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75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内窥镜的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摄像头模组设于外管的头端。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内管可在外管内旋转,内管包括弯折端以及平直端,弯折端位于内管的头端,弯折端弯曲成圆弧状,内管为硬质管,外管为弹性管。当医护人员只旋转内管的时候,内管沿轴向旋转,其前端的弯折端沿圆周方向转动,内管的弯折端旋转的时候会与外管接触,而由于内管与外管之间隔有间隙,并且外管为弹性管,因此外管不会随着内管旋转,只会跟着内管产生偏转,因此固定在外管上的摄像头模组也只会产生空间上的平移,不会出现旋转,保持显示屏上的图像方向和显示屏的方向永远一致,方便医护人员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可送入人体腔道内进行直观检查和手术治疗的重要器械。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胰腺、胆道疾病的检查、泌尿道检查等多个领域。在医疗领域或者工业领域中,用于拍摄人的体内、设备、或者结构物的内部的内窥镜得到普及。内窥镜上设有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拍摄内部的图像,将图像信息发送至显示屏上以便医护人员观察。目前的电子内窥镜的前端要么是直管,要么是弯管,旋转的时候是整体旋转,摄像头模组会随着管身一起旋转,无法实现摄像头观察角度的固定。通常电子内窥镜两种结构,一种是显示屏和内窥镜一体的便携式设计,一种是显示屏和内窥镜分开的分体式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旋转内窥镜的时候,摄像头会随着一起转动,如果是一体式设计,那么显示屏会跟着转动,如果是分体式设计,会造成屏幕显示的画面出现偏转,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观察。而且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镜体是整体旋转,动作幅度较大,如果操作者出现轻微抖动,都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尤其是很多内腔道的表面比较柔软,应尽量避免伤害的产生。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套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头端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套管的前端伸入至人体腔道内;所述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外管的头端;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管可在所述外管内旋转,所述内管包括弯折端、过渡端以及平直端,所述弯折端位于所述内管的头端,所述过渡端连接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所述平直端为平直的直线形,所述过渡端呈圆弧形,所述弯折端为直线形,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形成夹角,所述内管为硬质管,所述外管为弹性管,所述内管插入至所述外管中后,所述弯折端与过渡端将外管的头端顶成与所述弯折端以及过渡端相同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螺旋状切口。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交错的环状切口。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内窥镜还包括主板以及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模组以及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主板电气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或视频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板,所述主板进行解码后将图像或视频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内窥镜还包括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手持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手持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手持部转动带动所述显示屏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内窥镜还包括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手持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套管分体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30°。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CMOS成像传感器以及若干LED。采用上述方案,当医护人员只旋转内管的时候,内管沿轴向旋转,其前端的弯折端沿圆周方向转动,由于内管为硬质管,内管的弯折端旋转的时候会与外管接触,而由于内管与外管之间隔有间隙,并且外管为弹性管,因此外管不会随着内管旋转,只会跟着内管产生偏转,因此固定在外管上的摄像头模组也只会产生空间上的平移,不会出现旋转,保持显示屏上的图像方向和显示屏的方向永远一致,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而且,由于只旋转内管,外管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减小对病人身体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外管上设有交错的环状切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套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头端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套管的前端伸入至人体腔道内。所述插入部的尾端连接有手持部,操作者通过手持手持部进行操作。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套管包括内管1以及套在所述内管1外部的外管2,所述内管1可作为进出水通道,也可作为手术器械通道。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外管2的头端,通过摄像头模组拍摄腔道内的画面,以便医护人员观察,从而查出病变,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设有间隙,内管1与外管2非固定连接,因此内管1可在所述外管内旋转。所述内管1包括弯折端11、过渡端13以及平直端12,所述弯折端11位于所述内管1的头端,所述过渡端13连接所述弯折端11与所述平直端12。所述平直端12为平直的直线形,所述过渡端13呈圆弧形,所述弯折端11为直线形,所述弯折端11与所述平直端12形成夹角。所述内管1为硬质管,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其可以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外管2为弹性管,其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内管1插入至所述外管2中后,所述弯折端11与过渡端13将外管2的头端顶成与所述弯折端11以及过渡端13相同的形状。因此内管1在旋转的时候,其弯折端11沿圆周方向转动,会触碰到外管2,使得外管2的位置发生偏移,但是由于内管1与外管2之间只是接触,而非固定连接,并且外管2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因此外管2的弧形部分的位置只会发生偏转,而不会产生旋转,因此固定在外管2上的摄像头模组也只会发生空间上的平移,但不会出现旋转。这样在内窥镜使用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旋转整个内窥镜,可以保持图像方向和显示屏的方向永远一致,方便医护人员观看图像。而且,由于只旋转内管1,外管2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不会刮到腔道内壁,对病人身体的伤害也减少到最小。所述内管1的弯折端11与平直端12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30°。通过改变夹角的角度来改变内管1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变伸入内管1中的手术器械的活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外管2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外管2的前端设有螺旋状切口21,使得外管2具有像弹簧管一样能弹性形变的能力,所述螺旋状切口21完全覆盖外管2的弧形部分,并且覆盖外管2平直端的一部分,所述外管2也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于外管2上切割有螺旋状切口21,因此外管2具有弹性,内管1在旋转的时候,外管2具有弹性形变能力,不会跟随内管1旋转。请参阅图5,除了在外管2上切割螺旋状切口21,还可以在外管2的前端切割交错的环状切口来代替螺旋状切口,使外管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交错的环状切口包括若干个沿轴向排列的环状切口22,每个环状切口22都有一个接缝23,所述接缝23沿径向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电子内窥镜还包括主板以及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模组以及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主板电气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或视频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板,所述主板进行解码后将图像或视频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CMOS成像传感器以及若干LED,CMOS成像传感器用于采集腔道内的图像或视频信息,所述LED用于为CMOS成像传感器的拍摄提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套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头端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套管的前端伸入至人体腔道内;/n所述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外管的头端;/n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管可在所述外管内旋转,所述内管包括弯折端、过渡端以及平直端,所述弯折端位于所述内管的头端,所述过渡端连接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所述平直端为平直的直线形,所述过渡端呈圆弧形,所述弯折端为直线形,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形成夹角,所述内管为硬质管,所述外管为弹性管,所述内管插入至所述外管中后,所述弯折端与过渡端将外管的头端顶成与所述弯折端以及过渡端相同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套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头端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套管的前端伸入至人体腔道内;
所述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外管的头端;
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管可在所述外管内旋转,所述内管包括弯折端、过渡端以及平直端,所述弯折端位于所述内管的头端,所述过渡端连接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所述平直端为平直的直线形,所述过渡端呈圆弧形,所述弯折端为直线形,所述弯折端与所述平直端形成夹角,所述内管为硬质管,所述外管为弹性管,所述内管插入至所述外管中后,所述弯折端与过渡端将外管的头端顶成与所述弯折端以及过渡端相同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螺旋状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摄像头成像方向不变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交错的环状切口。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辉冼平原高歌彭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世纪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