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推车车架及儿童手推车
本公开涉及便携推车车架及儿童手推车。
技术介绍
手推车是一种利用人力推动的搬运车辆,可用于货物、婴儿等的中短途的运送。为了减少手推车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空间占用,相关技术中已有一些手推车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实现折叠收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可折叠的推车存在着折叠步骤多,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还有一些推车在折叠后尺寸较大,导致存放或运输不便,另外有些推车虽然折叠车后体积较小,但展开后正常使用时车架容易摇晃而不稳定。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推车车架及儿童手推车,折叠方便,且在展开后比较稳定。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推车车架,包括:前脚组;后脚组;第一关节,与所述后脚组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脚组转动连接;车架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第一关节转动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支撑在所述第一关节和所述后脚组上,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收合并与所述后脚组折叠;前支撑组,与所述前脚组和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前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前脚组收合并使所述前脚组与所述后脚组折叠;和后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后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后脚组收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推车车架还包括:座架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脚组;/n后脚组;/n第一关节(1),与所述后脚组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脚组转动连接;/n车架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第一关节(1)转动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支撑在所述第一关节(1)和所述后脚组上,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收合并与所述后脚组折叠;/n前支撑组,与所述前脚组和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前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前脚组收合并使所述前脚组与所述后脚组折叠;和/n后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后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后脚组收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脚组;
后脚组;
第一关节(1),与所述后脚组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脚组转动连接;
车架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第一关节(1)转动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支撑在所述第一关节(1)和所述后脚组上,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收合并与所述后脚组折叠;
前支撑组,与所述前脚组和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前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前脚组收合并使所述前脚组与所述后脚组折叠;和
后支撑组,与所述后脚组和所述车架支撑组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所述后脚组,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使所述后脚组收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座架支撑组,与所述车架支撑组和所述第一关节(1)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展开,以形成用于安装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上的座位的支撑,并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收合并折叠在所述车架支撑组与所述前脚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包括两个前脚杆(3),所述前支撑组包括: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两个前支撑连杆(13)和两个前脚连接件(14),所述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前脚杆(3)枢接,所述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的第二端枢接,所述两个前支撑连杆(1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和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枢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车架支撑组连接,所述两个前脚连接件(1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前脚杆(3)枢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车架支撑组连接;所述车架支撑组被配置为在所述车架支撑组朝向所述后脚组折叠时,通过所述两个前脚连接件(14)带动所述两个前脚杆(3)朝向所述后脚组折叠,并通过所述两个前脚连接件(14)带动所述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和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相向折叠,以使所述两个前脚杆(3)相向靠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连接支撑杆(11)和第二前连接支撑杆(12)在所述便携推车车架的展开状态呈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支撑连杆(13)均为弯杆,所述两个前支撑连杆(13)与所述车架支撑组连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两个前脚连接件(14)与所述车架支撑组连接的一端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组包括两个后脚杆(4),分别与两个第一关节(1)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组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件(9)、两个滑动支撑连杆(8)、两个滑动支撑连接件(24)和第一交叉杆组,两个滑动连接件(9)分别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后脚杆(4)上,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连接件(24)分别与所述车架支撑组枢接,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连杆(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滑动连接件(9)枢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连接件(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交叉杆组具有四个端部,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关节(1)枢接,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滑动连接件(9)枢接;所述车架支撑组被配置为在所述车架支撑组朝向所述后脚组折叠时,通过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连杆(8)带动所述两个滑动连接件(9)分别朝向所述两个后脚杆(4)的下端滑动,并通过所述两个滑动连接件(9)的滑动带动所述第一交叉杆组的交叉角度变化,以使所述两个后脚杆(4)相向靠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杆组包括:第一后脚滑动连杆(27)和第二后脚滑动连杆(28),所述第一后脚滑动连杆(27)与所述第二后脚滑动连杆(28)交叉布置,且在交叉位置枢接,所述第一后脚滑动连杆(27)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第一交叉杆组的第一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后脚滑动连杆(28)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第一交叉杆组的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