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模及其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和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59012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刀模及其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和电池,其中刀模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用于连接于动力输出端;刀片,刀片设置为环形刀片,刀片的一端连接于底板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缓冲层,缓冲层连接于底板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缓冲层用于缓冲底板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底板上,且弹性件位于底板和缓冲层中间,弹性件能够将金属锂薄片从缓冲层上推开。公开的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通过上述结构和方法,该刀模在加工金属锂极片时能够避免金属锂极片粘连,有利于金属锂极片的快速、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模及其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和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
,尤其涉及一种刀模及其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和各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高比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池所用材料的容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比能量,目前常用的石墨类负极材料由于容量较低,已不能满足高比能量电池的要求。金属锂由于不仅理论比容量较高,而且密度较小,已经成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首选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金属锂质地较软,金属锂薄片在加工成电极片过程中极易发生粘连,不仅不易分片,而且还容易粘连在加工刀模上,严重制约了金属锂极片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模,该刀模在加工金属锂极片时能够避免金属锂极片粘连,有利于金属锂极片的快速、规模化生产。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刀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连接于动力输出端;刀片,所述刀片设置为环形刀片,所述刀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缓冲层用于缓冲所述底板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缓冲层中间,所述弹性件能够将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缓冲层上推开。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为海绵结构或硅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刀片的表面设有脱料层,所述脱料层用于使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环形刀片上脱落。作为优选,所述脱料层为聚四氟乙烯结构或聚甲醛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缓冲层上推开。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环形刀片内部的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环形刀片外部的所述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上开设有伸出孔,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伸出孔内,所述弹簧用于推开所述金属锂薄片的一端从所述伸出孔伸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金属锂带或金属锂薄片平铺在平面上;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采用纯金属锂、锂镁合金、锂铝合金和锂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成;S2.将刀模放置于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的正上方;S3.所述刀模以预设速度向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靠近,使所述刀模按压于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上;S4.所述刀模以预设压力保持按压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一定时长;S5.所述刀模远离所述金属锂带或所述金属锂薄片,所述刀模复位。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制备的金属锂极片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模,该刀模包括底板、刀片、缓冲层和弹性件,底板的一侧用于与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刀片设置为环形刀片,刀片的一端连接于底板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上,在动力输出端的带动下,刀片按压并切入金属锂薄片中,能够从金属锂薄片中按一定形状裁切下金属锂极片。缓冲层连接于底板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上,当刀片按压裁切于金属锂薄片上时,缓冲层被夹于底板和金属锂薄片之间,能够缓冲底板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有利于防止金属锂薄片因挤压而受损。弹性件连接于底板上,且从缓冲层中伸出,弹性件能够将金属锂薄片和裁切下的金属锂极片从缓冲层上推开,避免了金属锂极片和金属锂薄片被裁切后粘连于缓冲层或刀片上,保证了后续金属锂极片的裁切,有利于金属锂极片的快速、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上述刀模能够将金属锂带或金属锂薄片快速裁切为金属锂极片,实现了金属锂极片的快速、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刀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刀模裁切金属锂极片的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底板;2、刀片;3、缓冲层;4、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刀模,用于从金属锂薄片上裁切金属锂极片,如图1所示,该刀模包括底板1和刀片2,底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底板1的一侧用于连接动力输出端,刀片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刀片2设置为环形刀片,动力输出端能够通过底板1带动刀片2动作,刀片2按压并切入金属锂薄片中,能够从金属锂薄片中按一定形状裁切下金属锂极片。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刀片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半圆环形、方环形和异形环形中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的金属锂极片的形状来设计环形刀片截面的具体形状,环形刀片截面的具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地,底板1为尼龙树脂件或金属件,即底板1采用尼龙树脂或金属制成,强度大,能够承受来自动力输出端的较大作用力。优选地,底板1上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设置于与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侧面上,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头与底板1连接。具体地,连接头可以为带有卡接槽的结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卡接头,动力输出端能够通过卡接头卡接于卡接槽内,有利于该刀模的快速安装,便于切换金属锂极片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刀模还包括缓冲层3,缓冲层3连接于底板1远离动力输出端的一侧,该刀模在裁切金属锂极片时,缓冲层3被夹于底板1和金属锂薄片之间,能够缓冲底板1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有利于防止金属锂薄片因挤压而受损。具体地,环形刀片内部的底板1上和环形刀片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用于连接于动力输出端;/n刀片(2),所述刀片(2)设置为环形刀片,所述刀片(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n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连接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缓冲层(3)用于缓冲所述底板(1)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n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缓冲层(3)中间,所述弹性件(4)能够将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缓冲层(3)上推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用于连接于动力输出端;
刀片(2),所述刀片(2)设置为环形刀片,所述刀片(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
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连接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缓冲层(3)用于缓冲所述底板(1)对金属锂薄片的挤压;
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缓冲层(3)中间,所述弹性件(4)能够将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缓冲层(3)上推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为海绵结构或硅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刀片的表面设有脱料层,所述脱料层用于使所述金属锂薄片从所述环形刀片上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层为聚四氟乙烯结构或聚甲醛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旸张海波袁中直赖彩婷何豪威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