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于床体的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8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套部和紧固部;形成于紧固部上的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以将手套主体固定于用户手部并限制所述手套主体的脱落和滑动;所述第一约束带一端与所述紧固部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另一端具有插接头;所述床体的栏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座;所述第一约束带的插接头能够与任一插接座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约束装置通过手套部正面的内部嵌入PVC板条能够作用于手指关节位置,辅助患者手指处于治疗需要的弯曲状态或者伸直状态,同时也限制了患者过渡弯曲以避免患者握拳和抓持物品,保证患者无法自行拔掉插管等治疗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于床体的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于床体的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需要卧床治疗、护理、休息的人群,插管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为了避免患者不配合工作,自行拔掉插管等治疗/护理工具,一般在床体上都会配设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主要目的就是将患者的手部限制一定的行动能力。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中约束装置,最简单就是在床体上设计约束绳,利用约束绳将患者手臂与床体捆绑在一起,但是这种方式不太适合临床使用,过于粗暴,并且极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抵触,更加不配合治疗;还有一种约束装置是一种能够套设在患者手部的手套,将患者手部置于手套内,但是手套的手指部呈一个球形结构,患者的手指无法弯曲,这样就可以限制患者自行拔掉插管,还不会由于限制了整个手臂的活动而影响患者的心情。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约束手套虽然能够约束患者的手指弯曲,但是,整个手部还是能够轻易触碰到工作人员或者插管等工具,仍然存在将插管碰掉、碰弯的风险;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约束手套患者的手部完全蜷缩在手套的球形结构内,舒适度极差,容易造成患者心理的抵触,不利于后期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约束效果好、提高患者舒适度、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通过第一约束带与床体连接,所述约束装置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套部和紧固部,所述手套部内部形成为容置手掌的容置腔;形成于所述紧固部上的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以将手套主体固定于用户手部并限制所述手套主体的脱落和滑动;所述第一约束带一端与所述紧固部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另一端具有插接头;所述床体的栏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座;所述第一约束带的插接头能够与任一插接座紧固。进一步的,所述手套部的正面的内侧嵌入有PVC板条,且所述PVC板条为五条,五条所述PVC板条分别对应一根手指;所述PVC板条位于手指的关节处用以调节对应手指的弯曲角度;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棉质的主体层,两根所述主体层之间填充棉花,且所述主体层缝制有一嵌入腔,所述PVC板条嵌于所述嵌入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所述紧固部连为一体的紧固带,所述紧固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紧固组件分别形成于所述紧固部靠近所述手套部一端、以及所述紧固部远离所述手套部一端;所述紧固部上固定有魔术贴公带,所述紧固带对应位置具有与所述魔术贴公带粘贴固定的魔术贴母带;所述紧固带远离所述紧固部一端的端部具有按扣,所述紧固部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按扣配合的按扣座。进一步的,所述手套部的正面均布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3cm。进一步的,所述手套部靠近手指端部的位置形成为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手套部的厚度,且所述缓冲结构内部填充有棉花。进一步的,距离所述手套部顶端20cm处预留开口,且该开口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粘扣粘贴固定,两个所述粘扣之间形成为通道,该通道用以氧饱和度导线穿过。进一步的,所述粘扣的外层覆盖有软质材料覆盖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约束装置通过手套部正面的内部嵌入PVC板条能够作用于手指关节位置,辅助患者手指处于治疗需要的弯曲状态或者伸直状态,同时也限制了患者过渡弯曲以避免患者握拳和抓持物品,保证患者无法自行拔掉插管等治疗工具;本技术的约束装置利用第一约束带将约束手套与床体连为一体,同时在床体上集成了多组插接座,根据不同患者的手臂长度以及限制手臂抬起高度和范围的治疗需要,可以适当调整第一约束带的安装位置,对于极度不配合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约束作用;为了提高舒适度,手套部内部填充有棉花,且在手指端部位置填充棉花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患者烦躁敲打床体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也会保护患者手指不受损伤。本技术的紧固部采用多种紧固方式,魔术贴能够实现快速粘贴固定和收紧紧固部的开口,同时魔术贴还能够根据用户手腕的粗细进行调节,针对手腕较细的患者,以及担心魔术贴粘贴效果不好自行脱离,在紧固带的端部设计了按扣,利用按扣和魔术贴一起作用于紧固部上,能够提高紧固部的收紧效果,避免紧固部松脱。本技术的约束装置大拇指与四指分开可以避免手掌在手套内旋转,而且大拇指可以减少被约束手套的边缘限制,增加活动的幅度。在距离手套顶端20cm的地方设立开口,用两个粘扣进行粘贴,粘扣中间的缝隙有利于氧饱和度的导线从中间穿出,既有利于观察手指末梢循环,又可以避免导线穿越手套内部,减少导线对肿胀的手背形成的压迫。且粘扣外有一层软质材料覆盖层,避免粘扣对患者躯体摩擦引起的皮肤损伤。本技术的紧固带分为两组,如果没有桡动脉的患者,就直接在手腕部进行约束,将手腕上20cm的粘扣约束部位反向折叠,然后在腕部进行固定,可以缩短手套的长度;如果桡动脉压力监测导线,约束部位可以往手臂近心端延长,在手腕以上20cm的位置进行约束,可以有效的避开手套的约束带对桡动脉穿刺处的影响作用。本技术的手套具有直径3cm的透气孔,便于手部汗液蒸发,避免潮湿;随着PVC板条的形状调整,大拇指和四指可以实现对掌的功能,并指尖具有一定弯曲,使手处于生理功能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的主体层嵌入槽缝制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的粘扣表面复合软质材料覆盖层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套部;2、紧固部;3、紧固带;4、第一约束带;5、透气孔;6、PVC板条;101、容置腔;102、缓冲结构;103、主体层;104、嵌入腔;105、开口;106、粘扣;107、通道;108、软质材料覆盖层;301、魔术贴母带;302、魔术贴公带;303、按扣;304、按扣座;401、插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通过第一约束带4与床体连接,约束装置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套部1和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通过第一约束带(4)与床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包括:/n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套部(1)和紧固部(2),所述手套部(1)内部形成为容置手掌的容置腔(101);/n形成于所述紧固部(2)上的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以将手套主体固定于用户手部并限制所述手套主体的脱落和滑动;/n所述第一约束带(4)一端与所述紧固部(2)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4)的另一端具有插接头(401);/n所述床体的栏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座;/n所述第一约束带(4)的插接头(401)能够与任一插接座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通过第一约束带(4)与床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包括:
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套部(1)和紧固部(2),所述手套部(1)内部形成为容置手掌的容置腔(101);
形成于所述紧固部(2)上的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以将手套主体固定于用户手部并限制所述手套主体的脱落和滑动;
所述第一约束带(4)一端与所述紧固部(2)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4)的另一端具有插接头(401);
所述床体的栏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座;
所述第一约束带(4)的插接头(401)能够与任一插接座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部(1)的正面的内侧嵌入有PVC板条(6),且所述PVC板条(6)为五条,五条所述PVC板条(6)分别对应一根手指;
所述PVC板条(6)位于手指的关节处用以调节对应手指的弯曲角度;
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棉质的主体层(103),两根所述主体层(103)之间填充棉花,且所述主体层(103)缝制有一嵌入腔(104),所述PVC板条(6)嵌于所述嵌入腔(1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于床体上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所述紧固部(2)连为一体的紧固带(3),所述紧固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