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偏头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底座上端面上设有遮挡凹槽开口的枕垫,底座后端面上固定有后箱,后箱上表面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滑槽内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在滑槽内相对或相背移动,第一连接杆上端伸出滑槽且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体,第二连接杆上端伸出滑槽且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紧体;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科医疗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新生儿来说,头骨比较软,很容易睡偏,造成偏头现象,针对宝宝头型容易睡偏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产品,一种是普通的定型枕头,其属于被动型,无法杜绝因宝宝睡姿问题导致的偏头或者扁头,另外一种是塑形头盔,其主要是针对4个月大、头型已经出现问题的宝宝做矫正,这属于后期治疗,且治疗价格昂贵,因此亟需一种在婴儿初生阶段开始使用的头型矫正装置,为此特提出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偏头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底座上端面上设有遮挡凹槽开口的枕垫,底座后端面上固定有后箱,后箱上表面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滑槽内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在滑槽内相对或相背移动,第一连接杆上端伸出滑槽且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体,第二连接杆上端伸出滑槽且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紧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一夹紧体、第二夹紧体、槽口、弹簧、枕垫、弹性垫,通过使新生儿头部固定在舒适性良好的枕垫和弹性垫上来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防止新生儿发生偏头现象,设置卡盘,使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可以根据不同新生儿的需要在上下方向上调节,设置齿轮、上齿条、下齿条,使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可以根据不同新生儿的需要在左右方向上调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后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4中B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图4中C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2,底座1上端面上设有遮挡凹槽2开口的枕垫3,底座1后端面上固定有后箱4,后箱4上表面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滑槽5,滑槽5内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6,滑槽5内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可在滑槽5内相对或相背移动,第一连接杆6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体8,第二连接杆7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紧体9。为了使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后箱4内上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上齿条10,后箱4内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下齿条11,第一连接杆6下端伸出滑槽5且与上齿条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7下端伸出滑槽5且与下齿条11固定连接,后箱4内经齿轮轴12转动连接有与上齿条10、下齿条11啮合的齿轮13。为了使齿轮13发生转动,所述的齿轮轴12后端贯穿后箱4且同轴设有转盘14。为了限制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位置,所述的后箱4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沿齿轮轴12圆周方向均布的插孔15,转盘14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可插入插孔15内的限位杆16,限位杆16前端贯穿转盘14且同轴设有转柄17。为了限制第一夹紧体8和第二夹紧体9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的第一夹紧体8和第二夹紧体9的相背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卡块18,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卡盘19,两个卡盘19均可插入其对应侧的两个相邻的卡块18之间。为了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所述的凹槽2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上下轴向的弹簧20,每个弹簧20上端均与枕垫3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所述的第一夹紧体8和第二夹紧体9前侧均开设有仿新生儿标准头形的槽口,槽口内设有弹性垫21。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卡盘19的初始位置为插入最上侧的两个卡块18之间,使新生儿头部放于枕垫3上,新生儿头部重量使枕垫3向下凹陷并向下挤压弹簧20,顺时针转动转盘14,转盘14带动齿轮轴12顺时针转动,齿轮轴12带动齿轮13顺时针转动,随着齿轮13的转动,齿轮13带动上齿条10向右移动,上齿条10带动第一连接杆6向右移动,第一连接杆6带动第一夹紧体8向右移动,同时齿轮13带动下齿条11向左移动,下齿条11带动第二连接杆7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7带动第二夹紧体9向左移动;当第一夹紧体8和第二夹紧体9移动至新生儿头部上方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转盘14,此时向前推动转柄17,转柄17带动限位杆16插入与其对应的插孔15内,此时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位置被固定;当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位置被固定之后,向左旋动左侧的卡盘19,使左侧的卡盘19从两个相邻的卡块18之间脱离,向下移动第一夹紧体8,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向右旋动左侧的卡盘19,使左侧的卡盘19插入两个相邻的卡块18之间,向右旋动右侧的卡盘19,使右侧的卡盘19从两个相邻的卡块18之间脱离,此时向下移动第二夹紧体9,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向左旋动右侧的卡盘19,使右侧的卡盘19插入最近的两个相邻卡块18之间;若要解除对新生儿头部的固定,向左旋动左侧的卡盘19,使左侧的卡盘19从相邻的两个卡块18之间脱离,向上移动第一夹紧体8,使左侧的卡盘19插入最上侧的两个卡块18之间,向右旋动右侧的卡盘19,使右侧的卡盘19从相邻的两个卡块18之间脱离,向上移动第二夹紧体9,使右侧的卡盘19插入最上侧的两个卡块18之间;在左侧的卡盘19和右侧的卡盘19分别插入最上侧的两个卡块18之间之后,向外拉动转柄17,使限位杆16从插孔15中脱离,此时逆时针转动转盘14,转盘14带动齿轮轴12逆时针转动,齿轮轴12带动齿轮13逆时针转动,随着齿轮13的转动,齿轮13带动上齿条10向右移动,上齿条10带动第一连接杆6向右移动,第一连接杆6带动第一夹紧体8向右移动,同时齿轮13带动下齿条11向左移动,下齿条11带动第二连接杆7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7带动第二夹紧体9向左移动,在第一夹紧体8和第二夹紧体9完全脱离新生儿头部之后,停止转动转柄17,此时解除对新生儿头部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一夹紧体、第二夹紧体、槽口、弹簧、枕垫、弹性垫,通过使新生儿头部固定在舒适性良好的枕垫和弹性垫上来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防止新生儿发生偏头现象,设置卡盘,使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可以根据不同新生儿的需要在上下方向上调节,设置齿轮、上齿条、下齿条,使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可以根据不同新生儿的需要在左右方向上调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2),底座(1)上端面上设有遮挡凹槽(2)开口的枕垫(3),底座(1)后端面上固定有后箱(4),后箱(4)上表面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滑槽(5),滑槽(5)内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6),滑槽(5)内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可在滑槽(5)内相对或相背移动,第一连接杆(6)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体(8),第二连接杆(7)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紧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2),底座(1)上端面上设有遮挡凹槽(2)开口的枕垫(3),底座(1)后端面上固定有后箱(4),后箱(4)上表面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滑槽(5),滑槽(5)内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6),滑槽(5)内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可在滑槽(5)内相对或相背移动,第一连接杆(6)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体(8),第二连接杆(7)上端伸出滑槽(5)且滑动连接有第二夹紧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箱(4)内上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上齿条(10),第一连接杆(6)下端伸出滑槽(5)且与上齿条(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7)下端伸出滑槽(5)且与下齿条(11)固定连接,后箱(4)内经齿轮轴(12)转动连接有与上齿条(10)、下齿条(11)啮合的齿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头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轴(12)后端贯穿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