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57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并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向稀膏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得到基酒;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灌装,得到所述中药配制酒;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采用高温制膏技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至于白酒中进行熬煮,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药提取物溶于白酒中,有效防止中药提取物在白酒中形成絮状沉淀,导致制备的药酒比较浑浊,且影响药效;另外,该制备工艺无需长期泡制,大大缩短泡制周期,显著提高中药配制酒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中药配制酒的药效;此外,经高温制膏处理后,中药提取物中一些有害物质在高温下能够被分解或转化,有效改善中药配制酒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制酒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技术介绍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传统药酒的制备多采用生、鲜药材加食用白酒泡制,但传统泡制工艺存在三个弊端:1、泡制周期过长;2、药材有效成分浸出率较低;3、酒度降低过大;还有一些药酒直接将中药提取物置于白酒中得到中药配制液,该方法虽然能够避免中药泡制过程,但是该方法得到的中药配制液易出现絮状沉淀,酒液浑浊,药效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采用高温制膏技术,能够大大缩短泡制周期,并促进中药提取物溶于白酒,利于人体吸收,药效显著。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并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b)向稀膏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得到基酒;(c)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灌装,得到所述中药配制酒。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采用高温制膏技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至于白酒中进行熬煮,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药提取物溶于白酒中,有效防止中药提取物在白酒中形成絮状沉淀,导致制备的药酒比较浑浊,且影响药效;另外,该制备工艺无需长期泡制,大大缩短泡制周期,显著提高中药配制酒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中药配制酒的药效;此外,经高温制膏处理后,中药提取物中一些有害物质在高温下能够被分解或转化,有效改善中药配制酒的口感。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中药提取物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1。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熬煮为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熬煮。通过上述参数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药提取物的溶解,提高中药配制酒的药效。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稀膏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8~12);所述泡制时间为20~30h。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基酒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4)。优选地,所述白酒度数不低于50度。优选地,所述静置时间为1~3天。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基酒中还包括水果膏;所述水果膏与稀膏质量比为1∶(9~11);所述水果膏和稀膏的总质量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8~12)。通过水果膏的添加,能够改善中药配制酒的口感,制成不同水果口味。本专利技术对水果膏的种类不作严格限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以为苹果、梨或菠萝。优选地,所述水果膏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水果用清水洗净后切成小块;将切好的水果放入铜锅内,再加入水果质量一半的热水并加热,熬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和果渣,将果渣再加入等量的热水继续熬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熬至滴水成珠,制得水果膏。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配制酒,所述中药配制酒由上述制备工艺制得;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提取物10~15份、蛹虫草提取物10~15份、牡蛎肽10~15份、黄精提取物8~10份、枸杞提取物8~10份、黄芪提取物8~10份、桑葚提取物8~10份、玛卡提取物4~6份、山药提取物4~6份、大枣提取物4~6份、肉桂提取物2~5份和干姜提取物2~5份。本专利技术上述补肾壮阳的中药配制酒通过各中药提取物的选择,使得中药配制酒具有优异的补肾壮阳功效。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提取物12份、蛹虫草提取物12份、牡蛎肽13份、黄精提取物9份、枸杞提取物8份、黄芪提取物10份、桑葚提取物9份、玛卡提取物5份、山药提取物5份、大枣提取物5份、肉桂提取物3份和干姜提取物4份。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中各组分的粒径均为0.1~0.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采用高温制膏技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至于白酒中进行熬煮,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药提取物溶于白酒中,有效防止中药提取物在白酒中形成絮状沉淀,导致制备的药酒比较浑浊,且影响药效;另外,该制备工艺无需长期泡制,大大缩短泡制周期,显著提高中药配制酒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中药配制酒的药效;此外,经高温制膏处理后,中药提取物中一些有害物质在高温下能够被分解或转化,有效改善中药配制酒的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以下各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如下:人参提取物: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蛹虫草提取物:购买于湖南朗林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牡蛎肽: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精提取物: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枸杞提取物:购买于西安赛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芪提取物:购买于西安赛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桑葚提取物:购买于西安赛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玛卡提取物: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药提取物: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枣提取物:购买于西安维特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肉桂提取物:购买于西安利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干姜提取物:购买于西安雨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该制备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质量比为2∶1,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采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b)按照稀膏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8,向稀膏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20h,得到基酒;(c)按照质量比为1∶2,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1天、灌装,得到中药配制酒。上述步骤中采用的白酒度数均为52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该制备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质量比为2∶1,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采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b)将10kg苹果用清水洗净后切成小块;将切好的苹果放入铜锅内,再加入5kg热水并加热,熬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和果渣,将果渣再加入等量的热水继续熬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熬至滴水成珠,制得水果膏;按照水果膏与稀膏质量比为1∶10;水果膏和稀膏的总质量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10,向稀膏和水果膏的混合物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30h,得到基酒;(c)按照质量比为1∶4,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3天、灌装,得到中药配制酒。上述步骤中采用的白酒度数均为52度。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并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n(b)向稀膏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得到基酒;/n(c)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灌装,得到所述中药配制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配制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中药提取物与白酒进行混合并熬煮至滴水成珠,得到稀膏;
(b)向稀膏中加入白酒进行泡制,得到基酒;
(c)将基酒与白酒混合、静置、灌装,得到所述中药配制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中药提取物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熬煮为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熬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稀膏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8~12);所述泡制时间为20~3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基酒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度数不低于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基酒中还包括水果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龙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海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