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8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其包括底板、插槽、面板以及插板,插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面板的一端开设有沉槽,沉槽与安装槽连通;安装槽内安装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块以及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安装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驱动块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块移动的配合组件,安装槽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安装槽远离沉槽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驱动块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插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孔,两个限位块能够分别凸出两个第一条形孔远离插槽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对插板进行拆卸,因而便于对墙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板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由于室内装修装饰需要,常常会对墙面进行装修,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墙面湿作业法对墙面进行装修,墙面湿作业法即通过在墙面刮灰以及涂抹乳胶漆等方式对墙面进行装修,这样操作存在刮不平、平整度误差大等缺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多,从而不能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29332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条和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龙骨底板和装饰面卡条,所述安装龙骨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装饰面卡条的中部固接有插板,所述插板插入插槽中后在插槽的两侧形成两个安装卡槽;所述插板的外壁设置有对合锯齿,所述插槽的内壁设置有对合锯齿。本技术的安装条和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施工进度快,适应工厂化生产,运输成本低,找平度高,不易脱落,节约人工成本,普通技术人员均可安装,安装难度小,更换维修便捷,对环境的污染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插板通过对合锯齿进行限位,这样不便对插板进行拆卸,因而不便对墙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便于对插板进行拆卸,因而便于对墙板进行更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底板、插槽、面板以及插板,所述插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面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接于安装槽远离底板一端的固定块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块且处于安装槽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驱动块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块移动的配合组件,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安装槽远离沉槽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驱动块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孔,两个所述限位块能够分别凸出两个第一条形孔远离插槽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墙板进行安装时,先通过螺钉将底板安装到墙壁上,然后将墙板放到底板上,随后通过移动面板使插板插接于插槽,从而便可将墙板放到底板和面板之间,接下来通过转动螺杆使驱动块向靠近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块在配合组件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向第一条形孔内运动,当限位块远离驱动块的一端与墙板抵接后,此时面板和墙板均被固定,从而便可对墙板进行安装;当需要拆下墙板时,通过反转螺杆使驱动块向远离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此时限位块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复位,然后取下面板和墙板便可;综上,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插板进行拆卸,因而便于对墙板进行更换,此外,通过采用墙板的方式对墙壁进行装饰,非常环保,再加上对墙板的安装,均采用结构,所以对墙板的安装也比较环保。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接于安装槽远离面板一端的套筒以及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套筒内腔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接于驱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对第一导杆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驱动块在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驱动块和限位块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面,便于驱动块驱动限位块移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接于安装槽侧壁的第二导杆、固接于第二导杆远离滑槽一端的挡块以及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导杆的滑套;所述滑套固接于限位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安装槽的侧壁以及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向靠近墙板的方向移动带动滑套移动,滑套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驱动块向远离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时,此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复位;通过设置复位组件,便于驱动限位块复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安装槽两侧的两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槽侧壁的滑块、开设于安装槽侧壁的第二条形孔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二条形孔远离滑块一端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滑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能够突出第二条形孔的外侧壁设置;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个滑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于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转动驱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移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向第二条形孔外运动,这样能够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抵接于插槽的侧壁,从而能够使插板与底板连接的更加牢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燕尾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连接于两个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对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滑块在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条形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条形孔远离滑块的一端沿连接块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杆运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驱动齿条向靠近插槽侧壁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固插板与底板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条形孔远离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齿条沿连接块的长度方向滑移的条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槽对齿条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齿条在沿连接块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沉槽上卡接有密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盖,能够对沉槽进行密封,从而能够降低住户误操作螺杆的可能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方法,便于对插板进行拆卸,因而便于对墙板进行更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底板:通过螺钉将底板安装到墙壁上;S2、放置墙板:将墙板放到底板上,然后通过移动面板使插板插接于插槽,从而便可将墙板放到底板和面板之间;S3、固定墙板和面板:通过转动螺杆使驱动块向靠近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块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向第一条形孔内运动,当限位块远离驱动块的一端与墙板抵接后,此时面板和墙板均被固定;再者,螺杆转动驱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底板(2)、插槽(21)、面板(3)以及插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1)远离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2),所述面板(3)远离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沉槽(33),所述沉槽(33)与安装槽(32)连通;所述安装槽(32)内安装有连接装置(4),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固接于安装槽(32)远离底板(2)一端的固定块(41)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块(41)且处于安装槽(32)内的螺杆(42);所述螺杆(42)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43),所述安装槽(3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321),每个所述滑槽(321)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44),所述驱动块(43)和限位块(4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块(44)移动的配合组件,所述安装槽(32)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块(44)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46),所述安装槽(32)远离沉槽(3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驱动块(43)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45);所述插槽(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孔(22),两个所述限位块(44)能够分别凸出两个第一条形孔(22)远离插槽(2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底板(2)、插槽(21)、面板(3)以及插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1)远离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2),所述面板(3)远离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沉槽(33),所述沉槽(33)与安装槽(32)连通;所述安装槽(32)内安装有连接装置(4),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固接于安装槽(32)远离底板(2)一端的固定块(41)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块(41)且处于安装槽(32)内的螺杆(42);所述螺杆(42)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43),所述安装槽(3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321),每个所述滑槽(321)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44),所述驱动块(43)和限位块(4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块(44)移动的配合组件,所述安装槽(32)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块(44)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46),所述安装槽(32)远离沉槽(3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驱动块(43)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45);所述插槽(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孔(22),两个所述限位块(44)能够分别凸出两个第一条形孔(22)远离插槽(2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5)包括固接于安装槽(32)远离面板(3)一端的套筒(451)以及沿螺杆(42)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套筒(451)内腔的第一导杆(452);所述第一导杆(452)远离套筒(451)的一端固接于驱动块(43)远离固定块(4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驱动块(43)和限位块(44)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441),两个所述斜面(441)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6)包括固接于安装槽(32)侧壁的第二导杆(461)、固接于第二导杆(461)远离滑槽(321)一端的挡块(462)以及沿滑槽(32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导杆(461)的滑套(463);所述滑套(463)固接于限位块(44)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杆(461)上套接有弹簧(464),所述弹簧(464)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安装槽(32)的侧壁以及滑套(4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安装槽(32)两侧的两组固定机构(5),每组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沿螺杆(42)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槽(32)侧壁的滑块(51)、开设于安装槽(32)侧壁的第二条形孔(322)以及转动连接于第二条形孔(322)远离滑块(51)一端的转轴(52);所述转轴(52)上固接有第一连杆(53),所述滑块(51)上铰接有第二连杆(54),所述第一连杆(53)靠近滑块(5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舒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凯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