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086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属于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技术相关领域,包括地面出入口、竖向搬运区域、行车及停车区域、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行车及停车区域内布置一个或多个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以满足车辆地下定向输送和存取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满足城市行车和停车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交通通勤能力和车辆停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技术相关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现有城市道路条件难以满足顺畅出行的需求,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早晚高峰期尤为严重;现有停车泊位数量也难以满足日常需求,出行难、出行慢、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导致市民心生不满和厌恶。在城市核心区,车辆密集,然而土地资源寸土寸金,占用大量地面空间建设城市道路较难实现,在已有条件下拓宽城市道路也有较大阻力,大量建设停车场或立体停车楼也是不适用的。因此,市民出行和停车的矛盾更为激烈。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问题,在城市地下空间修建行车道路和停车库既能扩大车辆出行的空间,缓解道路通勤压力,也能扩大停车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在提高交通通勤能力的同时还能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既能够有效节约地面资源,又能显著降低工程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出入口、竖向搬运区域、行车及停车区域、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地面出入口布置在有行车及停车需求处,地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各地面出入口均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连通;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地面出入口相连,位于地面出入口下方;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与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直接或间接连通,行车及停车区域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能够同时进行车辆的地下定向输送和停放;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能够随时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并满足所述行车及停车系统的稳定运行。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出入口数量和位置能够根据要求灵活布置;所述地面出入口处设置有用户控制界面,用户能进行功能选择操作,供选择的功能包括车辆定向输送和车辆存取功能;当选择车辆定向输送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将车辆及人员从一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输送至另一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当选择存车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将车辆从地面出入口输送至指定停车位处;当选择取车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和竖向搬运区域将车辆从停车位输送至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任一带有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的地面出入口均设有用户控制界面,用于发送指令,用户也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存取车功能的选择和操作,以实现车辆的异地存取和定向输送。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车辆在地面出入口和行车及停车区域间的搬运;当所述竖向搬运区域无法和行车及停车区域直接连通时,需通过一个车辆过渡区域将竖向搬运区域和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间接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同向或反向的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断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类矩形或拱形或椭圆形或其部分组合;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断面大小至少能同时容纳一个行车通道和一个停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用于车辆和人员的定向输送;所述停车通道内设有停车位,用于车辆停放。进一步的,所述行车通道底部设有磁悬浮或轨道,磁悬浮或轨道上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用于车辆和人员的定向输送及车辆在行车通道和停车通道间的搬运;所述搬运装置由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控制,能够实现车辆在所述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内运行状态的变化。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采用明挖、暗挖、顶管或盾构方法建造;所述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能够和城市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系统和地下仓库的布置和建设相结合。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由监控系统及自动化系统组成,所述监控系统能够随时监控行车通道车辆运行的情况及停车通道的空闲车位情况,能够避免不同车辆之间的冲突;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进行搬运装置的调配管理和运行状态控制,保证行车及存取车时行车通道及停车通道内不会发生车辆碰撞,确保安全和通畅。进一步的,所述配套系统内配备有满足通风、消防、给排水、电力供应、智能化控制等功能的设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包括地面出入口、竖向搬运区域、行车及停车区域、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地面出入口布置在有行车及停车需求处,地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各地面出入口均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连通;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地面出入口相连,位于地面出入口下方;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与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直接或间接连通,行车及停车区域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能够同时进行车辆的地下定向输送和停放;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能够随时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并满足所述行车及停车系统的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采用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大幅减少用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将行车与停车相结合,除了能够增加停车数量,提高城市存车能力外,还可适当缓解出行高峰期的交通压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剖面图(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行车及停车区域直接相连);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俯视视图(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行车及停车区域直接相连);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剖面图(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行车及停车区域通过车辆过渡区域相连);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剖面图(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行车及停车区域通过车辆过渡区域相连,多层行车及停车通道);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俯视视图(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行车及停车区域通过车辆过渡区域相连);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剖面图(所述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含有多个地面出入口);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俯视视图(所述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含有多个地面出入口)。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出入口;(2)竖向搬运区域;(3)行车及停车区域;(3-1)行车通道;(3-2)停车通道;(4)搬运装置;(5)车辆过渡区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实施例,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出入口(1)、竖向搬运区域(2)、行车及停车区域(3)、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地面出入口(1)布置在有行车及停车需求处,地面出入口(1)数量不少于两个,各地面出入口(1)均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2)和行车及停车区域(3)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出入口、竖向搬运区域、行车及停车区域、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地面出入口布置在有行车及停车需求处,地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各地面出入口均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连通;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地面出入口相连,位于地面出入口下方;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与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直接或间接连通,行车及停车区域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能够同时进行车辆的地下定向输送和停放;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能够随时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并满足所述行车及停车系统的稳定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出入口、竖向搬运区域、行车及停车区域、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地面出入口布置在有行车及停车需求处,地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各地面出入口均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连通;所述竖向搬运区域与地面出入口相连,位于地面出入口下方;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与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直接或间接连通,行车及停车区域内布置有一个或多个行车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停车通道,能够同时进行车辆的地下定向输送和停放;所述车辆输送及停放控制系统和配套系统能够随时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并满足所述行车及停车系统的稳定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出入口数量和位置能够根据要求灵活布置;所述地面出入口处设置有用户控制界面,用户能进行功能选择操作,供选择的功能包括车辆定向输送和车辆存取功能;当选择车辆定向输送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将车辆及人员从一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输送至另一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当选择存车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和行车及停车区域将车辆从地面出入口输送至指定停车位处;当选择取车功能时,系统将通过所述行车及停车区域和竖向搬运区域将车辆从停车位输送至指定地面出入口位置;任一带有所述竖向搬运区域的地面出入口均设有用户控制界面,用于发送指令,用户也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存取车功能的选择和操作,以实现车辆的异地存取和定向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搬运区域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车辆在地面出入口和行车及停车区域间的搬运;当所述竖向搬运区域无法和行车及停车区域直接连通时,需通过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青杨凡张雷刚刘光磊程允康增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