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林林专利>正文

自动缠绕打包膜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9032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收获作物包装材料,尤其是一种用于棉花、青贮饲料等收获打包作业时的缠绕自动打包膜的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缠绕自动打包膜材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量,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缠绕自动打包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备料;吹膜;涂胶;制作卷膜单元;卷膜单元连接成为成品卷膜。利用所述材料配方,所制成的打包膜材料厚度适中,抗老化、防静电性能稳定,抗缓冲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回缩率,抗刺穿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经济实用,使得物料包封口紧密牢固,生产出的打包膜在物料打包过程中可以快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缠绕打包膜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收获作物包装材料
,尤其是一种用于棉花、青贮饲料等收获打包作业时的缠绕自动打包膜的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缠绕包装卷膜应用于农作物收获物料包装领域,可利用自动包装机械实现自动打包,不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的包装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针对棉花、青贮饲料等进行打包的常规包装操作,是利用来自卷筒的卷膜对物料进行包装,卷膜的末端必须被粘结到其下方的卷膜层上,以便牢固的对物品进行包裹。比如在采棉机工作过程中,棉花最终通过卷膜绕卷后打包。现有技术中,因卷膜的结构多种多样,使用效果及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比如授权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7142033B,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卷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中前一包装段的非粘性区与后一包装段的粘性区之间通过一个可分离粘接带相连接;可分离粘接带包括粘胶剂、双面胶基层、可分离层及粘胶剂强胶层。双面胶基层折叠成U形,该双面胶基层一端通过粘胶剂粘接在非粘性区上,该双面胶基层另一端通过粘胶剂强胶层粘接在粘性区上,可分离层位于粘胶剂强胶层与双面胶基层之间,用于包装时的分离。该技术中双面胶基层两端均通过粘胶剂粘接,从而制备过程中对粘胶剂的需求量较大,而粘胶剂中存在有害成分,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可分离粘接带结构较复杂,且宽度较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端分离,而另一端粘连的现象,分离不流畅,不自动断膜、包装不完整从而造成停机,而且上述包装膜的特定结构,造成了其生产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老化、防静电性能稳定,抗缓冲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回缩率,不受包裹产品温度的影响、耐低温,抗刺穿性能好的缠绕自动打包膜的材料配方;另外提供一种方法较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物料包封口紧密牢固性,减少卷膜单元连接粘胶剂的使用量,每个单元为整体一体成型,包装的粘性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精准的调整,效率更高,而且在打包卷膜单元分离过程中,不易发生粘连的缠绕自动打包膜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缠绕自动打包膜材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者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所述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按以下配方比例来把上述原料搅拌均匀,且利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塑成型:其中内层1和内层2原料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15%,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5-55%,茂金属聚乙烯35-45%,色母0.5-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5-0.75%,抗静电剂;0.45-0.65%。其中中层1和中层2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5-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聚乙烯20-35%,色母1-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3-0.55%,抗静电剂;0.6-0.85%。其中外层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2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0%,茂金属聚乙烯25-40%,色母1.5-2.0%,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1%,抗静电剂:0.5-1.55%。一种所述缠绕自动打包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者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所述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按以下配方比例来把上述原料搅拌均匀,利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塑成型:其中内层1和内层2原料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15%,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5-55%,茂金属聚乙烯35-45%,色母0.5-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5-0.75%,抗静电剂;0.45-0.65%。其中中层1和中层2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5-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聚乙烯20-35%,色母1-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3-0.55%,抗静电剂;0.6-0.85%。其中外层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2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0%,茂金属聚乙烯25-40%,色母1.5-2.0%,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1%,抗静电剂:0.5-1.55%;(2)吹膜:使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膜,控制内层1、内层2、中层1、中层2、外层各区间温度,并控制好五层挤出量,调整好膜厚度制成基材卷膜;所述内层1和内层2的温度控制在115-170℃,中间层1和中间层2温度控制在150-200℃,外层温度控制在140-210℃;五层共挤挤出质量比1:1:1:1:2,卷膜厚度0.07mm-0.08mm;(3)涂胶:将生产好的基材卷膜至于放料位,并按以下次序经各级部件送料:放卷轴→电晕机→涂胶网线辊→匀胶辊→牵引胶辊→吸风箱→烘箱→纠偏弧形辊→冷却缸→收卷牵引辊→浮动摆辊收卷;所述基材卷膜由多个相同的卷膜单元构成,在网线辊涂胶的步骤中,每个卷膜单元上设有的粘性区、非粘性区,其具体分布结构如下:在卷膜单元同一侧表面,纵向平行依次设有非粘性区A、粘性区B、非粘性区C、粘性区D,卷膜单元的一端为粘性区D,另一端为非粘性区A,粘性区B、D的总长度大于非粘性区A、C的总长度;具体可以是:所述的非粘性区A、非粘性区C的长度均为3.5米,所述粘性区B、粘性区D的长度均为7米。上一卷膜单元的端部粘性区D与下一卷膜单元的非粘性区A之间,通过粘连装置相连接,各个卷膜单元通过粘连装置连接形成连续的成品卷膜。或者,在卷膜单元同一侧表面,在一端设有非粘性区a,在卷膜单元另一端设置有粘性区b,在所述非粘性区a与粘性区b之间的纵向区域c,纵向区域c内横向间隔设有多条粘性条带,所述纵向区域c的长度大于非粘性区a与粘性区b的总长度;具体可以是所述非粘性区a的长度为7米,所述纵向区域c与粘性区b的总长度为14米。上个卷膜单元的粘性区b和下个卷膜单元的非粘性区a通过粘连装置相连接。各个卷膜单元通过粘连装置连接形成连续的成品卷膜。或者,在卷膜单元端部的一侧表面上设有非粘性区E,在卷膜基材的其余部分的正面及反面,均设为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自动打包膜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n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n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者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n所述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n按以下配方比例来把上述原料搅拌均匀,且利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塑成型:/n其中内层1和内层2原料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15%,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5-55%,茂金属聚乙烯35-45%,色母0.5-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5-0.75%,抗静电剂;0.45-0.65%;/n其中中层1和中层2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5-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聚乙烯20-35%,色母1-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3-0.55%,抗静电剂;0.6-0.85%;/n其中外层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2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0%,茂金属聚乙烯25-40%,色母1.5-2.0%,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1%,抗静电剂:0.5-1.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自动打包膜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者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所述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
按以下配方比例来把上述原料搅拌均匀,且利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塑成型:
其中内层1和内层2原料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15%,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5-55%,茂金属聚乙烯35-45%,色母0.5-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5-0.75%,抗静电剂;0.45-0.65%;
其中中层1和中层2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5-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聚乙烯20-35%,色母1-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3-0.55%,抗静电剂;0.6-0.85%;
其中外层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2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0%,茂金属聚乙烯25-40%,色母1.5-2.0%,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1%,抗静电剂:0.5-1.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缠绕自动打包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包括以下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色母、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者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者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所述抗静电剂为: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
按以下配方比例来把上述原料搅拌均匀,利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塑成型:
其中内层1和内层2原料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15%,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5-55%,茂金属聚乙烯35-45%,色母0.5-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5-0.75%,抗静电剂;0.45-0.65%;
其中中层1和中层2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5-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聚乙烯20-35%,色母1-1.5%,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3-0.55%,抗静电剂;0.6-0.85%;
其中外层配料比如下: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0-2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0%,茂金属聚乙烯25-40%,色母1.5-2.0%,抗老化剂1-3%,紫外线吸收剂0.5-1%,抗静电剂:0.5-1.55%;
(2)吹膜:使用五层共挤吹膜机设备进行吹膜,控制内层1、内层2、中层1、中层2、外层各区间温度,并控制好五层挤出量,调整好膜厚度制成基材卷膜;
所述内层1和内层2的温度控制在115-170℃,中间层1和中间层2温度控制在150-200℃,外层温度控制在140-210℃;五层共挤挤出质量比1:1:1:1:2,卷膜厚度0.07mm-0.08mm;
(3)涂胶:将生产好的基材卷膜至于放料位,并按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林林宋定俊
申请(专利权)人:宋林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