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组件及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92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发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而导光元件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促进第一光源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光腔,位于所述光腔和导光元件之间的导光元件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而二向色滤光膜层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以及,所述光腔接触在波长转换材料层,光腔将在远离靠近波长转换材料层的一侧的表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第二区域为出光口,第一区域上铺设有透膜;充分利用导光元件、二向色滤光膜层的特点,使得发光强度得以改善;通过铺设的透膜来调节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面积比小时,使得发光强度得到大幅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组件及光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设备
,具体是一种光源组件及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光源种类繁多,按发光形式通常可以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电致发光光源3类。这几种光源各有优缺点。例如,传统的热辐射光源比如白炽灯、以及气体放电光源比如超高压汞灯、氙灯、钠灯尽管亮度高,但是寿命短、效率低、发热量大,不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光源;电致发光光源中的固态光源如激光光源、LED光源广泛应用于多个场合,如照明、显示、表演等;激光光源具备高亮度、色域广等特征,但是由于其线宽窄,导致存在散斑和有较差的显色性,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LED光源作为一种长寿命、无污染、高效率的固态光源,由于其较低的亮度,目前大多应用于泛光照明领域,在聚光照明领域,如用于投影显示的光源、用于光束灯的光源,还较少应用;此外,蓝色激光激发绿色和红色荧光粉也可以产生高亮度的白光光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采用了荧光粉旋转片,利用旋转片的高速旋转降低荧光粉层温度,防止出现温度猝灭。总的来说,其发光强度均存在强度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而导光元件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促进第一光源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光腔,位于所述光腔和导光元件之间的导光元件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而二向色滤光膜层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将二向色滤光膜层对导光元件的入射的第一波长的光转化为第二波长的光;以及,所述光腔接触在波长转换材料层,光腔将在远离靠近波长转换材料层的一侧的表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第二区域为出光口,第一区域上铺设有透膜。以及光腔的形状包含有长方体、圆柱和棱柱。第一光源将第一波长的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并利用导光元件促进第一波长的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再由导光元件出射面进入到二向色滤光膜层,最后进入波长转换材料层,波长转换材料层在接收由二向色滤光膜层进入的第一波长的光后转换为第二波长的光;充分利用导光元件、二向色滤光膜层的特点,使得发光强度得以改善;通过铺设的透膜来调节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面积比,面积比越小,第二区域的出光口相对越小,光在光腔内反射的次数相对越多,则在光腔内积聚的光越多,从而光腔的出光口出射的光强度越大;反之,面积比越大,意味着光腔的出光口相对越大,光在光腔内反射的次数相对越少,从光腔的出光口出射的光强度越小;在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面积比小时,使得发光强度得到大幅的提高。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所述导光元件包含有实心光传输元件和空心光传输元件;所述导光元件形状包含有成长方体、圆柱、圆台和表面呈抛物面状的圆台。进一步的方案:表面呈抛物面状的圆台状的所述导光元件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的材质包含有荧光粉材料和量子点材料;其中,所述荧光粉材料包含有料硅酸盐荧光粉、铝酸盐荧光粉、YAG荧光粉和红色氮化物荧光粉;所述量子点材料包含有ZnSe、CdS和CdSe。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为颗粒式散布在树脂的胶层上,且厚度为10-100微米。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光源和光腔之间加装有光学元件和二向色滤光元件;而在二向色滤光元件上加装有汇聚光学元件。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光源为LED芯片的固态光源。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绕设在导光元件,散热装置的材质为导热材料,其中,导热材料包括导热金属材料,优选热金属材料为如铜或铝;位于所述散热装置和导光元件之间加设有导热介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介质包含有导热硅脂、铟箔、低熔点金属薄膜、导热石墨和导热硅胶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加装有多个上述所述光源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包括: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而导光元件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促进第一光源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光腔,位于所述光腔和导光元件之间的导光元件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而二向色滤光膜层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将二向色滤光膜层对导光元件的入射的第一波长的光转化为第二波长的光;以及,所述光腔接触在波长转换材料层,光腔将在远离靠近波长转换材料层的一侧的表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第二区域为出光口,第一区域上铺设有透膜;第一光源将第一波长的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并利用导光元件促进第一波长的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再由导光元件出射面进入到二向色滤光膜层,最后进入波长转换材料层,波长转换材料层在接收由二向色滤光膜层进入的第一波长的光后转换为第二波长的光;充分利用导光元件、二向色滤光膜层的特点,使得发光强度得以改善;通过铺设的透膜来调节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面积比,面积比越小,第二区域的出光口相对越小,光在光腔内反射的次数相对越多,则在光腔内积聚的光越多,从而光腔的出光口出射的光强度越大;反之,面积比越大,意味着光腔的出光口相对越大,光在光腔内反射的次数相对越少,从光腔的出光口出射的光强度越小;在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面积比小时,使得发光强度得到大幅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源组件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光源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光源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光源装置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光源;20-入射面镀增透膜;30-导光元件;40-二向色滤光膜层;50-波长转换材料层;60-光腔;70-散热装置;80-光学元件;90-二向色滤光元件;101-第二光源;61-第一区域;62-第二区域;81-汇聚光学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导光元件30,位于所述导光元件30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20,而导光元件30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20促进第一光源10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30的入射面上;光腔60,位于所述光腔60和导光元件30之间的导光元件30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40;而二向色滤光膜层40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50;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50将二向色滤光膜层40对导光元件30的入射的第一波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而导光元件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促进第一光源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n光腔,位于所述光腔和导光元件之间的导光元件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而二向色滤光膜层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将二向色滤光膜层对导光元件的入射的第一波长的光转化为第二波长的光;/n以及,所述光腔接触在波长转换材料层,光腔将在远离靠近波长转换材料层的一侧的表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第二区域为出光口,第一区域上铺设有透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面上铺设有入射面镀增透膜,而导光元件利用入射面镀增透膜促进第一光源将光入射到导光元件的入射面上;
光腔,位于所述光腔和导光元件之间的导光元件的出射面上铺设有二向色滤光膜层;而二向色滤光膜层上铺设有波长转换材料层;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将二向色滤光膜层对导光元件的入射的第一波长的光转化为第二波长的光;
以及,所述光腔接触在波长转换材料层,光腔将在远离靠近波长转换材料层的一侧的表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第二区域为出光口,第一区域上铺设有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元件包含有实心光传输元件和空心光传输元件;
所述导光元件形状包含有成长方体、圆柱、圆台和表面呈抛物面状的圆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表面呈抛物面状的圆台状的所述导光元件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层的材质包含有荧光粉材料和量子点材料;其中,
所述荧光粉材料包含有料硅酸盐荧光粉、铝酸盐荧光粉、YAG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航聂良宏
申请(专利权)人:智能场景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