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13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面为斜面的驱动块、脱料板,脱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通过第一氮气弹簧连接的压料板,压料板的底面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凸起,每个凸起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料板的底面还设置有贯穿压料板的通孔;压料板的顶部设有以通孔为中心的滑槽,滑槽内滑设有冲头装置,冲头装置包括能与驱动块的斜面相配合形成斜楔滑动连接的冲头垫板、冲头夹板、安装在冲头夹板内并与冲头垫板固定连接的能穿出通孔的冲头;下模座上设置有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模镶件。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压料板和凹模之间良好的配合度,避免吊冲时产生的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冲模具,尤其是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汽车产品的特性其各零部件就需要达到很高的强度,尤其是其零件中冲压类的产品,产品的形状通常也比较复杂,在冲压过程中常会因为凹凸模之间的间隙过大、位置不同心、导向精度差而导致的毛刺问题;压料板和凹模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不好,比如压料板与凹模之间点接触抵压或面接触抵压,在点接触中有的点未相互接触形成的空抵压,面接触中就要求压料板与凹模的完全配合,对压料板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这样的接触抵压在冲压时也无法判断出是否形成了良好的配合,进而导致冲压产品出现毛刺和变形,影响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面为斜面的驱动块、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通过第一氮气弹簧连接的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还设置有贯穿压料板的通孔;所述压料板的顶部设有以通孔为中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冲头装置,所述冲头装置包括能与驱动块的斜面相配合形成斜楔滑动连接的冲头垫板、冲头夹板、安装在冲头夹板内并与冲头垫板固定连接的能穿出通孔的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冲头和压料板相对应的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模镶件。作为优选,所述冲头夹板外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脱料板上在对应于导向板的一侧设有位于导向板上方的弹性限位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氮气弹簧、设于脱料板侧壁的限位板,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两端对应与导向板的顶端和限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脱料板固定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与导柱相匹配的导套,所述导柱穿过并滑设在导套中。作为优选,所设脱料板和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三氮气弹簧,所述第三氮气弹簧的两端对应固定连接在脱料板和上模座上。作为优选,所述脱料板的底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压料板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后位于凹陷部中。作为优选,所述压料板和与冲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四氮气弹簧,所述第四氮气弹簧与冲头相间隔设置在冲头夹板内并使其两端对应与压料板和冲头垫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围绕通孔周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镶件内设置有下模衬套。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冲头相配合的上模衬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专利技术在压料板的底面设置传感器,在压料板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时,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就传递信息至控制模具操作的电控制箱,然后通过信息判断压料板和凹模是否配合良好并来启动后续冲压,传感器是设置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就会确定一个面,只有三个传感器都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时,压料板和凹模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良好的配合,解决了传统压料板与凹模之间的配合问题,在三个传感器都传递信息至电控箱后,电控箱就判断出压料板和凹模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从而启动后续的冲压;同时压料板和脱料板之间的氮气弹簧在压料板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后就会受到压缩,进而方便冲头从通孔的穿出以及冲压完成后对工件的脱模,这样的结构能确保压料板和凹模的稳定良好的配合,并能方便的判断出压料板和凹模的配合状况来进行冲压,有效的提高了冲压产品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上模座10-导套2-下模座20-下模板21-下模镶件210-下模衬套3-驱动块4-脱料板40-第一氮气弹簧41-导柱42-凹陷部5-压料板50-凸起51-压力传感器52-通孔53-滑槽54-第四氮气弹簧520-上模衬套6-冲头装置60-冲头垫板61-冲头夹板62-冲头7-导向板8-弹性限位装置80-第二氮气弹簧81-限位板9-第三氮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专利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面为斜面的驱动块3、脱料板4,驱动块3是固定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其斜面则是和冲头装置6配合形成斜楔滑动连接,是随着上模座1的下行来驱动冲头62进行冲压的,脱料板4设置在驱动块3的下方,所述脱料板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通过第一氮气弹簧40连接的压料板5,也就是说第一氮气弹簧40的两端是对应与脱料板4和压料板5固定连接的,然后脱料板4和压料板5之间就通过第一氮气弹簧40的伸缩而相对运动,同时,所述脱料板4固定设置有导柱41,所述上模座1上固定设置有与导柱41相匹配的导套10,所述导柱41穿过并滑设在导套10中,这样在上模座下行时导套10和导柱41的配合就对其进行了导向的作用,确保了施加于冲头装置6上力的方向,从而使得冲头装置6的移动更准确冲压更精确,所述压料板5的底面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凸起50,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形成一个面,而在同一面上的三点又可以构成稳定的三角型结构,该凸起50可以是稍突出于压料板5底面并在冲压中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的,若没有突出于底面,则在压料板5需要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时可能会产生无法抵压而悬空的问题,而凸起过高时就会在压料板5和待冲压工件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每个所述凸起50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1,此时在压料板5和待冲压工件相抵压时凸起50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51就会感应到压力,并将感应到的压力信息传递至控制模具操作的电控箱,电控箱就通过接收到的信息来判断压料板和凹模,并在确定配合良好的情况下才启动后续冲压,压力传感器51与电控箱的电性连接则通过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对应沟槽或孔洞来设置导线进行电性连接导通,由于传感器是设置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就会确定一个面,只有三个传感器都抵压在待冲压工件上时,压料板5和凹模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对待冲压工件的稳定的良好配合,就解决了传统压料板与凹模之间的配合问题,在三个传感器都传递信息至电控箱后,电控箱就判断出压料板5和凹模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从而启动后续的冲压,就能避免在对位或抵压配合不好的情况下进行冲压而产生的不良品,所述压料板5的底面还设置有贯穿压料板5的通孔52,通孔52则是用来使冲头62穿出进行冲压;所述压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面为斜面的驱动块、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通过第一氮气弹簧连接的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还设置有贯穿压料板的通孔;所述压料板的顶部设有以通孔为中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冲头装置,所述冲头装置包括能与驱动块的斜面相配合形成斜楔滑动连接的冲头垫板、冲头夹板、安装在冲头夹板内并与冲头垫板固定连接的能穿出通孔的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冲头和压料板相对应的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模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面为斜面的驱动块、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通过第一氮气弹簧连接的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料板的底面还设置有贯穿压料板的通孔;所述压料板的顶部设有以通孔为中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冲头装置,所述冲头装置包括能与驱动块的斜面相配合形成斜楔滑动连接的冲头垫板、冲头夹板、安装在冲头夹板内并与冲头垫板固定连接的能穿出通孔的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冲头和压料板相对应的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模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夹板外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脱料板上在对应于导向板的一侧设有位于导向板上方的弹性限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门锁零件顶压式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氮气弹簧、设于脱料板侧壁的限位板,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两端对应与导向板的顶端和限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门锁零件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李滨李兴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