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06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包括加压机构、过滤筒、盖体和底座,加压机构通过气管与盖体相连接,盖体通过卡箍组件连接在过滤筒的上端,盖体的上端还开设有辅助进口,辅助进口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底座可拆卸连接在过滤筒的下端,底座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脚,底座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呈漏斗状的过滤区域,过滤区域内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过滤区域内还固定有多条搁置筋,多条搁置筋呈辐射状分布,且搁置筋上固定有过滤膜;优点是适用范围较广,且过滤速度较快,过滤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经常要对实验物品进行分析检验,分析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过滤。传统的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往往采用漏斗和滤纸配合的方式,将滤纸置于漏斗内,漏斗的下方放置有烧杯,然后待处理的溶液放入到漏斗内,溶液经过过滤后杂质截留在滤纸上,其余的则进入到烧杯中。虽然上述方式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漏斗的过滤面积固定且比较小,只合适较少溶液的过滤使用,适用范围较为单一;2、采用自然过滤,导致过滤的速度和过滤时间不容易控制,同时过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适用范围较广,且过滤速度较快,过滤效果较好。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包括加压机构、过滤筒、盖体和底座,所述的加压机构通过气管与所述的盖体相连接,所述的盖体通过卡箍组件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上端,所述的盖体的上端还开设有辅助进口,所述的辅助进口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的底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下端,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脚,所述的底座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呈漏斗状的过滤区域,所述的过滤区域内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所述的过滤区域内还固定有多条搁置筋,多条所述的搁置筋呈辐射状分布,且所述的搁置筋上固定有过滤膜。所述的加压机构包括气泵和球阀,所述的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球阀设置在所述的气管上。该结构中,球阀为现有技术,其能控制气泵与气管之间的通断,当需要加压时,开启气泵,打开球阀,过滤筒的溶液加压后加快固液分离的速度,当不需要进行加压时,则关闭气泵和球阀。所述的气管上还固定有压力表。该结构中,压力表的设置能够实时得知过滤筒的压力大小,便于灵活调节气压。所述的卡箍组件由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和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的第一卡箍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二卡箍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卡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锁紧螺母与所述的第二卡箍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卡箍和所述的第二卡箍之间围设成一用于使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过滤筒相固定的环抱空间。由此实现盖体与过滤筒之间的快速拆装和固定牢靠的目的。所述的密封盖螺接在所述的辅助进口处。该结构中,密封盖采用螺接的方式与辅助进口相连接,一方面密封性能较好,另一方面便于拆装,当需要往过滤筒内添加小量溶液时,可以通过辅助进口进行添加,从而无需打开卡箍组件,此外还可以将搅拌棒等通过辅助进口对过滤筒内进行搅拌,从而使溶液顺利固液分离。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过滤筒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该结构中,锁紧组件的设置能实现底座与过滤筒之间的快速拆装和连接可靠的目的。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的螺柱和多个蝶形螺母,所述的过滤筒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安装环,所述的安装环上圆周固定有多个供所述的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柱穿过所述的通孔后与对应所述的蝶形螺母相固定。该结构中,蝶形螺母的设置能不借助工具就能实现底座与过滤筒之间的分离和固定,操作较为方便。所述的安装环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的过滤区域的内侧壁相接触。该结构中,密封环伸入设置在过滤区域内,其增强了底座与过滤筒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避免溶液从底座和过滤筒之间的间隙流出。所述的过滤区域的中心处固定有支撑环,多个所述的搁置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支撑环上,多个所述的搁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过滤区域的内侧壁上。由此增强了搁置筋的强度。所述的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还包括插柱,所述的滤膜的中心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插柱穿过所述的插孔后位于所述的支撑环内。该结构中,过滤膜通过插柱实现更好的固定,这样能防止过滤膜发生错位的现象,使过滤过程较为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加压机构的设置用于向过滤筒内加压,从而加快了溶液过滤的速度;卡箍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盖体与过滤筒之间的固定,且拆装较为便捷;辅助进口的设置一方面能起到泄压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在不拆装卡箍组件的同时能通过此处往过滤筒内添加待处理的溶液,操作更为灵活,此外还可以通过辅助进口对过滤筒内进行搅拌处理,以防止发生堵塞现象;底座设置的过滤区域呈漏斗状,便于分离后的液体流动,搁置筋为突出设置,这样待处理的溶液经过过滤膜过滤后渗到过滤区域的底面,随后顺着过滤孔流向实现置好的烧杯内,过滤效果较好;本技术适用范围较广,且过滤速度较快,过滤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卡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过滤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包括加压机构1、过滤筒2、盖体3和底座4,加压机构1通过气管5与盖体3相连接,盖体3通过卡箍组件6连接在过滤筒2的上端,盖体3的上端还开设有辅助进口31,辅助进口31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32,底座4可拆卸连接在过滤筒2的下端,底座4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脚41,底座4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呈漏斗状的过滤区域42,过滤区域42内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43,过滤区域42内还固定有多条搁置筋44,多条搁置筋44呈辐射状分布,且搁置筋44上固定有过滤膜45。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加压机构1包括气泵11和球阀12,气泵11的出气口与气管5相连接,球阀12设置在气管5上。该结构中,球阀12为现有技术,其能控制气泵11与气管5之间的通断,当需要加压时,开启气泵11,打开球阀12,过滤筒2的溶液加压后加快固液分离的速度,当不需要进行加压时,则关闭气泵11和球阀12。气管5上还固定有压力表51。该结构中,压力表51的设置能够实时得知过滤筒2的压力大小,便于灵活调节气压。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卡箍组件6由第一卡箍61、第二卡箍62和锁紧螺母63组成,第一卡箍6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卡箍62的一端,第一卡箍6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63与第二卡箍62连接,且第一卡箍61和第二卡箍62之间围设成一用于使盖体3与过滤筒2相固定的环抱空间64。由此实现盖体3与过滤筒2之间的快速拆装和固定牢靠的目的。密封盖32螺接在辅助进口31处。该结构中,密封盖32采用螺接的方式与辅助进口31相连接,一方面密封性能较好,另一方面便于拆装,当需要往过滤筒2内添加小量溶液时,可以通过辅助进口31进行添加,从而无需打开卡箍组件6,此外还可以将搅拌棒等通过辅助进口31对过滤筒2内进行搅拌,从而使溶液顺利固液分离。底座4与过滤筒2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7。该结构中,锁紧组件7的设置能实现底座4与过滤筒2之间的快速拆装和连接可靠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机构、过滤筒、盖体和底座,所述的加压机构通过气管与所述的盖体相连接,所述的盖体通过卡箍组件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上端,所述的盖体的上端还开设有辅助进口,所述的辅助进口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的底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下端,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脚,所述的底座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呈漏斗状的过滤区域,所述的过滤区域内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所述的过滤区域内还固定有多条搁置筋,多条所述的搁置筋呈辐射状分布,且所述的搁置筋上固定有过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机构、过滤筒、盖体和底座,所述的加压机构通过气管与所述的盖体相连接,所述的盖体通过卡箍组件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上端,所述的盖体的上端还开设有辅助进口,所述的辅助进口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的底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的过滤筒的下端,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脚,所述的底座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呈漏斗状的过滤区域,所述的过滤区域内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过滤孔,所述的过滤区域内还固定有多条搁置筋,多条所述的搁置筋呈辐射状分布,且所述的搁置筋上固定有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机构包括气泵和球阀,所述的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球阀设置在所述的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上还固定有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用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箍组件由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和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的第一卡箍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二卡箍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卡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锁紧螺母与所述的第二卡箍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卡箍和所述的第二卡箍之间围设成一用于使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过滤筒相固定的环抱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凯陈鲁张璐高飞沈益斌施琴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