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656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诱虫灯由上安装座和下接虫座组成,上安装座位于下接虫座正上方,上安装座和下接虫座之间两侧均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利用接虫小斗接收昆虫尸体,随着昆虫尸体的增多,接虫小斗会被下压,行程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电磁阀开启,自来水沿着自来水管进入到连接粗管内部,接虫小斗和连接粗管内部的昆虫尸体会沿着水流从排出管和橡胶软管流进下水道,在扭力弹簧和接虫小斗的浮力作用下,接虫小斗会返回原位置,顶柱再次与行程开关的触头接触,行程开关处于截止状态,电磁阀关闭,自来水不再流入连接粗管内部,昆虫尸体处理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虫灯,具体为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属于诱虫灯

技术介绍
诱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诱虫灯广泛用于农业、工厂车间和其他大型公共场所,但是目前的诱虫灯在使用过程中,昆虫尸体都需要人工处理,由于诱虫灯大多安装在高处,人工处理非常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所述诱虫灯由上安装座和下接虫座组成,所述上安装座位于下接虫座正上方,所述上安装座和下接虫座之间两侧均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座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灯体,所述灯体的四周设有金属电网,所述金属电网固定安装在上安装座的下端面,所述下接虫座内部设有漏斗槽,所述下接虫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粗管,所述漏斗槽的下端与连接粗管的中部上端连通,所述连接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自来水管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连接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连接粗管的内部上端设有凸柱,所述连接粗管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接虫小斗,所述接虫小斗位于漏斗槽正下方,所述接虫小斗的一侧设有连杆,所述接虫小斗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小型的扭力弹簧与凸柱下端弹性连接,所述连杆的中部上端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柱,所述连接粗管的上端管壁嵌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顶柱的上端与行程开关的触头相贴合。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排出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另一端与下水道连通。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安装座上端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灯体、金属电网、行程开关和电磁阀均通过电源插头外接电源。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安装金属杆,所述安装金属杆的上端设有安装法兰。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接虫小斗为塑料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通过在漏洞槽的下端设有接虫小斗,利用接虫小斗接收昆虫尸体,随着接虫小斗上昆虫尸体的增多,接虫小斗会被下压,顶柱的顶部离开行程开关的触头,行程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电磁阀开启,自来水沿着自来水管进入到连接粗管内部,接虫小斗和连接粗管内部的昆虫尸体会沿着水流从排出管和橡胶软管流进下水道,在扭力弹簧和接虫小斗的浮力作用下,接虫小斗会返回原位置,顶柱再次与行程开关的触头接触,行程开关处于截止状态,电磁阀关闭,自来水不再流入连接粗管内部,昆虫尸体处理非常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诱虫灯;2、上安装座;3、下接虫座;4、连接柱;5、灯体;6、金属电网;7、漏斗槽;8、连接粗管;9、自来水管;10、电磁阀;11、排出管;12、凸柱;13、连杆;14、扭力弹簧;15、接虫小斗;16、顶柱;17、行程开关;18、橡胶软管;19、安装金属杆;20、安装法兰;21、电源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1,诱虫灯1由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组成,上安装座2位于下接虫座3正上方,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之间两侧均通过连接柱4固定连接,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灯体5,灯体5的四周设有金属电网6,金属电网6固定安装在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下接虫座3内部设有漏斗槽7,下接虫座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粗管8,漏斗槽7的下端与连接粗管8的中部上端连通,连接粗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来水管9,自来水管9内部设有电磁阀10,连接粗管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11,连接粗管8的内部上端设有凸柱12,连接粗管8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接虫小斗15,接虫小斗15位于漏斗槽7正下方,接虫小斗15的一侧设有连杆13,接虫小斗15与连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小型的扭力弹簧14与凸柱12下端弹性连接,连杆13的中部上端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柱16,连接粗管8的上端管壁嵌装有行程开关17,行程开关17与电磁阀10电性连接,顶柱16的上端与行程开关17的触头相贴合。排出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软管18,橡胶软管18的另一端与下水道连通,方便处理昆虫尸体,上安装座2上端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源插头21,灯体5、金属电网6、行程开关17和电磁阀10均通过电源插头21外接电源,上安装座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安装金属杆19,安装金属杆19的上端设有安装法兰20,方便本技术的固定安装,接虫小斗15为塑料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具有较强的浮力。具体的,本技术的行程开关17的型号为LXK3-20S/T,通过安装法兰20将本技术固定安装在墙上,通过电源插头21外接电源,在诱虫灯1使用过程中,金属电网6将昆虫,昆虫尸体掉落在下接虫座3的漏斗槽7内,由于漏斗槽7的正下方设有接虫小斗15,昆虫尸体大部分都会堆积在接虫小斗15上,小部分昆虫尸体会滚落到连接粗管8的管内底壁上,随着接虫小斗15上昆虫尸体的增多,接虫小斗15会被下压,顶柱16的顶部离开行程开关17的触头,行程开关17处于导通状态,电磁阀10开启,自来水沿着自来水管9进入到连接粗管8内部,接虫小斗15和连接粗管8内部的昆虫尸体会沿着水流从排出管11和橡胶软管18流进下水道,在扭力弹簧14和接虫小斗15浮力的作用下,接虫小斗15会返回原位置,顶柱16再次与行程开关17的触头接触,行程开关17处于截止状态,电磁阀10关闭,自来水不再流入连接粗管8内部,昆虫尸体处理非常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诱虫灯(1),所述诱虫灯(1)由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组成,所述上安装座(2)位于下接虫座(3)正上方,所述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之间两侧均通过连接柱(4)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灯体(5),所述灯体(5)的四周设有金属电网(6),所述金属电网(6)固定安装在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所述下接虫座(3)内部设有漏斗槽(7),所述下接虫座(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粗管(8),所述漏斗槽(7)的下端与连接粗管(8)的中部上端连通,所述连接粗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来水管(9),所述自来水管(9)内部设有电磁阀(10),所述连接粗管(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11),所述连接粗管(8)的内部上端设有凸柱(12),所述连接粗管(8)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接虫小斗(15),所述接虫小斗(15)位于漏斗槽(7)正下方,所述接虫小斗(15)的一侧设有连杆(13),所述接虫小斗(15)与连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小型的扭力弹簧(14)与凸柱(12)下端弹性连接,所述连杆(13)的中部上端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柱(16),所述连接粗管(8)的上端管壁嵌装有行程开关(17),所述行程开关(17)与电磁阀(10)电性连接,所述顶柱(16)的上端与行程开关(17)的触头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回收昆虫的诱虫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诱虫灯(1),所述诱虫灯(1)由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组成,所述上安装座(2)位于下接虫座(3)正上方,所述上安装座(2)和下接虫座(3)之间两侧均通过连接柱(4)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灯体(5),所述灯体(5)的四周设有金属电网(6),所述金属电网(6)固定安装在上安装座(2)的下端面,所述下接虫座(3)内部设有漏斗槽(7),所述下接虫座(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粗管(8),所述漏斗槽(7)的下端与连接粗管(8)的中部上端连通,所述连接粗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来水管(9),所述自来水管(9)内部设有电磁阀(10),所述连接粗管(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11),所述连接粗管(8)的内部上端设有凸柱(12),所述连接粗管(8)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接虫小斗(15),所述接虫小斗(15)位于漏斗槽(7)正下方,所述接虫小斗(15)的一侧设有连杆(13),所述接虫小斗(15)与连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小型的扭力弹簧(14)与凸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李浩张宛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