳端,家具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所述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能够在主踢脚线的主出风口被室内家具遮挡时,将辅助踢脚线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以使主踢脚线的主风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辅助踢脚线的辅助风道内,并通过辅助风道的辅助出风口进入室内,从而能够补偿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被遮挡而导致的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踢脚线,所述主踢脚线具有主风道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踢脚线适于安装于室内墙体;/n辅助踢脚线,所述辅助踢脚线具有辅助风道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踢脚线适于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并且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相连通;当所述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时,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所述辅助风道,并通过所述辅助出风口进入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踢脚线,所述主踢脚线具有主风道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踢脚线适于安装于室内墙体;
辅助踢脚线,所述辅助踢脚线具有辅助风道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踢脚线适于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并且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相连通;当所述主出风口被家具遮挡时,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所述辅助风道,并通过所述辅助出风口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踢脚线的两端分别适于连接于所述主踢脚线的两个所述主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踢脚线包括踢脚线主体和承插管,所述踢脚线主体安装于所述承插管,所述承插管安装于所述主踢脚线的所述主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位承插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踢脚线的所述承插管具有承插端和接驳端,所述承插端为圆弧弯头,用于与所述主踢脚线连接;所述接驳端为平头,用于与所述踢脚线主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位承插式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嘉
申请(专利权)人: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