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收线装置,涉及钢丝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卷线装置、设在卷线装置上的卷筒、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调节装置和设在第一调节装置上的第二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竖直设在支架上,第二调节装置水平设在支架上,钢丝搭接在第二调节装置上。第一调节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设在支架上的第一滑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的调节架和设在支架上的第一动力装置,第一滑动杆平行于第一丝杠,调节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调节架与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一丝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滚珠丝杠的高度不能调节的问题,使钢丝在卷筒上尽可能的均匀缠绕,提高了卷筒上缠绕钢丝时的成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丝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在制作完毕后,需要将钢丝缠绕在卷筒上,为了使钢丝均匀的缠绕在卷筒上,通常会在装设卷筒的支架上设置一个滚珠丝杠,使钢丝通过滚珠丝杠,然后缠绕在卷筒上。但是在卷筒刚开始缠绕钢丝时,卷筒的直径较小,卷筒距离滚珠丝杠距离较远,但因滚珠丝杠的高度不能调节,从而钢丝缠绕在卷筒上时容易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解决了滚珠丝杠的高度不能调节的问题,使钢丝在卷筒上尽可能的均匀缠绕,提高了卷筒上缠绕钢丝时的成品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卷线装置、设在卷线装置上的卷筒、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调节装置和设在第一调节装置上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竖直设在支架上;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水平设在第一调节装置上;所述钢丝搭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竖直的第一调节装置,从而调节第一调节装置能够将第二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卷筒上钢丝较少时,调节第一调节装置使第二调节装置的高度降低,当卷筒上钢丝较多时,调节第一调节装置使第二调节装置的高度调高,使钢丝更加均匀的缠绕在卷筒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设在支架上的第一滑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的调节架和设在支架上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滑动杆平行于第一丝杠;所述调节架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架与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丝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装置驱动驱动第一丝杠进行转动,第一丝杠带动调节架在第一丝杠与第一滑动杆上上升,当将第二调节装置的位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第一动力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调节架的侧端,且螺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调节架上设置螺杆,在第二调节装置在支架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关闭第一动力装置上,通过旋拧螺杆,使螺杆抵接在第一滑动杆表面,从而将调节在进一步的固定,防止调节架在第一滑动杆上下滑,减少了调节架对第一丝杠的折损,提高了调节架与第二调节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动杆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第一滑动杆的轴线设置,且多个凹槽均布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滑动杆上留有多个凹槽,从而在螺杆抵接在第一滑动杆上时,可使螺杆抵接在凹槽内,增加了螺杆抵接在第一滑动杆上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调节架与第二调节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架螺纹连接的第二丝杠、与调节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杆、设在第二丝杠上的调节板、设在调节板上的支撑轮和设在调节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钢丝位于所述支撑轮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二丝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线装置在进行缠绕铁丝时,使钢丝搭接在支撑轮上,卷线装置边进行缠绕铁丝,第二动力装置边带动第二丝杠进行转动,从而使钢丝尽可能的均匀的缠绕在卷线装置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设在调节板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调节板;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限位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调节板上装设限位板,并将支撑轮装设在限位板上,从而使得钢丝搭接在支撑轮上时,钢丝不易从支撑轮上掉落,提高了钢丝缠绕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设在调节板上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位于支撑轮与卷筒之间;所述钢丝位于限位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调节板上装设限位轮,使钢丝通过支撑轮后再通过限位轮,然后钢丝缠绕在卷线装置上,使得钢丝在缠绕在卷线装置上之前多个一道保护屏障,减少了钢丝与调节板、调节架、支架等的磨损,提高了钢丝的完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线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卷线轴和设在支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卷线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带动卷线轴进行转动,卷线轴拉动钢丝使其缠绕在卷线轴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调节架设在第一丝杠上,并将第二调节装置整个安装在调节架上,从而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丝杠转动时,第一丝杠带动调节架进行升降,使调节板上的支撑轮与限位轮略高于卷筒上缠绕钢丝点位置,减小了支撑轮与卷筒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钢丝从支撑轮与限位轮上掉落的可能性,使钢丝能更均匀的缠绕在卷筒上。2.钢丝通过支撑轮后,然后通过限位轮,从而在钢丝缠绕在卷筒上前,限位轮对钢丝的位置进行了调节,使钢丝在调节板上很好的进行方向的转变,减少了钢丝与调节板的摩擦,保证了钢丝的完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轴测图。图中,1、支架;2、卷线装置;21、卷线轴;22、驱动装置;221、减速器;222、驱动电机;31、卷筒;32、钢丝;4、第一调节装置;41、第一丝杠;42、第一滑动杆;421、凹槽;43、调节架;431、螺杆;44、第一动力装置;5、第二调节装置;51、第二丝杠;52、第二滑动杆;53、调节板;54、支撑轮;55、第二动力装置;56、限位板;57、限位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卷线装置2、设在卷线装置2上的卷筒31、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调节装置4和设在第一调节装置4上的第二调节装置5。钢丝32缠绕在卷筒31上,且钢丝32搭接在第二调节装置5上。第一调节装置4进行第二调节装置5高度的调节。在卷筒31上钢丝32较少时,调节第一调节装置4使第二调节装置5降低,在卷筒31上钢丝32较多时,调节第一调节装置4使第二调节装置5升高。参照图2,支架1立于地面上,卷线装置2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卷线轴21和设在支架1上的驱动装置22,卷筒31固定安装在卷线轴21上,驱动装置22与卷线轴21连接。驱动装置22包括设在支架1上减速器221和设在支架1上的驱动电机222,减速器221与卷线轴21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222通过减速器221带动卷线轴21转动从而使钢丝32缠绕在卷筒31上。参照图2,第一调节装置4竖直设在支架1上,第一调节装置4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41、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滑动杆42、与支架1滑动连接的调节架43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动力装置44。第一丝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卷线装置(2)、设在卷线装置(2)上的卷筒(31)、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调节装置(4)和设在第一调节装置(4)上的第二调节装置(5);/n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竖直设在支架(1)上;/n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水平设在第一调节装置(4)上;/n所述钢丝(32)搭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卷线装置(2)、设在卷线装置(2)上的卷筒(31)、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调节装置(4)和设在第一调节装置(4)上的第二调节装置(5);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竖直设在支架(1)上;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水平设在第一调节装置(4)上;
所述钢丝(32)搭接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41)、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滑动杆(42)、与支架(1)滑动连接的调节架(43)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动力装置(44);
所述第一滑动杆(42)平行于第一丝杠(41);
所述调节架(43)与所述第一丝杠(4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架(43)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2)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4)与所述第一丝杠(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3)上螺纹连接有螺杆(431);
所述螺杆(431)位于调节架(43)的侧端,且螺杆(431)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2)上设有多个凹槽(421);
多个所述凹槽(421)沿第一滑动杆(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南,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祥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