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丽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21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8
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腔和工作腔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一调节腔,所述动力腔、工作腔、传动腔左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二调节腔,所述动力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安装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对轴类零件加工圆弧侧键槽,加工精度可靠,并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加工效率高,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目前对于轴类零件圆弧侧键槽加工的难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键槽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对轴类零件表面开平键槽是利用铣床或者拉床进行加工,但是要对轴类零件表面开圆弧侧键槽则需要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才能实现,但是对于一般厂家而言,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获取成本过于高昂,且安装操作起来较为麻烦,批量加工效率较为低下,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对轴类零件开圆弧侧键槽且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提供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对轴类零件加工圆弧侧键槽,加工精度可靠,并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加工效率高,简单高效,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腔和工作腔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一调节腔,所述动力腔、工作腔、传动腔左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二调节腔,所述动力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安装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所述第一转盘上方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左端穿过动力腔左端后到达第二调节腔,第一套筒左端与动力腔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右端穿过动力腔右端后到达工作腔,所述第一套筒右端与动力腔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能与弧形齿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套筒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套筒外,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腔内的装夹卡盘,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调节腔前后两端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调节腔右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动板和第二调节腔左端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外侧与第一滑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下半部分外侧为蜗杆,所述蜗杆位于第一转盘下方,所述蜗杆外侧啮合有蜗轮,所述动力腔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转盘下方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与动力腔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后端穿过动力腔后端后与传动腔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内的第八齿轮,所述传动腔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传动腔后端后与第一调节腔后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上方,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对齐,所述第三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八齿轮啮合的第九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九齿轮后方的第三齿轮,所述传动腔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三齿轮右方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传动腔内部设有位于第四齿轮右方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前端穿过动力腔前端后到达工作腔,所述第二套筒后端穿过动力腔后端后到达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二套筒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二套筒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前后两端延伸至第二套筒外,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装夹头,所述装夹头上装夹有加工钻头,所述第五转轴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调节腔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滑杆,所述第一辅助滑动杆穿过第二滑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腔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滑动板和第一调节腔后端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二滑动板螺纹连接。该结构能够在工件轴进行有规律往复旋转时,对主轴侧边进行开圆弧侧槽的加工。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力腔、工作腔、传动腔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三调节腔,所述第三调节腔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辅助滑杆,第二辅助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板,所述第三滑动板上转动连接有顶尖柱,所述顶尖柱位于第二辅助滑杆之间,所述顶尖柱一端穿过第三调节腔左端后到达工作腔内,所述顶尖柱外侧与第三调节腔左端螺纹连接,所述顶尖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调节腔右端的延长杆,所述顶尖柱一端转动连接有位于工作腔内的顶尖。该结构能够保证工件轴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丝杠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手柄。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套筒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调节腔内部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下方设有与第二调节腔转动连接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六齿轮啮合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通孔,所述第二调节腔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与通孔对齐,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直径小于通孔,所述第一转盘边缘固定安装有与弧形齿对齐的弧形板,所述动力腔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与弧形板接触且控制第一气缸启闭的第一行程开关。该结构能够在弧形齿不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时候对第一转轴和第一套筒进行锁死。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三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内部阵列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伸缩腔靠近第三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穿过伸缩腔远离第三转轴一端的顶柱,所述第一调节腔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穿过第一调节腔左端后到达第二调节腔内,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第二气缸启闭的光敏开关,所述第一调节腔内部设有接触顶柱且控制第二气缸启闭的延时开关。该结构能够在工件加工时防止人们调节工件轴的轴向移动位置。进一步完善,所述顶柱内部设有配重块。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丝杠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手柄。进一步完善,所述延长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一、装夹:将工件轴装夹在装夹卡盘上,转动第一手柄带动第一滑动板滑动前进,第一滑动板滑动带动第六转轴伸出,第六转轴伸出带动装夹卡盘沿轴向运动调节位置,随后转动第二手柄带动顶尖柱旋转前进,使得顶尖顶住工件轴尾部。二、加工:启动电机带动第七转轴旋转,第七转轴旋转带动转盘旋转,转轴旋转使得弧形齿先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一端距离后,再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一端距离,如此循环往复,第一齿轮旋转和第二齿轮旋转带动第一套筒旋转,第一套筒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带动装夹卡盘旋转,装夹卡盘带动工件轴旋转,第七转轴旋转时还通过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旋转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旋转带动第八齿轮旋转,第八齿轮旋转带动第九齿轮旋转,第九齿轮旋转带动第三转轴旋转,第三转轴旋转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旋转带动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旋转带动第五齿轮旋转,第五齿轮旋转带动第二套筒旋转,第二套筒旋转带动第五转轴旋转,第五转轴旋转带动加工钻头旋转,此时转动第三手柄带动第二滑动板前进,第二滑动板推动第五转轴使得加工钻头靠近工件轴对工件轴进行开槽加工。三、第一限位:在弧形齿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啮合时,弧形板下压第一行程开关,此时第一气缸输出轴处于收缩状态且第七齿轮上的通孔不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对齐,当弧形板不对行程开关压动时,第七齿轮上的通孔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对齐,第一气缸输出轴伸出插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动力腔(55),所述动力腔(55)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工作腔(48),所述工作腔(48)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腔(55)和工作腔(48)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传动腔(31),所述传动腔(31)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一调节腔(16),所述动力腔(55)、工作腔(48)、传动腔(31)左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二调节腔(27),所述动力腔(55)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顶部安装有第七转轴(57),所述第七转轴(5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43),所述第一转盘(43)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齿(56),所述第一转盘(43)上方设有第一套筒(44),所述第一套筒(44)左端穿过动力腔(55)左端后到达第二调节腔(27),第一套筒(44)左端与动力腔(55)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4)右端穿过动力腔(55)右端后到达工作腔(48),所述第一套筒(44)右端与动力腔(55)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4)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能与弧形齿(56)啮合的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45),所述第一套筒(44)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一转轴(42),所述第一转轴(42)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套筒(44)外,所述第一转轴(42)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腔(48)内的装夹卡盘(47),所述第一转轴(42)左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调节腔(27)前后两端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板(38),所述第二调节腔(27)右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动板(38)和第二调节腔(27)左端的第一丝杠(33),所述第一丝杠(33)外侧与第一滑动板(38)螺纹连接,所述第七转轴(57)下半部分外侧为蜗杆(58),所述蜗杆(58)位于第一转盘(43)下方,所述蜗杆(58)外侧啮合有蜗轮(54),所述动力腔(55)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转盘(43)下方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前端与动力腔(55)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后端穿过动力腔(55)后端后与传动腔(31)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外侧固定安装有与蜗杆(58)啮合的蜗轮(54),所述第二转轴(32)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31)内的第八齿轮(59),所述传动腔(31)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传动腔(31)后端后与第一调节腔(16)后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位于第二转轴(32)上方,所述第三转轴(21)位于第二转轴(32)对齐,所述第三转轴(21)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八齿轮(59)啮合的第九齿轮(60),所述第三转轴(21)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九齿轮(60)后方的第三齿轮(23),所述传动腔(31)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三齿轮(23)右方的第四转轴(17),所述第四转轴(17)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23)啮合的第四齿轮(18),所述传动腔(31)内部设有位于第四齿轮(18)右方的第二套筒(9),所述第二套筒(9)前端穿过动力腔(31)前端后到达工作腔(48),所述第二套筒(9)后端穿过动力腔(31)后端后到达第一调节腔(16),所述第二套筒(9)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四齿轮(18)啮合的第五齿轮(14),所述第二套筒(9)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五转轴(8),所述第五转轴(8)前后两端延伸至第二套筒(9)外,所述第五转轴(8)前端固定安装有装夹头(7),所述装夹头(7)上装夹有加工钻头(49),所述第五转轴(8)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11),所述第一调节腔(16)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滑杆(15),所述第一辅助滑动杆(15)穿过第二滑动板(11)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腔(16)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滑动板(11)和第一调节腔(16)后端的第二丝杠(10),所述第二丝杠(10)与第二滑动板(1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05 CN 20201050484111.一种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动力腔(55),所述动力腔(55)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工作腔(48),所述工作腔(48)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动力腔(55)和工作腔(48)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传动腔(31),所述传动腔(31)后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一调节腔(16),所述动力腔(55)、工作腔(48)、传动腔(31)左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二调节腔(27),所述动力腔(55)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顶部安装有第七转轴(57),所述第七转轴(5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43),所述第一转盘(43)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齿(56),所述第一转盘(43)上方设有第一套筒(44),所述第一套筒(44)左端穿过动力腔(55)左端后到达第二调节腔(27),第一套筒(44)左端与动力腔(55)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4)右端穿过动力腔(55)右端后到达工作腔(48),所述第一套筒(44)右端与动力腔(55)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4)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能与弧形齿(56)啮合的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45),所述第一套筒(44)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一转轴(42),所述第一转轴(42)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套筒(44)外,所述第一转轴(42)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腔(48)内的装夹卡盘(47),所述第一转轴(42)左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调节腔(27)前后两端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板(38),所述第二调节腔(27)右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动板(38)和第二调节腔(27)左端的第一丝杠(33),所述第一丝杠(33)外侧与第一滑动板(38)螺纹连接,所述第七转轴(57)下半部分外侧为蜗杆(58),所述蜗杆(58)位于第一转盘(43)下方,所述蜗杆(58)外侧啮合有蜗轮(54),所述动力腔(55)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转盘(43)下方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前端与动力腔(55)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后端穿过动力腔(55)后端后与传动腔(31)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外侧固定安装有与蜗杆(58)啮合的蜗轮(54),所述第二转轴(32)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31)内的第八齿轮(59),所述传动腔(31)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传动腔(31)后端后与第一调节腔(16)后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位于第二转轴(32)上方,所述第三转轴(21)位于第二转轴(32)对齐,所述第三转轴(21)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八齿轮(59)啮合的第九齿轮(60),所述第三转轴(21)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九齿轮(60)后方的第三齿轮(23),所述传动腔(31)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三齿轮(23)右方的第四转轴(17),所述第四转轴(17)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23)啮合的第四齿轮(18),所述传动腔(31)内部设有位于第四齿轮(18)右方的第二套筒(9),所述第二套筒(9)前端穿过动力腔(31)前端后到达工作腔(48),所述第二套筒(9)后端穿过动力腔(31)后端后到达第一调节腔(16),所述第二套筒(9)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四齿轮(18)啮合的第五齿轮(14),所述第二套筒(9)内部花键连接有第五转轴(8),所述第五转轴(8)前后两端延伸至第二套筒(9)外,所述第五转轴(8)前端固定安装有装夹头(7),所述装夹头(7)上装夹有加工钻头(49),所述第五转轴(8)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11),所述第一调节腔(16)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滑杆(15),所述第一辅助滑动杆(15)穿过第二滑动板(11)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腔(16)前端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滑动板(11)和第一调节腔(16)后端的第二丝杠(10),所述第二丝杠(10)与第二滑动板(1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力腔(55)、工作腔(48)、传动腔(31)右方设有与之对齐的第三调节腔(12),所述第三调节腔(12)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辅助滑杆(4),第二辅助滑杆(4)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板(3),所述第三滑动板(3)上转动连接有顶尖柱(2),所述顶尖柱(2)位于第二辅助滑杆(4)之间,所述顶尖柱(2)一端穿过第三调节腔(12)左端后到达工作腔(48)内,所述顶尖柱(2)外侧与第三调节腔(12)左端螺纹连接,所述顶尖柱(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调节腔(12)右端的延长杆(5),所述顶尖柱(2)一端转动连接有位于工作腔(48)内的顶尖(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丝杠(1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手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圆弧侧键槽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蕊张蕊华叶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