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67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一活动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一第一平台,第一平台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墙体,第一平台和第二墙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块,第二墙体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平台,第一平台、第二墙体和第二平台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墙体,第一墙体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第二墙体靠近第一平台的一表面上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支撑组件,能够对预制混凝土本体的顶端进行支撑,使预制混凝土本体便于安装,另外当不使用第二支撑组件时,能够将第二支撑组件折叠起来,减少第二支撑组件的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在别处浇制而非在最后的施工现场。不同尺寸、形状的预制混凝土都可采用纤维增强其可靠性及开裂后的韧性。近年来,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繁多的样式、重量加上出色的挠曲强度和性能,使其在路障、储水池、外墙、建筑和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预制混凝土能加快住宅产业化速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多安装比较麻烦,而且安装的不稳定,另外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没有设置防护组件,从而导致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防护性能不高,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一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墙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块,所述第二墙体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墙体和第二平台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墙体靠近第一平台的一表面上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一钢筋,所述钢筋嵌在第一墙体的内部,所述钢筋远离第一墙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钢筋的一端周侧面通过卡簧转动连接有若干撑开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墙体的一表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位于支撑块的上方;所述活动机构包括一预制混凝土本体,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上插接有一防护组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插孔和定位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穿过插孔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另一侧上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另一侧面上贯穿有一限位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上开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放置槽,所述限位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挡板,所述限位柱的周侧面且位于放置槽的内部套接有一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位于矩形孔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背板,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一光滑柱,所述光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矩形块,所述矩形块插接在矩形孔的内部,所述矩形块的一表面上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柱远离背板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墙体与第一平台垂直,所述第二平台与第二墙体垂直,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分别位于第二墙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呈一字型排列。优选的,所述撑开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撑开板呈环形排列,所述撑开板未与连接块连接的一端向上翘起。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铰座,所述转动板的顶端插接在铰座的内部,且转动板的顶端与铰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动板平行设置,且转动板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底端位于第一平台上,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二支撑组件上。优选的,所述背板远离限位柱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一拉环,所述拉环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光滑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与限位槽的内径相同,且限位柱的周侧面和限位槽的内壁均光滑。优选的,所述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01:当需要从第一平台进入到第二平台时,此时工作人员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墙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块,之后测量预制混凝土本体顶端的高度,根据预制混凝土本体顶端的高度在第二墙体靠近第一平台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上两立板,在两立板之间通过横轴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板,然后在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平行的转动板,之后将转动板的末端连接在同一固定柱上,使固定柱放置在支撑块上,根据转动板的长度使支撑板处于水平;SS002:测量预制混凝土本体中间部分的倾斜角度,之后根据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倾角以及预制混凝土本体的长度,在第一墙体靠近第一平台的一表面上嵌入多个第一支撑组件;SS003:在预制混凝土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若干插孔,在预制混凝土本体的下表面上开设若干定位孔,使定位孔与插孔连通,在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另一侧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矩形孔,在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放置槽,挡板和弹簧位于放置槽的内部,且限位柱插接在贯穿孔内穿过弹簧和挡板,挡板固定安装在限位柱的外侧,且限位柱的一端位于矩形孔的内部;SS004:通过吊装机将预制混凝土本体吊起,之后通过吊装机与工作人员的配合将预制混凝土本体移至第一平台的上方,使预制混凝土本体的顶端搭在支撑板的上方,之后通过移动预制混凝土本体将第一支撑组件穿过插孔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此时连接块向上翘起的一端将会与定位孔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预制混凝土本体向外侧滑动,即完成对预制混凝土本体的安装;SS005:当安装好预制混凝土本体之后,工作人员抬起防护组件,之后拉动拉环,此时限位柱将会向外侧移动,同时弹簧将会收缩变短,之后将防护组件底部的矩形块插入到矩形孔的内部,之后松开拉环,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限位柱远离背板的一端将会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对防护组件进行限位,即完成对防护组件的安装。SS006:之后工作人员在光滑柱的上表面涂上胶水,然后贴上防护垫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支撑组件穿过插孔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当第一支撑组件完全插入到定位孔的内部时,由于卡簧的作用撑开板远离卡簧的一端翘起,从而卡在定位孔的内部,避免预制混凝土本体向外侧移动,而且本专利技术只需通过吊装机与工作人员的配合即可将预制混凝土本体上的插孔对准第一支撑组件,从而使预制混凝土本体便于安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支撑组件,能够对预制混凝土本体的顶端进行支撑,使预制混凝土本体便于安装,另外当不使用第二支撑组件时,能够将第二支撑组件折叠起来,减少第二支撑组件的占地空间。3、本专利技术通过拉动拉环,此时限位柱将会向外侧移动,同时弹簧将会收缩变短,之后将防护组件底部的矩形块插入到矩形孔的内部,之后松开拉环,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限位柱远离背板的一端将会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对防护组件进行限位,即完成对防护组件的安装,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能够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整体的防护性能,避免人从预制混凝土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安装有一活动机构(2);/n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一第一平台(3),所述第一平台(3)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墙体(5),所述第一平台(3)和第二墙体(5)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块(6),所述第二墙体(5)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平台(7),所述第一平台(3)、第二墙体(5)和第二平台(7)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墙体(4),所述第一墙体(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8),所述第二墙体(5)靠近第一平台(3)的一表面上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组件(9),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包括一钢筋(801),所述钢筋(801)嵌在第一墙体(4)的内部,所述钢筋(801)远离第一墙体(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块(802),所述连接块(802)远离钢筋(801)的一端周侧面通过卡簧转动连接有若干撑开板(80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9)包括一支撑板(901),所述支撑板(901)的一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墙体(5)的一表面上,所述支撑板(90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转动板(902),所述转动板(902)远离支撑板(901)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固定柱(903)上,所述固定柱(903)位于支撑块(6)的上方;/n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一预制混凝土本体(10),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上插接有一防护组件(11),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1001),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002),所述插孔(1001)和定位孔(1002)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穿过插孔(1001)插接在定位孔(1002)的内部,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另一侧上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孔(1003),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另一侧面上贯穿有一限位柱(1004),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上开设有与限位柱(1004)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放置槽(1005),所述限位柱(100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挡板(1006),所述限位柱(1004)的周侧面且位于放置槽(1005)的内部套接有一弹簧(1007),所述限位柱(1004)的一端位于矩形孔(1003)的内部,所述限位柱(10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背板(1008),所述防护组件(11)包括一光滑柱(1101),所述光滑柱(11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1102),所述立柱(11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矩形块(1103),所述矩形块(1103)插接在矩形孔(1003)的内部,所述矩形块(1103)的一表面上开设有一限位槽(1104),所述限位柱(1004)远离背板(1008)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槽(110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安装有一活动机构(2);
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一第一平台(3),所述第一平台(3)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墙体(5),所述第一平台(3)和第二墙体(5)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一支撑块(6),所述第二墙体(5)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平台(7),所述第一平台(3)、第二墙体(5)和第二平台(7)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墙体(4),所述第一墙体(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8),所述第二墙体(5)靠近第一平台(3)的一表面上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支撑组件(9),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包括一钢筋(801),所述钢筋(801)嵌在第一墙体(4)的内部,所述钢筋(801)远离第一墙体(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块(802),所述连接块(802)远离钢筋(801)的一端周侧面通过卡簧转动连接有若干撑开板(80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9)包括一支撑板(901),所述支撑板(901)的一侧转动连接在第二墙体(5)的一表面上,所述支撑板(90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转动板(902),所述转动板(902)远离支撑板(901)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固定柱(903)上,所述固定柱(903)位于支撑块(6)的上方;
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一预制混凝土本体(10),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上插接有一防护组件(11),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1001),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002),所述插孔(1001)和定位孔(1002)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穿过插孔(1001)插接在定位孔(1002)的内部,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另一侧上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孔(1003),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的另一侧面上贯穿有一限位柱(1004),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10)上开设有与限位柱(1004)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放置槽(1005),所述限位柱(100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挡板(1006),所述限位柱(1004)的周侧面且位于放置槽(1005)的内部套接有一弹簧(1007),所述限位柱(1004)的一端位于矩形孔(1003)的内部,所述限位柱(10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背板(1008),所述防护组件(11)包括一光滑柱(1101),所述光滑柱(11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1102),所述立柱(11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矩形块(1103),所述矩形块(1103)插接在矩形孔(1003)的内部,所述矩形块(1103)的一表面上开设有一限位槽(1104),所述限位柱(1004)远离背板(1008)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槽(110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5)与第一平台(3)垂直,所述第二平台(7)与第二墙体(5)垂直,所述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7)分别位于第二墙体(5)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呈一字型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板(80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撑开板(803)呈环形排列,所述撑开板(803)未与连接块(802)连接的一端向上翘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铰座,所述转动板(902)的顶端插接在铰座的内部,且转动板(902)的顶端与铰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动板(902)平行设置,且转动板(902)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茂汇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