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3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U”型壳体及盖板,盖板包括两根横梁、左面板、中面板及右面板;横梁位置靠近前后两端,壳体侧壁开设有供横梁压入的壁槽;三块面板在横梁上依次排开,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面板与横梁固定连接,右面板及横梁的右侧端面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的两臂插入连接孔实现固定;左面板左侧面、右面板右侧面在位于两横梁间的位置设有外凸并向下垂直延伸的插板,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壳体侧板、壳体侧板向外垂直引出的第一槽板、第一槽板外缘向上垂直引出的第二槽板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桥架能够快速检修桥架内部,且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
技术介绍
电缆桥架作为承载各种电缆敷设的载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学校、医院、通讯、高层建筑等领域。市场上的桥架盖板大都为一整块板材,在桥架内部需要检修时往往需要将整块盖板取下,取下的盖板占用相当的安置空间,尤其当桥架具有相当高度时,盖板的上下搬运安拆工作更是费时费力,影响检修效率。市场上也存在少量的将整块盖板翻转后临时固定的结构设计,但整块盖板的临空角度安放或多或少存在危险性,长期使用后一旦出现结构缺陷,极易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方便临时检修的桥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包括放置电缆的“U”型壳体、封住壳体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两根横梁、左面板、中面板及右面板;两根横梁位置靠近前后两端,壳体侧壁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横梁压入的壁槽;三块面板在横梁上依次排开,三块面板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面板与横梁固定连接,中面板及右面板与横梁贴合搭接,右面板及横梁的右侧端面设有位置对应的圆柱形连接孔,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的两臂插入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左面板左侧面、右面板右侧面在位于两横梁间的位置设有外凸并向下垂直延伸的插板,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壳体侧板、壳体侧板向外垂直引出的第一槽板、第一槽板外缘向上垂直引出的第二槽板组成;所述插板外侧面及第二槽板内侧面为相互匹配的波浪曲面。优选的:所述第二槽板顶端向外垂直引出第三槽板,左面板及右面板在相应位置做出延伸,以便与第三槽板搭接。优选的:左面板中部设有向上垂直的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位于左面板中心线右侧,顶面与左面板右缘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呈120度。优选的:所述左面板、中面板、右面板在转轴连接处通过弹性密封件密封,弹性密封件为弹性橡胶。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侧面上缘转动连接着磁性吸附板,磁性吸附板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支撑板内侧面固定连接,中面板和右面板在转动后与磁性吸附板压接面的对应处内嵌有铁磁性吸附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检修的桥架,主要对桥架盖板的自身结构以及与壳体的连接结构做了优化改进,并带来了众多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盖板采用三块板材的覆盖面以及底部的两个横梁组成,在与壳体的连接上,首先通过横梁与壳体壁槽实现前后定位,再通过左面板及右面板两侧的插板插接实现左右定位,而插接面的波浪曲面使盖板整体插入后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2.三块板材中左面板与横梁固定连接,而中面板和右面板是直接搭接的,板材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右面板右侧与横梁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固定;在需要检修时拔出“凹”字形橡胶连接件,将右面板及中面板依次向左旋转,直至两块板搭接到支撑板上,此时盖板三分之二的面板空间外露,充分满足检修条件;支撑板位于左面板上因而具有稳定的支撑面,而翻转的中面板和右面板不仅有支撑板支撑,下方更有左面板奠基,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为左面板与横梁固定连接,左面板与中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有当支撑板失效时也不会发生面板外倒的危险)。3.在插槽外侧加设的第三槽板增加了盖板整体与壳体插接后的搭接面积,减少线性插接的压力强度,减少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变形,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三维图;图2为正视图;图3为右面板翻转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面板和右面板翻转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右面板翻转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面板和右面板翻转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11、左面板;12、中面板;13、右面板;14、横梁;15、转轴;16、橡胶连接件;17、插板;18、支撑板;181、磁性吸附板;182、铁磁性吸附部;183、弹性连接件;19、弹性密封件;2、壳体;21、第一槽板;22、第二槽板;23、第三槽板;24、侧板;25、壁槽。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桥架结构进行充分阐述,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文中所述关于方位的词语以所给附图为基础,并非对技术方案本身进行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包括放置电缆的“U”型壳体2、封住壳体2上部开口的盖板1(铝合金材料),其中壳体2可以为一体制造的壳体,也可以是由多块板块组合成型;所述盖板1包括两根横梁14、左面板11、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两根横梁14位置靠近前后两端,壳体2侧壁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横梁14压入的壁槽25;三块面板在横梁14上依次排开,三块面板间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左面板11与横梁14固定连接,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与横梁14贴合搭接,右面板13及横梁14的右侧端面设有位置对应的圆柱形连接孔,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16的两臂插入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左面板11左侧面、右面板13右侧面在中部设有外凸并向下垂直延伸的插板17,壳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壳体2的侧板24、侧板24向外垂直引出的第一槽板21、第一槽板21外缘向上垂直引出的第二槽板22组成;所述插板17外侧面及第二槽板22内侧面为相互匹配的波浪曲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桥架的基础改进。盖板1在安装时先将中面板12、右面板13依次排开,搭在横梁14上,通过橡胶连接件16将右面板13与横梁14固定,再将整块盖板1通过两侧的插板17插接在壳体2上;利用插接面的波浪曲面设计(弹性挤压)使插接后具有稳定的结构。在检修时,将橡胶连接件16拔出,再将右面板13外侧的插板17稍作用力向上抬起,此时右面板13呈自由状态,沿着转轴15向左翻转,其中可分为单独翻转右面板13以及中面板12和右面板13连续翻转,单独翻转右面板13可快速查看是否需要检修,在发现问题后进行双板(中面板12、右面板13)翻转,此时盖板1三分之二打开,充分满足了检修效果。为了使检修完成后能够很好的复原盖板1,优选的:左面板11中部设有向上垂直的支撑板18。中面板12和右面板13在翻转后压在支撑板18上,因而有一个很好的支撑角度,也方便复原时的操作。优选的:所述支撑板18位于左面板11中心线右侧。由上述可知,在检修时,打开的板面放置在左面板11上,且右侧有转轴15约束,因此稳定性极好,不会发生面板滑落的情况,也不用将板面全部拆下,提高了检修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第二槽板22顶端向外垂直引出第三槽板23,左面板11及右面板13在相应位置做出延伸,以便与第三槽板23搭接。通过第三槽板23的设计,使插接处的压覆面积大大增加,避免了传统插接处的线性连接,减少线性压力,在长时间使用时也不会产生变形。优选的:所述左面板11、中面板12、右面板13在转轴15连接处通过弹性密封件19密封,弹性密封件19为弹性橡胶。实施例2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所述支撑板18内侧面上缘转动连接着磁性吸附板181,磁性吸附板181通过弹性连接件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包括放置电缆的“U”型壳体(2)、封住壳体(2)的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包括两根横梁(14)、左面板(11)、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两根横梁(14)位置靠近前后两端,壳体(2)侧壁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横梁(14)压入的壁槽(25);三块面板在横梁(14)上依次排开,三块面板间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左面板(11)与横梁(14)固定连接,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与横梁(14)贴合搭接,右面板(13)及横梁(14)的右侧端面设有位置对应的圆柱形连接孔,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16)的两臂插入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左面板(11)左侧面、右面板(13)右侧面在中部设有外凸并向下垂直延伸的插板(17),壳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壳体(2)的侧板(24)、侧板(24)向外垂直引出的第一槽板(21)、第一槽板(21)外缘向上垂直引出的第二槽板(22)组成;所述插板(17)外侧面及第二槽板(22)内侧面为相互匹配的波浪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桥架,包括放置电缆的“U”型壳体(2)、封住壳体(2)的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包括两根横梁(14)、左面板(11)、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两根横梁(14)位置靠近前后两端,壳体(2)侧壁的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横梁(14)压入的壁槽(25);三块面板在横梁(14)上依次排开,三块面板间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左面板(11)与横梁(14)固定连接,中面板(12)及右面板(13)与横梁(14)贴合搭接,右面板(13)及横梁(14)的右侧端面设有位置对应的圆柱形连接孔,通过“凹”字形橡胶连接件(16)的两臂插入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左面板(11)左侧面、右面板(13)右侧面在中部设有外凸并向下垂直延伸的插板(17),壳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壳体(2)的侧板(24)、侧板(24)向外垂直引出的第一槽板(21)、第一槽板(21)外缘向上垂直引出的第二槽板(22)组成;所述插板(17)外侧面及第二槽板(22)内侧面为相互匹配的波浪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祥万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宇电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