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48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脉冲曝气搅拌能够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解决了布水不均的问题,节省了复杂的布水结构和搅拌装置或者回流装置,使反应器结构简单、设备少,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脉冲曝气搅拌,能够保证在搅拌过程中污泥一直处于悬浮状态,保证系统从颗粒污泥培养阶段到稳定运行阶段,一直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对氮和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絮状污泥的结构松散、沉降性能有限,所以生化池和二沉池池容较大,这增加了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相比于普通活性污泥法,好氧颗粒污泥技术(AGS技术)具有生物致密、比重大、沉降速度快等优点,有利于固液相分离,可大大缩小甚至省去二沉池,同时可使反应器中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和容积负荷,保证了出水水质,降低了总成本。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已经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村镇生活污水产生量大,是农村人居住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农村地区资金不充裕、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必须投资省、安装方式灵活、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管理、运行成本低。村镇污水一般经过化粪池,且伴有雨污合流及地下水渗入等情况,因此村镇生活污水通常浓度较低。目前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主要应用于较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如进水COD浓度500~2000mg/L,容积负荷1~15kgCOD/m3/d。对于较低COD浓度(150~500mg/L)的城镇生活污水,AGS技术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更低COD浓度(80~150mg/L)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应用研究更加缺乏。中国专利CN102010058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向低浓度(140~350mg/L)生活污水补充易降解碳源提高进水浓度至600~800mg/L,在高负荷0.9~1.7kgCOD/m3/d下培养颗粒污泥,低负荷运行,反应器高径比(8~20):1,短时沉降(沉淀时间5min)筛选污泥,运行过程中需要补充接种污泥。中国专利CN109761352A公开了能稳定高效处理低碳源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方法,启动阶段控制COD负荷不小于1.2kgCOD/(m3·d),进水COD年平均浓度为150~300mg/L,反应器高径比26.5:1。中国专利CN110054296A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低C/N比市政污水的A/O/ASBR工艺,进水负荷从0.83kgCOD/(m3·d)到1.35kgCOD/(m3·d)逐步提高并稳定在1.35COD/(m3·d)运行,进水COD为200~320mg/L,在厌氧段和缺氧段启动回流搅拌,反应器高径比12:1。上述低浓度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方法均在高负荷条件下启动,低负荷运行,颗粒污泥会有一个适应转化阶段,部分颗粒污泥可能发生解体而影响出水水质,而且仍存在反应器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能够保证系统从颗粒污泥培养阶段到稳定运行阶段,一直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反应器结构简单、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优选地,所述低浓度村镇污水的COD为80~150mg/L,氨氮含量为40~50mg/L。优选地,所述序批式运行在低负荷条件下进行,进水负荷为0.3~0.7kgCOD/m3/d,运行周期为3~4h。优选地,所述脉冲曝气搅拌的时间间隔为10~30min,单次脉冲曝气搅拌的时间为1~2min,所述脉冲曝气搅拌的强度为0.2~0.4cm/s。优选地,所述好氧阶段的曝气强度小于0.2cm/s。优选地,所述反应器采用物联网模块控制方式,对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整。优选地,所述反应器为柱状结构,高径比为(1~3):1。优选地,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SV30<23%,SVI<45mL/g。优选地,在进行所述沉淀前,进行若干次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曝气搅拌能够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解决了布水不均的问题,节省了复杂的布水结构或者搅拌装置以及回流装置,使反应器结构简单,设备少,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曝气搅拌,能够保证在搅拌过程中污泥一直处于悬浮状态,保证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和传质,能够保证系统从颗粒污泥培养阶段到稳定运行阶段,一直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进水泵,2-液体流量计,3-止回阀,4-电动阀门,5-出水管,6-手动阀门,7-排泥和排空管,8-柱状反应器,9-溢流管,10-风机,11-路由器,12-远程管理控制中心(电脑),13-手持端监测控制器(手机),14-滗水设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絮状污泥优选为常规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中的絮状污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絮状污泥的接种量优选为5~6gMLSS/L。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运行初期换水比较小,之后逐步提高。当出水水质满足出水要求且在沉淀时间内污泥层达到出水口液位以下时可以提高换水比。本专利技术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水具体指待处理的低浓度村镇污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处理的低浓度村镇污水的COD优选为80~150mg/L,更优选为80~100mg/L;氨氮含量优选为40~50mg/L。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能够在较低污水浓度的情况下仍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序批式运行在低负荷条件下进行,进水负荷优选为0.3~0.7kgCOD/m3/d。本专利技术在所述低浓度低负荷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且稳定处理低浓度村镇污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调节换水比、运行周期和曝气强度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而不是前期提高负荷培养颗粒污泥后期降低负荷运行,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效果一直保持稳定,不必经历从高负荷转变为低负荷导致出水水质波动的阶段,系统从颗粒污泥培养阶段至稳定运行阶段,一直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序批式运行的运行周期优选为3~4h,由于进水有机物浓度较低,而且是生活污水,所以有机物和氨氮会很快降解,通过对运行过程中COD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浓度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采用进水-脉冲曝气搅拌-厌氧-好氧-静置-脉冲曝气搅拌-沉淀-排水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低浓度村镇污水进行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浓度村镇污水的COD为80~150mg/L,氨氮含量为40~5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批式运行在低负荷条件下进行,进水负荷为0.3~0.7kgCOD/m3/d,运行周期为3~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曝气搅拌的时间间隔为10~30min,单次脉冲曝气搅拌的时间为1~2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王香莲马林唐一陈彤张桐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