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槽体上的盖体,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蒸汽管和热水管,所述蒸汽管和热水管交错布置,所述槽体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槽体外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温方式的优化改造,加热均匀,提高了工艺温度控制的精度,确保软化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IC封装工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IC封装工艺流程中,需要对树脂体进行软化处理,即将树脂体放入化学软化槽中,通过软化液的煮泡,使包封后残留的飞边疏松,飞边即指在树脂体周围引线之间多余的溢料,以利于在下步工序中去飞边时能将其去除。软化槽内软化液的温度宜维持在60°至70°的温度范围内,现有的软化槽通常只采用蒸汽管加热,该加热方式存在加热不够均匀、温度控制精度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通过加温方式的优化改造,加热均匀,提高了工艺温度控制的精度,确保软化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槽体上的盖体,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蒸汽管和热水管,所述蒸汽管和热水管交错布置,所述槽体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槽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槽体外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蒸汽管和热水管均具有进口和出口,且位于所述进口一端的蒸汽管和热水管上均安装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盖体上还安装有手动按钮,所述手动按钮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和电动阀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槽体具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所述蒸汽管和热水管为迂回形或螺旋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原有加热方式的基础上,加装热水管,并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可以使得软化液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现温度和液位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艺温度控制的精度,确保软化质量。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槽体,2-盖体,3-蒸汽管,4-热水管,5-进口,6-出口,7-电动阀,8-超声波换能器,9-温度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1-控制器,12-手动按钮,13-支撑脚,14-保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示出。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上的盖体2,槽体1内部设置有蒸汽管3和热水管4,蒸汽管3和热水管4分别连接在蒸汽主管道和热水主管道上,蒸汽管3和热水管4交错布置,蒸汽管3和热水管4为迂回形或螺旋形,可以使得槽体1内的软化液受热充分且均匀,蒸汽管3和热水管4均具有进口和出口,且位于进口一端的蒸汽管3和热水管4上均安装有电动阀7,槽体1外侧安装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型号可选用CWP-C403,电动阀7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11可以控制电动阀7的开度,进而控制蒸汽管3和热水管4的流量,从而调节软化液温度。在槽体1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8和温度传感器9,超声波换能器8型号可选用CN2335-45HB,超声波换能器8可以将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传递出去,超声波可以加强软化液的扰动,使软化液受热均匀,而且可以对树脂体上的飞边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温度传感器9型号可选用PT1000,温度传感器9用来检测软化液的温度,控制器11与超声波换能器8和温度传感器9电性连接。在盖体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0的型号可选用UM30-2,液位传感器10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在槽体1的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4,保温材料14可以是硅酸铝纤维棉、膨胀聚苯板和挤塑聚苯板等材料。本实施例中,在盖体2上还安装有手动按钮12,手动按钮12与超声波换能器8和电动阀7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水循环保温系统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例如,作为选择,蒸汽管3加热也可以采用电阻加热管或辐射加热管来代替。如上所述,当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在运行时,蒸汽管3和热水管4对软化液进行加热,超声波换能器8发出超声波,加强软化液的扰动,温度传感器9和液位传感器10实时检测软化槽内软化液的温度和液位,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对信号进行处理并比较,当温度或液位超过设定的范围时,控制器11控制电动阀7减小开度或关闭阀门,同时关闭超声波换能器8,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动按钮12控制超声波换能器8和电动阀7的启停。本技术通过在原有加热方式的基础上,加装热水管4,并安装超声波换能器8,可以使得软化液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10和控制器11,可以实现温度和液位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艺温度控制的精度,确保软化质量。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上的盖体(2),所述槽体(1)内部设置有蒸汽管(3)和热水管(4),所述蒸汽管(3)和热水管(4)交错布置,所述槽体(1)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上的盖体(2),所述槽体(1)内部设置有蒸汽管(3)和热水管(4),所述蒸汽管(3)和热水管(4)交错布置,所述槽体(1)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内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槽体(1)外侧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8)和温度传感器(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C软化槽的水循环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3)和热水管(4)均具有进口和出口,且位于所述进口一端的蒸汽管(3)和热水管(4)上均安装有电动阀(7),所述电动阀(7)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定,夏昊天,葛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