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74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包括电子控制器、连接线束、换挡电动机、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无级双拨杆片、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液压换挡机构、差动齿轮;所述电子控制器通过连接线束与换挡电动机连接;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设置在换挡电动机上;无级双拨杆片设置与换挡驱动轴连接的花键;无级双拨杆片与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常用的换挡定位弹簧片,换挡驱动轴的准确位置到达后由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来实施自锁,减少了阻力的波动,增加了自动换挡器换挡的可靠性,换挡电动机的总体负载减少,提高自动换挡器的寿命,降低了成本,缩小了变速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需要有级变速的汽车都使用变速器,如传统燃油车是必备变速器的。由于传统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是通过操纵杆带动拉索去改变变速器的油路、电路、机械装置,所以通常为了挂挡时的手感清晰和保持挡位位置,变速器中一般都带有一个换挡扇形齿和一个限位弹簧片。换挡扇形齿的作用是随旋转轴旋转,其山峰状的齿和谷用于将旋转轴锁定在几个需要的固定位置,如驻车P、倒挡R、空挡N、前进挡D。换挡弹簧片的作用是给扇形齿提供一个山峰状的压力变化使得操作员感觉到位置变化,并通过弹簧片压迫而固定挂好了的挡位位置不至于跳出来。弹簧的弹性越大,手感越清晰,但挂挡的力也需越大。但是,随着自动变速器和线控换挡的普遍应用,驾驶员使用的操纵杆不再直接改变变速器里的挡位,而是通过导线和电脑去控制电动换挡执行机构去换挡,所以驾驶员不再能感觉到变速器内换挡扇形齿上的峰和谷,换挡弹簧片的弹性大小也不再影响驾驶员了,但是换挡弹簧片的弹性大小影响了电动换挡执行机构的负载大小,这些都给汽车的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公开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包括:电子控制器、连接线束、换挡电动机、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无级双拨杆片、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所述电子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换挡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挡位,计算预定参数和该挡位的具体目标角度位置,通过连接线束控制所述换挡电动机的工作参数;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换挡电动机上,所述换挡电动机驱动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的转动,进行减速和增加扭矩,所述换挡驱动轴在所述换挡电动机的控制下进行换挡操作;所述无级双拨杆片设置与所述换挡驱动轴连接的花键,所述换挡驱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移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与所述自动驻车机构连接、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在所述换挡驱动轴的控制下,通过其设定的转动位置,推动棘爪进入或退出棘轮实现驻车或解除驻车。所述无级双拨杆片与所述换挡液压阀体连接,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在所述换挡驱动轴的控制下,通过其设定的转动位置,由换挡液压阀体控制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实现车辆运行在R、N、或不同的D挡位。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包括三个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换挡液压阀体的阀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推杆与所述变速器的棘爪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为与所述换挡驱动轴连接的花键;在工作时,所述换挡驱动轴转动时,带动连接杆移动,同时驱动所述换挡液压阀体的阀芯移动,所述换挡液压阀体的阀芯为直线运动,不同的阀芯位置会接通不同的液压通道而实现不同的档位;在工作时,所述换挡驱动轴转动时,带动连接推杆移动,当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与变速器的棘爪连接,所述推杆的移动驱动所述棘爪的移动,所述棘爪的位置控制变速器的棘轮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电子控制器设置汽车为P挡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棘爪进入所述棘轮中,使车辆驻车,当所述电子控制器设置退出P挡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棘爪离开所述棘轮,使车辆释放驻车。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控制器设置带前馈PID自动控制策略,所述带前馈PID自动控制策略用于精准控制所述无级双拨杆片的旋转角度位置,提高所述无级双拨杆片的控制速度和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变速器里常用的换挡定位弹簧片,换挡驱动轴的准确位置到达后由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来实施自锁,而不靠现有技术的弹簧片压住,取消换挡定位弹簧以后,由于没有扇形齿上的齿峰和齿谷,大大降低了换挡阻力、减少了阻力的波动,增加了自动换挡器换挡的可靠性,换挡电动机的总体负载减少,提高自动换挡器的寿命,降低了成本,缩小了变速器的尺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双拨杆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子控制器、2连接线束、3换挡电动机、4自锁式减速齿轮组、5换挡驱动轴、6无级双拨杆片、61第一连接孔、62第二连接孔、63第三连接孔、7自动驻车机构、8换挡液压阀体、9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包括:电子控制器1、连接线束2、换挡电动机3、自锁式减速齿轮组4、换挡驱动轴5、无级双拨杆片6、自动驻车机构7、换挡液压阀体8、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9;所述电子控制器1通过所述连接线束2与所述换挡电动机3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1根据设定的挡位,计算预定参数和该挡位的具体目标角度位置,通过连接线束2控制所述换挡电动机3的工作参数;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4、换挡驱动轴5设置在所述换挡电动机3上,所述换挡电动机3驱动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4的转动,进行减速或增加扭矩,所述换挡驱动轴5在所述换挡电动机3的控制下进行换挡操作;所述无级双拨杆片6设置与所述换挡驱动轴5连接的花键,所述换挡驱动轴5的转动带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6移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6与所述自动驻车机构7的推杆连接、述无级双拨杆片6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子控制器、连接线束、换挡电动机、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无级双拨杆片、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n所述电子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换挡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挡位,计算预定参数和该挡位的具体目标角度位置,通过连接线束控制所述换挡电动机的工作参数;/n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换挡电动机上,所述换挡电动机驱动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的转动,进行减速和增加扭矩,所述换挡驱动轴在所述换挡电动机的控制下进行换挡操作;/n所述无级双拨杆片设置与所述换挡驱动轴连接的花键,所述换挡驱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移动;/n所述无级双拨杆片与所述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连接,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在所述换挡驱动轴的控制下,通过其设定的转动位置,由换挡液压阀体控制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实现车辆的变速和驱动,由自动驻车机构推动棘爪控制车辆进入驻车或行驶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控制器、连接线束、换挡电动机、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无级双拨杆片、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
所述电子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线束与所述换挡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挡位,计算预定参数和该挡位的具体目标角度位置,通过连接线束控制所述换挡电动机的工作参数;
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换挡电动机上,所述换挡电动机驱动所述自锁式减速齿轮组的转动,进行减速和增加扭矩,所述换挡驱动轴在所述换挡电动机的控制下进行换挡操作;
所述无级双拨杆片设置与所述换挡驱动轴连接的花键,所述换挡驱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无级双拨杆片移动;
所述无级双拨杆片与所述自动驻车机构、换挡液压阀体连接,所述无级双拨杆片在所述换挡驱动轴的控制下,通过其设定的转动位置,由换挡液压阀体控制液压换挡机构和差动齿轮,实现车辆的变速和驱动,由自动驻车机构推动棘爪控制车辆进入驻车或行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无级双拨杆片及无级双拨杆片换挡控制系统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双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贻樟叶水芳满海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吉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