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17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远距离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并连接远距离视焦的捕捉设备,将投影设备的显示设备与捕捉设备的捕捉范围区间进行点位调节;(2)远距离视焦捕捉设备,对基础模型进行采样和训练,以及对模型的各个不同距离段的样本进行采样和训练;(3)在远距离模式下,在投影界面范围内的光影影像,利用AI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学习训练,对投射范围内的光影进行虚化,保存可识别动作或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投影模式下的捕捉设备的干扰作用,解决投影模式下人物阴影对于投影投射界面的干扰,以及人物阴影动作对于界面的错误指令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觉影像
,尤其涉及了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投影方案的一大弊端,大多都来源于阴影的遮挡,包括当下很多投影触控方案,均采用红外触控技术、激光定位技术等方案,而投影的阴影,很多时候会影响捕捉设备的判断或造成场景干扰,因此本方案着重在交互场景模式下的阴影处理和方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解决投影模式下的捕捉设备的干扰作用,通过AI场景建模,以及后台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对投影模式下的光影进行人物标识,以此来解决投影模式下,人物阴影对于投影投射界面的干扰,以及人物阴影动作对于界面的错误指令发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远距离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并连接远距离视焦的捕捉设备,将投影设备的显示设备与捕捉设备的捕捉范围区间进行点位调节;(2)远距离视焦捕捉设备,对基础模型进行采样和训练,以及对模型的各个不同距离段的样本进行采样和训练;(3)在远距离模式下,在投影界面范围内的光影影像,利用AI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学习训练,对投射范围内的光影进行虚化,保存可识别动作或手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投影设备显示的是远距离视焦下通过AI视觉标志和学习,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连接有主控终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终端一键聚焦调试远距离视焦下的影像的自适应调整,自动定位投影界面的坐标和尺寸以及视焦调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远距离模式分为静态远景模式与动态远景模式,并在动静场景下物体识别,手势识别,指尖识别,体态识别、标识、虚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动态场景下的干扰物标识和虚化,动态远景模式下的场景AI虚化处理,捕捉设备通过AI原型建模和学习并进行场景多样化的学习和辨识判断,自动虚化存在干扰性的光影、物品、动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投影界面反向控制投影设备,并由互动主动终端进行主控制和记录,捕捉设备实时记录拍摄并进行信息化批量处理与标注下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投影模式下的捕捉设备的干扰作用,通过AI场景建模,以及后台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对投影模式下的光影进行人物标识,以此来解决投影模式下,人物阴影对于投影投射界面的干扰,以及人物阴影动作对于界面的错误指令发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远距离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并连接远距离视焦的捕捉设备,将投影设备的显示设备与捕捉设备的捕捉范围区间进行点位调节;(2)远距离视焦捕捉设备,对基础模型进行采样和训练,以及对模型的各个不同距离段的样本进行采样和训练;(3)在远距离模式下,在投影界面范围内的光影影像,利用AI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学习训练,对投射范围内的光影进行虚化,保存可识别动作或手势。其中,远距离投影设备为常规的投影设备可采用德州仪器的DLP2000芯片,常规的投射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其中,远距离捕捉设备可采用舜宇的sunny双摄基于Depyh信息的快速对焦和识别,或者采用小觅智能型号是S1040-IR-120/Mono的双目镜头,捕捉设备本身包含双目或多目摄像头、总控处理器(CPU)、内置AI学习算法,一个识别、另一个拍摄记录。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投影设备显示的是远距离视焦下通过AI视觉标志和学习,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连接有主控终端。其中,主控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更为具体的,所述主控终端一键聚焦调试远距离视焦下的影像的自适应调整,自动定位投影界面的坐标和尺寸以及视焦调试。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远距离模式分为静态远景模式与动态远景模式,并在动静场景下物体识别,手势识别,指尖识别,体态识别、标识、虚化等功能。更为具体的,远距离静态远景模式下的干扰性阴影的AI学习和标识,对于场景下非采集模型,通过算法进行虚化和标识,不作为指令动作发送。更为具体的,在动态场景下的干扰物标识和虚化,动态远景模式下的场景AI虚化处理,捕捉设备通过AI原型建模和学习并进行场景多样化的学习和辨识判断,自动虚化存在干扰性的光影、物品、动作等。进一步的,捕捉设备通过AI算法对投射区域的光影进行标识和虚化,以此解决投影设备在照射过程中的背光问题,以及投影触控方案的背光干扰问题。具体的,所述投影界面反向控制投影设备,并由互动主动终端进行主控制和记录,捕捉设备实时记录拍摄并进行信息化批量处理与标注下载。具体实施时,假如会场中心的发布会,投影设备只能在3-5米的远距离模式下进行影像投放,而捕捉设备根据自主的AI模型框架进行场景对焦,并且配备图像传感器实施自动对焦模式,而在会展中心发布会的场景下,光照下的阴影相对较多,常规体感或红外方案下,可能会存在其余光影产生画面干扰等情况,并且中途可能会出现递物品或演讲者的小动作,而此时其余的常规方案并不能解决,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前AI场景建模和深度的学习算法进行动作标识,将多余的光影进行自主虚化或不采样识别,并且为保证会议的完整性记录,捕捉设备的另一侧摄像头可以通过快速的捕捉、记录的模式,进行全程信息记录和后台标识。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远距离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并连接远距离视焦的捕捉设备,将投影设备的显示设备与捕捉设备的捕捉范围区间进行点位调节;/n(2)远距离视焦捕捉设备,对基础模型进行采样和训练,以及对模型的各个不同距离段的样本进行采样和训练;/n(3)在远距离模式下,在投影界面范围内的光影影像,利用AI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学习训练,对投射范围内的光影进行虚化,保存可识别动作或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远距离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界面的显示,并连接远距离视焦的捕捉设备,将投影设备的显示设备与捕捉设备的捕捉范围区间进行点位调节;
(2)远距离视焦捕捉设备,对基础模型进行采样和训练,以及对模型的各个不同距离段的样本进行采样和训练;
(3)在远距离模式下,在投影界面范围内的光影影像,利用AI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学习训练,对投射范围内的光影进行虚化,保存可识别动作或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投影设备显示的是远距离视焦下通过AI视觉标志和学习,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连接有主控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距AI视觉影像交互式阴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终端一键聚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余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光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