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05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温管道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截面均为圆缺,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保护外壳、管道本体以及填充在第一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之间的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弧部壳和第一弦部壳;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保护外壳、管道本体以及填充在第二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之间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护外壳包括第二弧部壳和第二弦部壳;第一弧部壳和第二弧部壳的外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温管道保温结构,设计简单,结构巧妙,组装后结构稳定,适用于多管道保温施工,操作方便。很好的克服了现阶段多个高温管道间距大,预留管道膨胀的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管道保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管道施工领域,特别是高温管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发电厂高温管道较多,由于现场空间限制很多管道需要较近的平行或交叉布置。现有管道保温做法,仅仅针对单一管道进行保温。多根管道布置较近时,需要将管道共同保温,即在冷态将第一保温层同时缠绕或包裹在多根管道上。现阶段保温施工存在的问题在于:当高温管道运行时,多根管道的膨胀量和膨胀方向会不一致,现有的管道保温材质并不具有吸收膨胀的能力,进而导致第一保温层被拉裂,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温管道保温结构,要解决现阶段高温管道运行时膨胀空间大、占地面积大、厂房成本高、厂房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高温管道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截面均为圆缺,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保护外壳、管道本体以及填充在第一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之间的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弧部壳和第一弦部壳;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保护外壳、管道本体以及填充在第二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之间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护外壳包括第二弧部壳和第二弦部壳;第一弧部壳和第二弧部壳的外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连接件的截面成工字型,工字型连接件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外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板,连接件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第一弦部壳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竖板左侧面,第二弦部壳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竖板右侧面,第一连接耳板与第二连接耳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一弦部壳的长度小于圆的直径;第一弦部壳的长度与第二弦部壳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第一保护外壳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材料。进一步,第一保护外壳的厚度为0.5-0.7mm。进一步,上横板与下横板均采用柔性材料。进一步,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厚度相同;上横板的厚度为0.5-0.7mm。进一步,第一保温层采用膨胀珍珠岩制品或者硅酸钙制品或者硅酸铝棉制品。进一步,第二保温层采用膨胀珍珠岩制品或者硅酸钙制品或者硅酸铝棉制品。其间用网状纤维制品与常用保温材料混合,纤维制品同时与第二连接耳板通过销钉固定,以保证保温材料在热膨胀时均匀分布,进一步,第一管道的长度不超过12m。进一步,第一管道的长度和第二管道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件的冷却状态的截面宽度为:50-50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温管道保温结构,设计简单,结构巧妙,组装后结构稳定,适用于多管道保温施工,操作方便。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很好的克服了现阶段多个高温管道间距大,为了保证他们有各自保温的空间,预留管道膨胀的空间大的问题,更好的提高厂房利用效率,降低厂房设计难度,降低厂房造价。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很好的实现了多管道共同保温的需求,节约空间的同时保证了管道在高温状态下膨胀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保温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分离趋势的管道冷态示意图。图4是分离趋势的管道运行态示意图。图5是贴近趋势的管道冷态示意图。图6是贴近趋势的管道运行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管道、11-第一弧部壳、12-第一弦部壳、13-第一连接耳板、2-第二管道、21-第二弧部壳、22-第二弦部壳、3-连接件、31-第二连接耳板、32-第二保温层、4-管道本体、5-第一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高温管道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连接件3,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截面均为圆缺,第一管道1包括第一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一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弧部壳11和第一弦部壳12;第二管道2包括第二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护外壳包括第二弧部壳21和第二弦部壳22;第一保温层5采用膨胀珍珠岩制品或者硅酸钙制品或者硅酸铝棉制品。第一弧部壳11和第二弧部壳21的外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13。如图2所示,连接件3的截面成工字型,工字型连接件3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外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板31,连接件3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层32;第二保温层32采用膨胀珍珠岩制品或者硅酸钙制品或者硅酸铝棉制品。其间用网状纤维制品与常用保温材料混合,纤维制品同时与第二连接耳板31通过销钉固定,以保证保温材料在热膨胀时均匀分布。连接件3属于柔性保温膨胀节,其第二保温层32可跟随管道热膨胀而调整伸缩量,以保证连接件3表面温度满足规范要求。第二保温层32采用网状结构将膨胀节保温隔开,使其不因连接件3伸缩而向一个方向积聚。第一弦部壳1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左侧面,第二弦部壳2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右侧面,第一连接耳板13与第二连接耳板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厚度相同并均采用厚度为0.5-0.7mm的柔性材料。其中,第一弦部壳12的长度小于圆的直径;第一弦部壳12的长度与第二弦部壳22的长度相等。第一保护外壳采用厚度为0.5-0.7mm的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材料。其中,第一管道1的长度不超过12m,第一管道的长度和第二管道的长度相等。保温设备可以分段加工,到现场再一段段连起来。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连接件3的冷却状态的截面宽度为:50-5000mm。如图3-6所示,如果运行态较冷态管道之间趋势是分离,膨胀节按图3形式设置,即冷态安装时硬质管道紧贴安装,膨胀节保温在硬质保温外膨胀节与硬质外壳用法兰连接,方便拆卸。如果运行态较冷态管道之间趋势是贴近,膨胀节可按图5形式设置,硬质管道之间可填充弹性较好的第二保温层32低密度保温材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连接件(3),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截面均为圆缺,第一管道(1)包括第一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第一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一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弧部壳(11)和第一弦部壳(12);/n第二管道(2)包括第二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第二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护外壳包括第二弧部壳(21)和第二弦部壳(22);/n第一弧部壳(11)和第二弧部壳(21)的外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13),/n连接件(3)的截面成工字型,工字型连接件(3)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外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板(31),连接件(3)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层(32);/n第一弦部壳(1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左侧面,第二弦部壳(2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右侧面,第一连接耳板(13)与第二连接耳板(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连接件(3),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截面均为圆缺,第一管道(1)包括第一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第一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一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弧部壳(11)和第一弦部壳(12);
第二管道(2)包括第二保护外壳、管道本体(4)以及填充在第二保护外壳与管道本体(4)之间的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护外壳包括第二弧部壳(21)和第二弦部壳(22);
第一弧部壳(11)和第二弧部壳(21)的外侧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13),
连接件(3)的截面成工字型,工字型连接件(3)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的外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板(31),连接件(3)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层(32);
第一弦部壳(1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左侧面,第二弦部壳(22)卡接设置在工字型连接件(3)竖板右侧面,第一连接耳板(13)与第二连接耳板(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弦部壳(12)的长度小于圆的直径;第一弦部壳(12)的长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