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32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医用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膜层、内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外膜层包括:聚丙交酯65~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9份、纳米纤维素4~8份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8份;内膜层包括: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65~80份、氯化锌溶液8~12份、纳米纤维素4~8份、丙酸钙4~8份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5~5份;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3~5):(2~4):(0.01~0.03)混合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各膜层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不仅具有可降解性,还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高透明性,可对医用物品起保护作用,同时,相变蓄能材料的蓄冷效果好且持久,重复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论医用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在生产、贮藏、运输等各个过程中为避免其受到外界环境如环境温度、细菌、灰尘等的影响,常需要将其置于包装膜内且要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避免其受到感染损耗,保证其质量。其中,对于医用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运输过程常常是风险性最高的环节。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部分低温储藏要求高的医用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质量,通常采用将其置于低温冷藏车内进行运输,但该运输方式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冷藏车内性能、物品转移过程以及人为疏忽等影响,难以保证医用药品以及医疗器械得以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指定存储的低温环境中,不利于部分对温度敏感的医用药品的储存;当前常通过借助冰袋的辅助使用来维持其低温环境,但维持效果有限,且不利于重复使用,环境负荷大,另外,部分医用药物容易出现在转移过程中受到冲击损坏的现象。由此可见,现有的冰袋存在低温效果的持续性差,且不利于重复使用,环境负荷大以及易对医用物品造成冲击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包装膜,旨在解决现有的冰袋存在低温效果的持续性差,且不利于重复使用,环境负荷大以及易对医用物品造成冲击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包装膜,所述医用包装膜包括内膜层、外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其中,所述外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交酯65~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9份、纳米纤维素4~8份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8份;所述内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65~80份、氯化锌溶液8~12份、纳米纤维素4~8份、丙酸钙4~8份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5~5份;所述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3~5):(2~4):(0.01~0.03)混合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所述的医用包装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的外膜层以及内膜层的原料配方称取原料,并对各膜层原料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外膜层制成平整膜,以及将内膜层制成拱形膜;将相变蓄能材料填充于所述拱形膜中后,将平整膜置于拱形膜上方进行与拱形膜进行热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包装膜,其由内膜层、外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组合而成,其中,外膜层是以聚丙交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素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制成,以及内膜层是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氯化锌溶液、纳米纤维素、丙酸钙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制成,各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二者不仅具有可降解性,还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高透明性;另外,在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封装有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组成的相变蓄能材料,蓄冷效果好且持久,重复利用率高,且由内膜层、外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组合而成的医用包装膜相对传统包装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用物品起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包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传统冰袋内溶液以水溶液为主,或者辅以硼砂等剧毒物质,其中,由于水溶液的流动性大,其固态形状难以固定,尤其易形成坚硬的固态棱角破坏外部封装材料,以及对带封装物品也会存在一定冲击损坏隐患。另外,水的相变潜热小,蓄冷效果有限,且不利于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现有的冰袋存在低温效果的持续性差,且不利于重复使用,环境负荷大以及易对医用物品造成冲击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包装膜,其由内膜层、外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组合而成,其中,外膜层是以聚丙交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素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制成,以及内膜层是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氯化锌溶液、纳米纤维素、丙酸钙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制成,各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二者不仅具有可降解性,还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高透明性;另外,在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封装有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组成的相变蓄能材料,蓄冷效果好且持久,重复利用率高,且由内膜层、外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组合而成的医用包装膜相对传统包装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用物品起保护作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医用包装膜包括外膜层1、内膜层2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1与内膜层2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3;其中,所述外膜层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交酯65~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9份、纳米纤维素4~8份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8份;所述内膜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65~80份、氯化锌溶液8~12份、纳米纤维素4~8份、丙酸钙4~8份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5~5份;所述相变蓄能材料3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3~5):(2~4):(0.01~0.03)混合得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相变蓄能材料在固-固相变、固-液相变、固-气相变以及液-气相变时,要经历物理状态的变化,在相变过程中,材料要从环境中吸热,反之,向环境放热。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热,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很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大量相变热转移到环境中时,产生了一个宽的温度平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为原料复配制成的相变蓄能材料,体系粘稠度大,呈凝胶状,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经本专利技术实验证明,当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2%时,该相变蓄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19.7℃,适用于温度要求为-1℃~-16℃的医用物品的包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4:3:0.02混合得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相变石蜡购自中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ZJ-54产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淀粉系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丙烯酸内滴加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混合溶液至pH为4~6,得备用溶液;在所述备用溶液中加入糊化淀粉以及引发剂,所述备用溶液、糊化淀粉以及引发剂的质量比例为35~70:40~60:1,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加热以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烘干即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混合溶液是由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钾溶液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包装膜包括外膜层、内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n其中,所述外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聚丙交酯65~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9份、纳米纤维素4~8份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8份;/n所述内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65~80份、氯化锌溶液8~12份、纳米纤维素4~8份、丙酸钙4~8份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5~5份;/n所述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3~5):(2~4):(0.01~0.03)混合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包装膜包括外膜层、内膜层以及封装在所述外膜层与内膜层之间的相变蓄能材料;
其中,所述外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丙交酯65~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9份、纳米纤维素4~8份以及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8份;
所述内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65~80份、氯化锌溶液8~12份、纳米纤维素4~8份、丙酸钙4~8份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5~5份;
所述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3~5):(2~4):(0.01~0.03)混合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能材料是由氯化钠溶液、淀粉系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以及相变石蜡按照重量比例为1:4:3:0.02混合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系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丙烯酸内滴加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混合溶液至pH为4~6,得备用溶液;
在所述备用溶液中加入糊化淀粉以及引发剂,所述备用溶液、糊化淀粉以及引发剂的质量比例为35~70:40~60:1,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加热以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烘干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向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陶纪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