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666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产地加工与工厂加工分开,有利于生产集约化及三七叶茶产业发展,解决了现有技术原材料采摘后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必须连续完成,加工厂必须建在原料基地附近,否则原料很容易在转运的过程中腐烂,损毁的问题,同时利用外源性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易于控制,产品口感、品质较为均一,口感评分提高,皂苷溶出量增加,同时使用了食用醋调节PH值,使酶的使用量减少的同时酶解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批间口感、品质有较大差异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三七叶茶加工中在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同时皂苷很难溶解出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三七以根入药,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三七叶作为云南省地方特色食品,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是由于产品开发不足,大量三七叶只能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目前,三七叶茶的加工工艺分为黑茶和红茶两种。三七叶黑茶的加工工艺为采摘、凋零、软化、发花、干燥。三七叶红茶生产工艺为采青、萎凋、浪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其共同的特点是原材料采摘后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必须连续完成,加工厂必须建在原料基地附近,否则原料很容易在转运的过程中腐烂,损毁。由于三七种植基地位于边远地区,多为七农分散种植,他们无法掌握三七叶茶的制作技术,制作传统三七叶茶所需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大型机械设备投资较大,难以普及,因此,多数三七叶只能被废弃。通常,发酵过程利用原料自身的酶及微生物进行。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三七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745404.1)公开了一种三七叶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采摘、清洗、摊晾、切条、利用酵母进行辅助发酵、杀青、初炒、揉捻、烘炒干制等,其中摊晾仅仅是使三七叶表面无水,三七叶自身酶并没有进行灭活,一直到加入酵母前并没有对三七叶中的內源酶进行灭活,因此,该专利技术专利是在自身酶与酵母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发酵。由于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原料自身的酶有所不同,因此,产品批间口感、品质有较大差异。而且生产工艺过程中,三七叶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因此工艺步骤必须在原料基地附近连续完成,否则原料很容易在转运的过程中腐烂,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产地加工与工厂加工分开,有利于生产集约化及三七叶茶产业发展,解决了现有技术原材料采摘后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必须连续完成,加工厂必须建在原料基地附近,否则原料很容易在转运的过程中腐烂,损毁的问题,同时利用外源性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易于控制,产品口感、品质较为均一,口感评分提高,皂苷溶出量增加,同时使用了食用醋调节PH值,使酶的使用量减少的同时酶解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批间口感、品质有较大差异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三七叶茶加工中在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同时皂苷很难溶解出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七叶茶产地进行三七叶的采摘、清洗、摊晾、晒干至水分含量少于10wt%,然后转运至工厂,加入重量比为4倍的水、重量比为10-30%的纤维素酶或/和果胶酶溶液、重量比为1-20%的食用醋,湿润5-30秒,沥干10-30分钟,揉捻20-30分钟,保持40-60℃酶解1-5小时,120℃烘干,140℃提香,包装,即得成品。综合考虑经济价格等因素优选为纤维素酶。体系中,纤维素酶的重量比即质量浓度优选为20-30%,更优选为25-26%,最优选为25.04%。食用醋的重量比优选为9-14%,更优选为11-12%,最优选为11.4%。酶解温度优选为48-50℃,更优选为48.9-49℃,最优选为48.96℃。比较正常饮用条件下人参皂苷Rb3的溶出量及其口感,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后续加工操作等因素,酶解时间优选为3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实现产地加工与工厂加工分开,有利于生产集约化及三七茎叶茶产业发展,解决了现有技术原材料采摘后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必须连续完成,加工厂必须建在原料基地附近,否则原料很容易在转运的过程中腐烂,损毁的问题,避免产地设备的添置。2)本专利技术通过晒干对三七叶自身酶进行灭活然后利用外源性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易于控制,产品口感、品质较为均一,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批间口感、品质有较大差异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使用了食用醋调节PH值,使酶的使用量减少,成本降低的同时酶解效率更高。4)本专利技术在保持三七叶完整形状的同时皂苷的溶出量增加,溶出速度更快,且口感得到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茶叶的加工中在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同时皂苷是很难溶解出来的难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酶种类选择三七叶茶产地进行三七叶的采摘、清洗、摊晾、晒干至水分含量少于10wt%,然后转运至工厂,加入重量比为4倍的水,分别加入重量比10%(酶溶液/三七叶)纤维素酶溶液、果胶酶溶液、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混合溶液,再加入重量比10%(食用醋/三七叶)食用醋,湿润30秒,沥干30分钟,揉捻10分钟,保持50℃恒温酶解3小时,120℃烘干,140℃提香,比较正常饮用条件下人参皂苷Rb3的溶出量及其口感,综合考虑经济价格等因素,确定纤维素酶为三七茎叶茶发酵用酶。实施例2:酶解时间的选择三七叶茶产地进行三七叶的采摘、清洗、摊晾、晒干至水分含量少于10wt%,然后转运至工厂,加入4倍量的水,加入10wt%(酶溶液/三七叶)纤维素酶溶液,再加入10wt%(食用醋/三七叶)食用醋,湿润5秒,沥干10分钟,揉捻20分钟,保持50℃恒温发酵1、2、3、4、5小时,120℃烘干,140℃提香,比较正常饮用条件下人参皂苷Rb3的溶出量及其口感,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后续加工操作等因素,确定酶解时间为3小时。实施例3:酶解温度、酶浓度、酸浓度的优化用响应面法对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定酶解温度、酶浓度、酸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人参皂苷Rb3的含量和感官评价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模型的实验设计原理,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安排实验组合及数据分析,确定最优酶解工艺。表1响应面分析因子及水平表人参皂苷Rb3的含量检测方法:色谱条件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A)-乙腈(B),按以下梯度进行洗脱,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203nm。表2洗脱梯度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b3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功率100W,频率40kHz)使其溶解(水温升高约1℃),冷却至室温,加甲醇至刻度,摇匀,配制成人参皂苷Rb3质量浓度为0.467mg/mL。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3g,精密称定,置于20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沸水50mL,浸泡5min,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入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经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感官评价方法:根据GB/T23776-2018茶叶感官评价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标准见表3:表3感官评价标数据分析:采用软件DesignExpert8.0.6对数据进行分析。表4响应面试验方案与结果经软件DesignExpert8.0.6分析,本专利技术产品中人参皂苷Rb3含量(Y1)与酶解温度(A)、酶浓度(B)、酸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七叶茶产地进行三七叶的采摘、清洗、摊晾、晒干至水分含量少于10wt%,然后转运至工厂,加入重量比为4倍的水、重量比为10-30%的纤维素酶或/和果胶酶溶液、重量比为1-20%的食用醋,湿润5-30秒,沥干10-30分钟,揉捻20-30分钟,保持40-60℃酶解1-5小时,120℃烘干,140℃提香,包装,即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七叶茶产地进行三七叶的采摘、清洗、摊晾、晒干至水分含量少于10wt%,然后转运至工厂,加入重量比为4倍的水、重量比为10-30%的纤维素酶或/和果胶酶溶液、重量比为1-20%的食用醋,湿润5-30秒,沥干10-30分钟,揉捻20-30分钟,保持40-60℃酶解1-5小时,120℃烘干,140℃提香,包装,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20-30%,食用醋的重量比为9-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叶茶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树杏邹江林王德勤张慧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