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77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挂钩、安装口以及嵌槽,挂钩连接在登舱梯的上部;安装口为在车体平台上开设的豁口;嵌槽包括固定板和中部设有通槽的中空件,固定板为从中空件的上端边沿处向外延伸的凸缘板,中空件镶嵌到安装口内,固定板卡在安装口侧边的车体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与车体平台连接;挂钩插入到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槽内。一种抽拉平台总成,包括车体平台和登舱梯,登舱梯通过前面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到车体平台上,车体平台的侧边安装有平台扶手,登舱梯的侧边连接有登舱梯折叠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挂钩和登舱梯连接牢固不晃动,消除了人员登梯时存在的晃动、重心不稳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附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以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为代表的特种车辆的应用日益广泛,车载方舱或厢式车需要通过登舱梯进出舱体或厢式车,现有的登舱梯的挂钩仅仅是挂在车载车体平台上,车体平台仅对登舱梯有一个支撑的作用,车载车体平台上并没有与挂钩匹配并对挂钩进行限位的通槽,登舱梯能够相对车体平台旋转调整位置,比如现有登舱梯与车体平台连接方式为圆型挂钩与固定环连接,该连接方式存在登舱梯左右、上下晃动问题,人员在登梯时存在晃动、重心不稳等安全隐患。登舱梯一般安装在车辆的抽拉平台上,登舱梯安装到抽拉平台上以后,为了方便人员在登舱梯上行走,一般需要设置扶手,如何在登舱梯和抽拉平台上设置连接牢固且可拆卸的扶手,是一个新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通过将挂钩插入到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槽内,能够使挂钩和登舱梯连接牢固不晃动,消除了人员在登梯时存在的晃动、重心不稳等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登舱梯折叠扶手,方便人员在登舱梯上行走。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挂钩、安装口以及嵌槽,挂钩连接在登舱梯的上部;安装口为在车体平台上开设的豁口;嵌槽包括固定板和中部设有通槽的中空件,所述固定板为从中空件的上端边沿处向外延伸的凸缘板,所述中空件镶嵌到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固定板卡在所述安装口侧边的车体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体平台连接;其中,所述挂钩插入到所述嵌槽的通槽内,且所述挂钩的形状与所述通槽相匹配。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中,所述嵌槽的固定板上开有多个圆孔,所述固定板通过从所述圆孔处打入车体平台的铆钉固定在车体平台上。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中,所述挂钩设置为两个,两个挂钩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登舱梯上部两边。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中,所述通槽为长方体槽,所述挂钩的截面设置为与所述通槽配合的长方形。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中,所述安装口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中空件的外形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口配合的长方体。一种抽拉平台总成,包括车体平台和登舱梯,所述车体平台为抽拉平台,所述登舱梯通过前面任一条所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到所述车体平台上,所述车体平台的侧边安装有平台扶手,所述登舱梯的侧边连接有登舱梯折叠扶手。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抽拉平台总成中,所述平台扶手下端设有多个凸台,所述车体平台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台对应的通孔,所述平台扶手的凸台插入到所述车体平台上的通孔内。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抽拉平台总成中,所述登舱梯折叠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转轴和锁止销,所述扶手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登舱梯上,所述扶手本体下端设有两个与所述扶手转轴配合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下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被垂直设置在扶手转轴上的锁止销卡住。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抽拉平台总成中,所述扶手转轴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扶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压在所述轴套的上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嵌槽,使嵌槽的中空件嵌入车体平台的豁口内,能够为挂钩提供一个可以限位的通槽结构,通过设置固定板,方便将嵌槽固定在车体平台上,通过将挂钩插入到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槽内,能够使挂钩和登舱梯连接牢固不晃动,消除了人员在登梯时存在的晃动、重心不稳等安全隐患;2、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中,嵌槽的固定板与车体平台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牢固不易松动,能够适应车辆运行环境;3、本技术的一种抽拉平台总成中,登舱梯与车体平台连接牢固不晃动,在车体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平台扶手,在登舱梯的侧边连接有登舱梯折叠扶手,既方便人员上车,平台扶手和登舱梯折叠扶手也方便收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抽拉平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登舱梯折叠抽拉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平台扶手,2是登舱梯,3是登舱梯折叠扶手,31是扶手本体,32是扶手转轴,33是锁止销,34是轴套,35是缺口,36是弹簧,4是车体平台,5是嵌槽,51是固定板,52是中空件,53是圆孔,6是挂钩,7是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及抽拉平台总成做更加详细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5,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挂钩、安装口以及嵌槽,挂钩连接在登舱梯的上部;安装口为在车体平台上开设的豁口;嵌槽包括固定板和中部设有通槽的中空件,固定板为从中空件的上端边沿处向外延伸的凸缘板,嵌槽由薄板焊接而成,下端为长方形中空件,上端为中部带缺口的长方体固定板;中空件镶嵌到安装口内,且中空件的外形与安装口的形状相匹配,固定板卡在安装口侧边的车体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与车体平台连接;其中,挂钩插入到嵌槽的通槽内,且挂钩的形状与通槽相匹配,通过合理设计挂钩与嵌槽上通槽的配合间隙,使得挂钩和登舱梯连接牢固不晃动。本实施例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嵌槽,使嵌槽的中空件嵌入车体平台的豁口内,能够为挂钩提供一个可以限位的通槽结构,通过设置固定板,方便将嵌槽固定在车体平台上,通过将挂钩插入到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槽内,能够使挂钩和登舱梯连接牢固不晃动,消除了人员在登梯时存在的晃动、重心不稳等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嵌槽的固定板上开有四个圆孔,固定板通过从圆孔处打入车体平台的铆钉固定在车体平台上,从而将嵌槽固定在车体平台上,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牢固不易松动,能够适应车辆运行环境。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挂钩设置为两个,两个具有一定宽度的挂钩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登舱梯上部两边,相应地,车体平台上也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挂钩配合的嵌槽,登舱梯通过两个挂钩与车体平台连接,连接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通槽为长方体槽,挂钩的截面设置为与通槽配合的长方形,使通槽对挂钩的限位更可靠,单个挂钩装配在通槽内就能限制登舱梯上下、左右晃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口的形状为长方形,中空件的外形设置为与安装口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挂钩,其连接在登舱梯的上部;/n安装口,其为在车体平台上开设的豁口;以及/n嵌槽,其包括固定板和中部设有通槽的中空件,所述固定板为从中空件的上端边沿处向外延伸的凸缘板,所述中空件镶嵌到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固定板卡在所述安装口侧边的车体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体平台连接;/n其中,所述挂钩插入到所述嵌槽的通槽内,且所述挂钩的形状与所述通槽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钩,其连接在登舱梯的上部;
安装口,其为在车体平台上开设的豁口;以及
嵌槽,其包括固定板和中部设有通槽的中空件,所述固定板为从中空件的上端边沿处向外延伸的凸缘板,所述中空件镶嵌到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固定板卡在所述安装口侧边的车体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体平台连接;
其中,所述挂钩插入到所述嵌槽的通槽内,且所述挂钩的形状与所述通槽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的固定板上开有多个圆孔,所述固定板通过从所述圆孔处打入车体平台的铆钉固定在车体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置为两个,两个挂钩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登舱梯上部两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长方体槽,所述挂钩的截面设置为与所述通槽配合的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登舱梯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珍梁家杰靳浩锋赵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鸿马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