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65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20~30份的环氧树脂、30~40份的聚酯树脂、0.5~1份的抗菌剂、0.8~1.2份的偶联剂、30~40份的颜填料和2~25份的助剂;所述偶联剂由钛酸酯与硬酯酸共聚改性而成,所述抗菌剂由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复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的复合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防止粉末涂料喷涂产品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偶联剂,对抗菌剂表面进行处理,增强了抗菌剂与树脂之间的充分润湿融合,延长抗菌作用时间,避免后期抗菌剂从涂膜表面析出,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粉末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涂料行业对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控制越来越严,而粉末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零VOC排放的特点,越来越显示其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优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粉末涂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粉末涂料喷涂的产品更多的使用在潮湿多菌的环境下。但很多时候应用在潮湿、多菌的环境下,涂膜表面会出现霉变,滋生细菌,成为某些疾病传播的途径。目前的抗菌粉末涂料抗菌效果不明显,抗菌作用时间短,同时使用时间长点的话,有抗菌剂从涂膜表面析出,增加了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增强抗菌效果,延长抗菌作用时间,避免后期抗菌剂从涂膜表面析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20~30份的环氧树脂、30~40份的聚酯树脂、0.5~1份的抗菌剂、0.8~1.2份的偶联剂、30~40份的颜填料和2~25份的助剂;所述偶联剂由钛酸酯与硬酯酸共聚改性而成,所述抗菌剂由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复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采用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或粉末偶联剂ND782。进一步的,所述无机抗菌剂采用银盐,有机抗菌剂采用咪唑和/或季铵盐。进一步的,所述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质量比为1:(0.8~1.2)。进一步的,所述银盐以沸石为载体,银盐与沸石质量比为1:(70~120)。进一步的,所述颜填料包括硫酸钡、钛白粉和颜料。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1.2~10份、增光剂0.3~3份和安息香0.8~1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抗菌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将各组分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机挤出,最后磨碎得到所述抗菌粉末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为了解决粉末涂料喷涂产品的霉变、细菌滋生的现象,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本专利技术在粉末涂料的配方中添加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此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能抑制大部分细菌,甚至抑制病毒的效果,防止粉末涂料喷涂产品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偶联剂,对抗菌剂表面进行处理,增强了抗菌剂与树脂之间的充分润湿融合,延长抗菌作用时间,避免后期抗菌剂从涂膜表面析出,对人体造成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抗菌粉末涂料,按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的环氧树脂、30~40份的聚酯树脂、0.5~1份抗菌剂、0.8~1.2份的偶联剂,30~40份的颜填料和2~25份助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1.2~10份、增光剂0.3~3份和安息香0.8~10份。可以采用现有的流平剂和增光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颜填料包括硫酸钡、钛白粉和颜料。所述偶联剂由钛酸酯与硬酯酸共聚改性而成,以强化在粉末中偶联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将抗菌剂与树脂进行链接,增强了抗菌剂与树脂之间的充分润湿融合,减少抗菌剂从涂膜表面析出的可能。可以采用现有的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或粉末偶联剂ND782。所述抗菌剂由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复合而成。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无机抗菌剂采用银盐,例如硝酸银,有机抗菌剂是咪唑或季铵盐,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质量比为1:(0.8~1.2)。银盐一般以沸石为载体,银盐与沸石质量比为1:(70~120)。该复合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抗菌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组分按配方量混合搅拌,通过挤出机以高速运转、精确控温至块料状,然后再通过分级处理研磨至粒径约35μm。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粉末涂料中引入复合抗菌剂和特定偶联剂,能够让使用粉末涂料涂膜后,具有长效、广谱抗菌,甚至抑制某些病毒的功能,并且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涂装的工件表面能够长效抗菌防霉,避免霉菌破坏工件表面,避免工件表面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并且避免工件表面因为抗菌剂析出,伤害人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抗菌粉末涂料的按表1的质量配比,抗菌剂1为硝酸银和咪唑,质量比为1:1,硝酸银以沸石为载体,硝酸银与沸石质量比为1:100。将各组分按配方量混合搅拌,通过挤出机以高速运转、精确控温(一区100℃,二区110℃)至块料状,然后再通过分级处理研磨至粒径约35μm。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抗菌粉末涂料的按表1的质量配比,抗菌剂2为硝酸银和季铵盐(N,N-二甲基-N-十八烷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盐(简称季铵化硅烷BFS),质量比为1:1,硝酸银以沸石为载体,硝酸银与沸石质量比为1:100。将各组分按配方量混合搅拌,通过挤出机以高速运转、精确控温(一区100℃,二区110℃)至块料状,然后再通过分级处理研磨至粒径约35μm。对比例抗菌粉末涂料的按表1的质量配比,抗菌剂2为硝酸银和季铵盐(N,N-二甲基-N-十八烷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盐(简称季铵化硅烷BFS),质量比为1:1,硝酸银以沸石为载体,硝酸银与沸石质量比为1:100。将各组分按配方量混合搅拌,通过挤出机以高速运转、精确控温(一区100℃,二区110℃)至块料状,然后再通过分级处理研磨至粒径约35μm。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得到的粉末涂料在喷涂、烘烤固化成膜后,其物理化学性能见表2,抗菌性测试如表3和表4。抗菌性测试1: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抗菌性测试2: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8739),依HG/T3950-2007规定测试,制作成试样板,恒温恒湿条件下(温度35℃,相对湿度90)放置后做测试。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配比表2物理化学性能表3抗菌性测试1表4抗菌性测试2由上述实验可知,本专利技术粉末涂料在喷涂成膜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抗菌防霉效果显著,避免霉菌破坏工件表面,避免工件表面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上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20~30份的环氧树脂、30~40份的聚酯树脂、0.5~1份的抗菌剂、0.8~1.2份的偶联剂、30~40份的颜填料和2~25份的助剂;所述偶联剂由钛酸酯与硬酯酸共聚改性而成,所述抗菌剂由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复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20~30份的环氧树脂、30~40份的聚酯树脂、0.5~1份的抗菌剂、0.8~1.2份的偶联剂、30~40份的颜填料和2~25份的助剂;所述偶联剂由钛酸酯与硬酯酸共聚改性而成,所述抗菌剂由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采用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或粉末偶联剂ND78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抗菌剂采用银盐,有机抗菌剂采用咪唑和/或季铵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连心朱满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连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