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包括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及内窥镜组件,内窥镜组件包括具有可弯曲管段的内窥镜镜管以及供器械伸入的导向管,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0mm‑4.8mm;导向管与内窥镜镜管连接;球囊扩张导管组件能够伸入导向管内且能够相对于导向管沿导向管的延伸方向运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可实时观察到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操作状态,避免器械与内窥镜互相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利用内窥镜进行医疗诊断,在医疗领域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内窥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人体自然腔道,来对腔道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还能对腔道进行精细的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例如,在对耳鼻喉相关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用内窥镜的镜管插入到患者的耳鼻喉内进行检查,甚至在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内窥镜系统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手术时,在内窥镜的视野下再伸入取样或治疗的器械易相互干扰,手术不方便,而且在通过狭窄的通道如窦口时,无法实时观察到操作的器械的情况,基本处于全盲操或半盲操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操作者通过内窥镜实时观察操作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且改善内窥镜与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互相干扰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及内窥镜组件,内窥镜组件包括具有可弯曲管段的内窥镜镜管以及供器械伸入的导向管,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0mm-4.8mm;导向管与内窥镜镜管连接;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用于伸入导向管内且能够相对于导向管沿导向管的延伸方向运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管贯穿内窥镜镜管的管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5mm-4.5m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可弯曲管段连接,用于驱动可弯曲管段弯曲。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外管、内管和鲁尔接头,外管套设在内管外,球囊套设在外管外,鲁尔接头设置于外管的一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组件还包括滑动直管,滑动直管套设于内窥镜镜管外且与内窥镜镜管沿内窥镜镜管的延伸方向滑动配合,当滑动直管滑动至套设在可弯曲管段外时,滑动直管限制位于滑动直管内的可弯曲管段弯曲。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直管的长度不小于可弯曲管段的长度,以在滑动直管滑动至其远端与可弯曲管段的远端平齐时,可弯曲管段均位于滑动直管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同时与滑动直管和内窥镜镜管连接,从而使滑动直管和内窥镜镜管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设于滑动直管上,第二卡接件设于内窥镜镜管上,当滑动直管相对于内窥镜镜管滑动时,第一卡接件能够与第二卡接件卡接配合,从而使滑动直管和内窥镜镜管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件设为卡口;第二卡接件设为凸起。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在利用内窥镜进行治疗时,将内窥镜镜管的可弯曲管段伸入待治疗部位,由于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0mm-4.8mm,可弯曲管段的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弯曲的角度小,内窥镜镜管的远端与待观察部位之间的距离大,进而增大内窥镜镜管的远端能够采集到的图像的范围,内窥镜可视化面积大。同时,受限于耳鼻喉腔道空间,不能容下转弯半径大的内窥镜,因而设计只采用少量的蛇骨,实现小角度的弯曲,可以通过在体外调节内窥镜的位置实现内窥镜更大角度的观察功能。可弯曲管段的体积小,可弯曲管段在弯曲时所需要的空间小,弯曲更加灵活,且弯曲后的内窥镜的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能够增大内窥镜弯曲后采集到的图像的范围,内窥镜可视化面积大。内窥镜镜管和导向管相连接,且内窥镜镜管的管腔与导向管的官腔相互独立,使用过程中,内窥镜镜管内的部件和导向管内的器械不会产生干涉,相互没有影响,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内窥镜镜管中导向管为球囊扩张导管组件提供了引导和转弯的功能,可实时观察操作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且改善传统耳鼻喉内窥镜与器械互相干扰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直管和部分内窥镜镜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变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鼻窦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001-内窥镜组件;100-内窥镜镜管;110-可弯曲管段;120-第一连接管段;130-滑动直管;131-滑槽;140-限位机构;141-第一卡接件;142-第二卡接件;200-导向管;210-第二连接管段;300-驱动组件;310-拉线;320-蛇骨;330-穿线通道;400-光源;500-摄像头;600-鼻窦球囊扩张导管组件;610-球囊;620-外管;621-尖端;630-内管;640-鲁尔接头;700-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及内窥镜组件,所述内窥镜组件包括具有可弯曲管段的内窥镜镜管以及供器械伸入的导向管,所述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0mm-4.8mm;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内窥镜镜管连接;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用于伸入所述导向管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管沿所述导向管的延伸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及内窥镜组件,所述内窥镜组件包括具有可弯曲管段的内窥镜镜管以及供器械伸入的导向管,所述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0mm-4.8mm;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内窥镜镜管连接;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用于伸入所述导向管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管沿所述导向管的延伸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管贯穿所述内窥镜镜管的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弯曲管段的外径设置为3.5mm-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可弯曲管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可弯曲管段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外管、内管和鲁尔接头,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球囊套设在所述外管外,所述鲁尔接头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可视球囊扩张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组件还包括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超,钱永巍,倪关森,
申请(专利权)人:施超,钱永巍,倪关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