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8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四周开设空腔的预制剪力墙,预制剪力墙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笼配合后浇混凝土连接;包括由该预制剪力墙形成的一字型连接节点、T型连接节点和L型连接节点。满足了装配式剪力墙连接的性能要求,同时减少构件重量和现场湿作业工作量,部分空腔预制剪力墙侧面无出筋,提高了生产和安装效率。预制剪力墙侧面无出筋,预制剪力墙水平连接、竖向连接简单,通过在预制剪力墙连接部位预留部分空腔及后置间接连接钢筋笼进行装配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该体系既可以降低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困难,同时实现钢筋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我国的混凝土建筑一般采用现浇工艺进行建造,以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和良好抗震性。但是该建造方法需在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等作业,现场工作量大,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造成噪音和环境污染,与国家的绿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同时受现场环境和操作工人影响,建造质量和工期等不易控制,造成成本不易控制。另外,传统现浇建造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面临劳动力缺乏和人力成本增长困境。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造方式,为改善传统建造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目前国内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主要存在实心墙结构和双皮墙结构体系,双皮墙结构体系存在现场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大,空腔内后浇混凝土后期养护困难以及装配率计算认定问题。实心墙体侧面出筋,构件重量大,竖向连接大多采用灌浆套筒,导致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困难,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存在施工间歇,影响现场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系预制剪力墙侧面无出筋,通过钢筋笼间接连接且装配后质量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开设空腔的预制剪力墙,预制剪力墙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笼配合后浇混凝土连接。进一步地,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形成的一字型连接节点:包括左右并排连接的两块预制剪力墙,两块预制剪力墙连接处的空腔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两块预制剪力墙连接处的空腔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进一步地,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形成的T型连接节点:包括呈T形布置的三块预制剪力墙和一个T形钢筋笼,T形钢筋笼位于三块预制剪力墙的相交处,并与三块预制剪力墙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对接处的空腔内和对应的T形钢筋笼端头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三块预制剪力墙和一个T形钢筋笼形成的连接节点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进一步地,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形成的L型连接节点:包括呈直角布置的两块预制剪力墙和一个L形钢筋笼,L形钢筋笼位于两块预制剪力墙的相交处,并与两块预制剪力墙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对接处的空腔内和对应的L形钢筋笼端头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两块预制剪力墙和一个L形钢筋笼形成的连接节点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进一步地,该结构体系还包括由预制剪力墙形成的竖向连接节点:包括上下层连接的两块预制剪力墙,和连接在该上下层预制剪力墙之间的预制叠合楼板;上下层预制剪力墙之间对应的空腔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位于下层的预制剪力墙正面顶部水平截断一部分,预制叠合楼板连接在所述截断处,预制叠合楼板内部的桁架钢筋插入对应的空腔;上下层的预制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楼板的连接节点出浇筑有后浇混凝土。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剪力墙内预埋两层钢筋网,两层钢筋网之间连接有若干预埋拉筋和封口拉筋,若干预埋拉筋均匀预埋在预制剪力墙内,若干封口拉筋沿预制剪力墙四周空腔的开口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剪力墙四周开设的空腔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者长方形,或者U形。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剪力墙正面和反面设置保温层、防水层或装饰层。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置粗糙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筋笼为纺锤形,包括位于纺锤形两端及中间的主筋,和将主筋连接起来的纺锤形箍筋。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方法对比,满足了装配式剪力墙连接的性能要求,同时减少构件重量和现场湿作业工作量,部分空腔预制剪力墙侧面无出筋,提高了生产和安装效率。预制剪力墙侧面无出筋,预制剪力墙水平连接、竖向连接简单,通过在预制剪力墙连接部位预留部分空腔及后置间接连接钢筋笼进行装配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该体系既可以降低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困难,同时实现钢筋可靠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预制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一字型连接节点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T型连接节点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L型连接节点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竖向连接节点示意图。图中:预制剪力墙1,空腔2,钢筋网3,预埋拉筋4,封口拉筋5,主筋6,箍筋7,后浇混凝土8,T形钢筋笼9,L形钢筋笼10,预制叠合楼板11,桁架钢筋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四周开设空腔2的预制剪力墙1及由该预制剪力墙1形成的一字型连接节点、T型连接节点、L型连接节点和竖向连接节点。如图1、2、3所示,预制剪力墙1四周开设空腔2,所述预制剪力墙1内预埋两层钢筋网3,两层钢筋网3之间连接有若干预埋拉筋4和封口拉筋5,以保证两片钢筋网3之间的距离;若干预埋拉筋4均匀预埋在预制剪力墙1内,若干封口拉筋5沿预制剪力墙1四周空腔2的开口均匀分布。所述预制剪力墙1四周开设的空腔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者长方形,或者U形,本实施例的图中为等腰梯形。所述空腔2内设置粗糙面。所述预制剪力墙1正面和反面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温层、防水层或装饰层。如图4所示,一字型连接节点包括左右并排连接的两块预制剪力墙1,两块预制剪力墙1连接处的空腔2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所述连接钢筋笼的一半位于左侧预制剪力墙1的空腔2内,另一半位于右侧预制剪力墙1的空腔2内,两块预制剪力墙1连接处的空腔2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8。安装方法:一块预制剪力墙1根据要求安装就位后,在该预制剪力墙1空腔2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并与封口拉筋5绑扎固定就位,吊装另一块预制剪力墙1;以上工作完成后浇筑后浇混凝土8至楼面标高,至此一字型连接节点施工完毕。如图5所示,T型连接节点包括呈T形布置的三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T形钢筋笼9,T形钢筋笼9位于三块预制剪力墙1的相交处,并与三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处的空腔2内和对应的T形钢筋笼9端头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所述连接钢筋笼的一半位于预制剪力墙1的空腔2内,另一半位于T形钢筋笼9内,三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T形钢筋笼9形成的连接节点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8,后浇混凝土8覆盖处包括三块预制剪力墙1对应的空腔2和T形钢筋笼9。安装方法,吊装预制墙前根据现场预留纵筋搭接长度安装T形钢筋笼9后,吊装左侧预制剪力墙1和右侧预制剪力墙1,根据要求安装就位后,在左右两侧预制剪力墙1的空腔1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并与封口拉筋5绑扎固定就位;吊装垂直侧预制剪力墙1,在该预制剪力墙1空腔2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并与封口拉筋5绑扎固定就位;根据要求封闭T形钢筋笼9处的模板,浇筑后浇混凝土8至楼面标高,至此T型连接节点施工完毕。如图6所示,L型连接节点包括呈直角布置的两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L形钢筋笼10,L形钢筋笼10位于两块预制剪力墙1的相交处,并与两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处的空腔2内和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开设空腔(2)的预制剪力墙(1),预制剪力墙(1)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笼配合后浇混凝土(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开设空腔(2)的预制剪力墙(1),预制剪力墙(1)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笼配合后浇混凝土(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1)形成的一字型连接节点:包括左右并排连接的两块预制剪力墙(1),两块预制剪力墙(1)连接处的空腔(2)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两块预制剪力墙(1)连接处的空腔(2)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1)形成的T型连接节点:包括呈T形布置的三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T形钢筋笼(9),T形钢筋笼(9)位于三块预制剪力墙(1)的相交处,并与三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处的空腔(2)内和对应的T形钢筋笼(9)端头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三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T形钢筋笼(9)形成的连接节点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部分空腔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系包括由预制剪力墙(1)形成的L型连接节点:包括呈直角布置的两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L形钢筋笼(10),L形钢筋笼(10)位于两块预制剪力墙(1)的相交处,并与两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每块预制剪力墙(1)对接处的空腔(2)内和对应的L形钢筋笼(10)端头内设有一连接钢筋笼,两块预制剪力墙(1)和一个L形钢筋笼(10)形成的连接节点处浇筑有后浇混凝土(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远贵赵然朱海军崔琦杨逸卢仲兴刘李智夏兆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