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72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通过将压缩泵的上支座以及O型环,将内部的空间区隔为高压区以及低压区两个区域,并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使低温低压的流体由电动机侧的吸入管进入,在进入压缩泵后被压缩为高温高压,最后由压缩泵侧的吐出管吐出。这种高低压分区的配置,可使润滑油在内部自然产生循环,让回转式压缩机装置能以低转速运转。加大的高压区可容纳更多的润滑油,增加润滑性,增加流体所需要的缓冲空间,减少脉冲撞击。设置于电动机一侧的控制机板也不需考虑隔热问题,可进一步减少整体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将内部分隔为高低压两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的市场规模正快速地扩张。由于电动车的动力室空间有限,对于在车辆中普遍使用的压缩机装置,目前仅能使用卧式压缩机固定于动力室内。然而在考虑内部润滑的基础上,公知的卧式回转压缩机的应用转速要求必须高于每分钟2000转,且载具的倾斜角也必须小于15度,才能确保润滑油能正常供油,这样,对于可使用在电动车上的新能源压缩机的最佳应用范围,即转速低于每分钟900转、倾斜角在30度以内相比,公知的卧式回转式压缩机装置的特性会大大限缩了其可应用在电动车上的可能。另外,不论是公知的卧式压缩机装置或者立式压缩机装置,不仅是压缩泵,连电动机也都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这种高温高压架构使得控制机板无法放置于侧边,仅能放置于压缩机装置的上方,并使用绝热的方式固定。还有一点就是,公知的压缩机装置在使用R32冷媒时,由于安全因素必须限制其填充量,而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有较大一部分的冷媒与润滑油产生了混合而无法发挥作用。这样在产品体积以及效能的优化上均产生了不少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卧式压缩机装置的问题,以及在卧式和立式压缩机装置共同存在的控制机板隔热问题以及体积与效能的优化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压缩机装置分隔为高压区以及低压区的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包括有压缩机外壳、电动机以及压缩泵。所述压缩机外壳上分别设置吸入管、吐出管以及电接头。所述电动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一区。所述压缩泵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子且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二区,所述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以及所述下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上支座将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区域分隔为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二区。其中所述上支座的外径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壁的内径实质上相同,且所述上支座抵接于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区为低温低压区,所述第二区为高温高压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泵进一步包括O型环,套设于所述上支座对着所述压缩机外壳内壁的抵接面上。所述O型环为氢化丁腈橡胶或硅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机外壳具有上端盖、下端盖以及壳体,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壳体两端以形成半密闭式的压缩机结构,所述上端盖位于所述电动机一侧,所述下端盖位于所述压缩泵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接头位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吸入管位于所述上端盖上或对应所述电动机位置的所述壳体上,所述吐出管位于所述下端盖上或对应所述压缩泵位置的所述壳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机外壳为空心非圆形的铝合金外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泵的吸入口位于所述上支座上,所述压缩泵的吐出口位于所述下支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泵的吸入口位于所述上支座上,所述压缩泵的吐出口位于所述缸体上且对应所述吐出管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压缩泵彼此为偏心架构,且所述第二区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区的体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可以突破卧式压缩机装置的最低转速的限制,也能合理设计控制器的配置,并进一步解除了压缩机装置的体积与效能的优化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1以及图2的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分隔为低压区以及高压区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立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立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图4以及图5的立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分隔为低压区以及高压区的示意图。图7是在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上将吸入管以及吐出管作不同位置的设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1,12,13,14回转式压缩机装置;2压缩机外壳;3吸入管;4吐出管;5电接头;6压缩泵;7电动机;20内壁;21上端盖;22下端盖;23壳体;61转轴;63吸入口;64吐出口;65上支座;66下支座;67缸体;68O型环;71转子;73定子;Z1第一区;Z2第二区;H1外径;H2内径;A,B,C,D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名词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连接」一词在这里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个第一装置连接一个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在结构上连接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在结构上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11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1以及图2的卧式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1、11分隔为第一区(低压区)以及第二区(高压区)的示意图。回转式压缩机装置1、11包括压缩机外壳2、电动机7以及压缩泵6。压缩机外壳2以铝合金作为材料,铝合金的特性是在符合强度的前提下便于铸造塑型,而压缩机外壳2采用了半密闭式的结构,也就是包括了上端盖21、下端盖22以及空心非圆形的壳体23,由上端盖21、下端盖22以可拆卸地的方式结合于壳体23的上下两端以形成半密闭式的压缩机结构,其中上端盖21位于靠近电动机7一侧,而下端盖22位于靠近压缩泵6一侧。压缩机外壳2上分别设置有吸入管3、吐出管4以及电接头5,在图1以及图2的实施方式中,吸入管3以及电接头5位于上端盖21上,而吐出管4位于壳体23上对应压缩泵6的位置。压缩泵6以及电动机7分别设置于压缩机外壳2内,更具体来说,在回转式压缩机装置1、11中,包含转子71以及定子73的电动机7设置于压缩机外壳2内的第一区Z1,而通过转轴61连接于转子71的压缩泵6则设置于压缩机外壳2内的第二区Z2。压缩泵6包括上支座65、下支座66以及缸体67,上支座65以及下支座66分别固定于缸体67的两侧。压缩泵6另具有吸入口63以及吐出口64,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吸入口63位于上支座65上,吐出口64位于下支座66上,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吸入口63位于上支座65上,吐出口64则位于缸体67上且对应吐出管4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包括有:/n压缩机外壳,所述压缩机外壳上分别设置吸入管、吐出管以及电接头;/n电动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一区;以及/n压缩泵,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子且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二区,所述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以及所述下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上支座将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区域分隔为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二区;/n其中所述上支座的外径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壁的内径实质上相同,且所述上支座抵接于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壁上;/n其中所述第一区为低温低压区,所述第二区为高温高压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高低压分区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包括有:
压缩机外壳,所述压缩机外壳上分别设置吸入管、吐出管以及电接头;
电动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一区;以及
压缩泵,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子且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第二区,所述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以及所述下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上支座将所述压缩机外壳内的区域分隔为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二区;
其中所述上支座的外径与所述压缩机外壳内壁的内径实质上相同,且所述上支座抵接于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第一区为低温低压区,所述第二区为高温高压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泵进一步包括O型环,套设于所述上支座对着所述压缩机外壳内壁的抵接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环为氢化丁腈橡胶或硅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忠本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