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7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包括盖子、棘轴、棘轮和外壳体,外壳体开口向上且内部设有空腔,外壳体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设有棘轴,棘轴的上端位于盖子的上方,棘轴的下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底端,棘轴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对应棘轮位置的外壳体内部设有止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将张力带线的两端通过穿线孔和第二通孔与固定孔固定连接,随着创面的愈合,转动棘轮将松弛的张力带线进行收紧,从而具有使张力容易控制,便于张力带线收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是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产机械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种来自外界的创伤。因此,临床工作中各种急慢性创伤例如车祸、烧伤以及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病等造成皮肤损伤十分常见,很多的皮肤损伤不仅包括了表皮的损伤,甚至包括真皮、皮下筋膜的损伤引起皮肤缺损,往往需要对皮肤进行修复。现阶段在治疗方案中,无论是非关节部位还是关节部位,基本都是采取包含自体真皮的皮肤移植、来自创面周围正常组织的皮瓣转位覆盖或来自远处的皮瓣移植。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达到消灭创伤,恢复局部组织的目的,但是由于以上方法不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供皮区外观、功能,且植皮区经常产生瘢痕挛缩、增生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出现功能障碍,而且,皮肤移植术会导致供皮区域二次损伤,延长了治疗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年美国整形外科医生Radovan和生物医学工程师Austad首次设计应用硅橡胶制成的可控型的扩张器,从而开创了整形外科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由于扩张产生的皮肤的颜色、质地、毛发与受区最为匹配,扩张产生的皮瓣多数能保存感觉神经,且供区继发畸形小,因此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得以迅速发展和推广。目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但临床应用中却大大延长了治疗的时间,增加了创面感染的可能性。创伤患者中在全身基础情况较差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患者机体负担。皮肤软组织可在持续、大小适宜的张力下增殖,形成“额外”的皮肤软组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妊娠妇女的腹部皮肤可随着胎儿的生长逐渐扩张,肿瘤、疝导致其表面的皮肤膨胀、扩张等。因此现有的张力带绑鞋带技术在实际临床上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中获得满意的疗效。尽管实验已证实绑鞋带技术给予皮缘持续张力,能够防止皮缘回缩的同时刺激皮肤增殖,是一种安全,应用简便,能够缩短伤口闭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新技术。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此项技术的不足,比如:暂无一体化专用器械,安装过程耗时间,安装不方便;张力带张力掌握不确切、张力不好控制,每次收紧张力带后得重新打结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绑鞋带技术中张力不易控制、张力带收紧过程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包括盖子、棘轴、棘轮和外壳体,外壳体开口向上且内部设有空腔,外壳体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设有棘轴,棘轴的上端位于盖子的上方,棘轴的下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底端,棘轴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对应棘轮位置的外壳体内部设有止动环,止动环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盖子的上方可设有宁把手,对应第一通孔上方位置的宁把手下侧开设有方槽,棘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方槽相匹配的方杆。上述对应止动环位置的外壳体内侧可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凸块,对应每个凸块位置的止动环外侧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每个凸块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凹槽内。上述外壳体的底端可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三通孔,棘轴的底端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上述还可包括固定块,外壳体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两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对应第二通孔位置的外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对应每个第二通孔位置的固定块上设有能与其连通的穿线孔,对应第二通孔位置的棘轴上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孔。上述盖子的下端外侧与外壳体的上端内侧可螺纹连接在一起。上述止动环的内侧可沿圆周均布有四个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将张力带线的两端穿过穿线孔和第二通孔与固定孔固定连接,随着创面的愈合,转动棘轮将松弛的张力带线进行收紧,从而具有使张力容易控制,便于张力带线收紧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中止动环与外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4中棘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壳体,2为盖子,3为宁把手,4为棘轮,5为棘轴,6为固定孔,7为止动环,8为固定块,9为第二通孔,10为方杆,11为凸块,12为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5、6所示,该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包括盖子2、棘轴5、棘轮4和外壳体1,外壳体1开口向上且内部设有空腔,外壳体1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9,外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子2,盖子2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设有棘轴5,棘轴5的上端位于盖子2的上方,棘轴5的下端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棘轴5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4,对应棘轮4位置的外壳体1内部设有止动环7,止动环7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在使用过程中,将与创面缝合之后的张力带线的两端通过第二通孔9与棘轴5固定连接在一起,转动棘轴5,带动棘轮4转动,通过设置棘爪与棘齿相匹配,棘轮4在顺时针转动时,棘齿的运动方向与棘爪的设定方向相同,棘爪对棘齿没有阻挡作用,从而棘轮4能够一直转动,带动张力带线缠绕在棘轴5的外侧,对张力带线进行收紧,随着创面的慢慢愈合,张力带线会变的松弛,会使棘轮4逆时针转动,而当棘轮4逆时针转动时,棘齿的运动方向与棘爪的设定方向相反,棘爪顶在棘齿内部,阻止棘轮4转动,使棘轮4只能单方向转动,从而通过顺时针转动棘轴5对松弛的张力带线进行收紧,随着创面的慢慢愈合,下次需要收紧张力带线时再次顺时针转动棘轴5收紧张力带线,达到快速方便的收紧张力带线的目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4、6所示,盖子2的上方设有宁把手3,对应第一通孔上方位置的宁把手3下侧开设有方槽,棘轴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方槽相匹配的方杆10。通过这样设置便于棘轴5跟随宁把手3转动,传递扭矩,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设置宁把手3具有省力的作用。如附图5所示,对应止动环7位置的外壳体1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凸块11,对应每个凸块11位置的止动环7外侧设有与凸块11相匹配的凹槽,每个凸块11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凹槽内。通过这样设置便于止动环7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对止动环7进行固定,防止止动环7跟随棘轮4一起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子、棘轴、棘轮和外壳体,外壳体开口向上且内部设有空腔,外壳体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设有棘轴,棘轴的上端位于盖子的上方,棘轴的下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底端,棘轴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对应棘轮位置的外壳体内部设有止动环,止动环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子、棘轴、棘轮和外壳体,外壳体开口向上且内部设有空腔,外壳体的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第二通孔,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设有棘轴,棘轴的上端位于盖子的上方,棘轴的下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底端,棘轴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棘轮,对应棘轮位置的外壳体内部设有止动环,止动环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与棘齿相匹配的棘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盖子的上方设有宁把手,对应第一通孔上方位置的宁把手下侧开设有方槽,棘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方槽相匹配的方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止动环位置的外壳体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凸块,对应每个凸块位置的止动环外侧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每个凸块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的底端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三通孔,棘轴的底端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张力带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的底端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三通孔,棘轴的底端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买合木提·亚库甫陈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