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造林配套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1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这是一项关于1-3年生实生苗、1-2年生嫁接苗的造林配套技术,其要点是:选好苗木,保护根系,抑制蒸腾,适时栽植,适度浅栽,根肥分离,穴边栽植,网罩保护,保水排涝,防虫防害等,采用该系列技术,可以确保香榧大面积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稳定在90%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确保香榧造林成功的配套技术。通过这些配套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使香榧的造林成活率和苗木最终保存率稳定在90%以上,并能保证苗木造林后的正常生长。
技术介绍
香榧造林成活率低而不稳是香榧长期无法得到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通常条件下,香榧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一般低于50%。为了确保造林的成功,各地相继提出了采用二年生苗带土移栽或容器苗造林等方式,有的甚至主张采用绿化用大规格苗带大土团移栽。这些措施,不仅成本很高,操作也困难,所以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生产,香榧的规模化造林,特别是香榧的远距离运苗的规模化造林一直无法成为现实。本专利技术专利在深入研究香榧造林不易成活原因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大面积的造林试验,系统总结出了适合于香榧适生产区大面积造林的实用配套技术,利用该项配套技术,可以保证苗木在经历20天左右的运输后栽植,仍然有9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本专利技术专利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选用苗木,保护根系,抑制蒸腾,适时栽植,适度浅栽,根肥分离,穴边栽植,网罩保护,保水排涝,防虫防害等做法,来提高香榧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即使采用裸根苗造林也能取得完全成功。其有益效果为可以使香榧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稳定在90%以上,并能降低造林费用50%左右。按照该项专利提供的技术造林,可以实现香榧裸根苗的远距离运输栽植,加速香榧规模化造林的进度。附图说明附图1栽植穴示意图附图2分层回穴及栽植点示意图1)栽植穴规格标准60厘米×60厘米×60厘米,并按通常要求,将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2)回穴要求栽植穴的回穴,共分5-6层。由下而上,第一层为可以自然腐烂的杂草、枝叶等,厚度0-10厘米或稍厚,第二层为表土,厚度约20-30厘米,第三层为肥土混合物,厚度约5-10厘米,第四层为表土隔离层,厚度约5-10厘米,第五层为栽植层,厚约15-20厘米,最上面是浮土层,厚约5厘米。除浮土层使用心土外,其它各层如果用土,最好都用表土。3)栽植点山地,栽植点宜处于靠上坡位的一侧,离穴边约10-15厘米处。平地,栽植点可以位于栽植穴的任何一侧,离穴边10厘米。具体实施例方式1、选好苗木选用优质苗木,是保证造林成功的基础。现有香榧造林标准,一般采用2-3年生实生苗或嫁接苗造林。对实生苗的要求地径粗大于0.8厘米;分枝数超过10个;单苗鲜重超过30克;粗度大于5毫米的侧根数超过5根,吸收根群发达。无重要病虫危害。对嫁接苗的要求一般应当选用2+1嫁接苗(即以2年生实生苗为砧嫁接一年后的嫁接苗),也可选用0+2嫁接苗(即以芽苗为砧嫁接后培育2年的嫁接苗)。嫁接部位愈合良好,去绑适时,不存在溢口;接口以上1厘米处的粗度大于0.8厘米;具有5个以上分枝;叶色浓绿;无病虫害。2、保护根系起苗时,尽量带宿土。起苗后将符合要求的苗木,按5-10株一把,在根茎部扎紧后,将其根部装入塑料袋内,严密包扎,不露孔隙,以充分保湿。为了保证塑料袋内能维持湿润状态,包扎前,最好装入100-200克湿土或拌有吸水胶(已吸足水分)的湿土。3、抑制蒸腾采用起苗前后喷施或浸醮黄腐酸液的办法进行。使用浓度1/500“旱地龙”液。也可以直接用泥炭浸出液,按泥炭∶水约1∶5的比例,充分搅拌后,挤出水液,用于直接浸醮。运输过程中不要过度失水。车箱要用蓬布严密封闭,苗木顶部要盖湿稻草保湿,途中还要注意经常添加水分,尽可能维持稻草的湿润状态。长途运输,途中超过3天时,要利用停车时间,每天打开覆盖物一次,为苗木提供适当的通气和散射光照。4、适期栽植选择适当的季节栽植,是保证大面积栽植成功的重要条件。由于香榧对低温的适应性强,但不耐干旱,所以,一般应当选择多雨季节造林。在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多雨水的地区,可以采用小阳春造林即早春2月造林。5、适度浅栽香榧根系特别要求通气。所以,种香榧必须浅栽。挖大穴后,要先填回肥沃的表土,并施好施足基肥,设定隔离层之后,用脚初步踩实,使栽植穴只留下5-7厘米的深度,再种榧苗,按常规要求展开根系,压实,最后再覆盖5厘米左右厚的松土(最好是底层心土)。做成高出附近土面5-10厘米的馒头形土堆。这样种植,可以保证在土层下陷之后,香榧的根系仍然处在地表以下15厘米左右的范围内,保证苗木根系通气良好。6、根肥分离香榧既不能缺肥,又不能让根系直接接触肥料。所以,既要施肥,又不能让肥料直接碰到根系。加上香榧根的好气特性,香榧的施肥,以中层施肥最为妥当。在施肥层与根系之间,保留有5-10厘米厚的表土隔离层。为了保证苗木生长,种植后每年还要追肥。追肥种类以具有缓释功能的进口复合肥为主,施肥时仍然需要注意避开根系。7、穴边栽植香榧苗的定植具体位置,应当种在栽植穴的一边,而不要在中央。在山地种植,应当种在靠上坡的一边。靠边栽植的好处是苗木种植后水分的供应比较充足,所以,也有利于成活。8、网罩保护香榧苗栽植之后,还要加罩保护网罩。网罩可用1米宽的遮荫网,按50厘米的长度截断再缝合一边就行。网罩用三根竹杆支撑,形成一个内径近30厘米的保护网,以起到防风、保湿、遮荫、防鼠免危害等功能。9、防虫防害香榧的根系营养丰富,又富含松脂,容易遭受多种生物危害,其中,以白蚁、蛴螬、地老虎和地下鼠害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栽种时要添加杀虫剂(如辛硫锌,每穴2克),发现白蚁后要及时诱杀,在金龟子和地老虎的暴发期要及时浇灌杀虫剂(如1/500的辛硫锌液)来防治这些虫害,而老鼠则主要依靠保护蛇类等办法来维持好整个林地的生态平衡。10、保水排涝造林后遇有干旱,要注意抗旱。造林地如有积水,要及时排除积水。在接近坡顶及其它容易产生干旱的地段,可以采用每穴添加5-10克高性能吸水胶的办法,以增加种植点附近的土壤持水量,来增强苗木的抗干旱能力。在6月底以前,结合清除林带间的杂草,完成林地栽植穴附近的全面覆盖,以提高整个林地的抗旱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这是一项关于1-3年生实生苗、1-2年生嫁接苗的造林配套技术,其要点是选好苗木,保护根系,抑制蒸腾,适时栽植,适度浅栽,根肥分离,穴边栽植,网罩保护,保水排涝,防虫防害等,采用该系列技术,可以确保香榧大面积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稳定在9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榧造林技术,其特征是以裸根苗造林为主,不强调带土团移栽,而强调根系保护。不强调苗高,而强调苗径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宁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森太农林果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