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6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这样,可以减小因外部光线经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线过强对驾驶员观察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在倒车状态下,不会对驾驶员观察倒车影像、后视镜、控制台等产生影响,保证车辆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驾驶员在驾车时需要观察车内控制台、后视镜、倒车影像等辅助驾驶,从而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需要通过车辆的前风窗玻璃观察前方路况,因此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一般较高。外部光线可经由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当外部光线较强时,前风窗玻璃无法有效过滤掉强光,导致较强的外部光线经过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后,仍存在较高的光强,会对驾驶员的观察产生影响。例如,若驾驶员倒车时观察倒车影像,而此时较强的外部光线照射入车内,会导致驾驶员观察能力受到影响,同时无法准确观察到倒车影像,导致驾驶员实时观察到的倒车影像模糊不清,从而对驾驶员倒车产生影响,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避免经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线影响驾驶员视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光敏传感器获取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包括: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通电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前风窗玻璃的目标通电策略,其中,对前风窗玻璃的通电策略用于指示对该前风窗玻璃通电的通电时间和/或通电电压;按照所述目标通电策略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包括: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透光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透光率;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使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率降低至所述目标透光率。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通电模块,用于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光敏传感器获取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可选地,所述通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通电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前风窗玻璃的目标通电策略,其中,对前风窗玻璃的通电策略用于指示对该前风窗玻璃通电的通电时间和/或通电电压;按照所述目标通电策略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可选地,所述通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透光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透光率;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使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率降低至所述目标透光率。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风窗玻璃,所述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以及,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光敏传感器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并在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这样,可以减小因外部光线经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线过强对驾驶员观察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在倒车状态下,不会对驾驶员观察倒车影像、后视镜、控制台等产生影响,保证车辆安全。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的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为电致变色材料,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成的器件为电致变色器件,相应地,电致变色玻璃就是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而成的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结构由上到下分别为:玻璃、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导电层、离子存储层、透明导电层和玻璃。控制电致变色玻璃时,在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加电压,电致变色层材料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发生变化。其中,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随电压增大和通电时间的加长而变低,通过改变施加于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和更改对电致变色玻璃的通电时间可以精确控制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所涉及到的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该电致变色玻璃可由车辆上的车身控制器(BCM,BodyControlModule)控制,车身控制器可以通过输出电信号,也就是对前风窗玻璃进行通电,以实现对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率控制。本公开车辆前风窗玻璃所使用的电致变色玻璃在未通电情况下与传统的前风窗玻璃相同,不会影响驾驶员对车辆周边环境的观察。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11中,在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当车辆挂入倒挡时,车辆即进入倒挡状态,而当车辆所挂挡位不是倒挡(例如,车辆挂入前进挡位、空挡等)时,车辆则处于非倒挡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车辆是否挂入倒挡以确定车辆是否处于倒挡状态。在检测到车辆挂入倒挡,即可获取车内光照强度。车内光照强度可以为车外光线经过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车内驾驶员眼睛所感受到的光照强度。示例地,步骤11可由车载ECU(ElectronicControlUni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n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为车外光线经过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照射入车内的光照强度;
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减小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度,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光敏传感器获取所述车内光照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包括:
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通电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前风窗玻璃的目标通电策略,其中,对前风窗玻璃的通电策略用于指示对该前风窗玻璃通电的通电时间和/或通电电压;
按照所述目标通电策略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车内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包括:
根据所述车内光照强度、以及预先存储的车内光照强度与透光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透光率;
对所述前风窗玻璃通电,以使所述前风窗玻璃的透光率降低至所述目标透光率。


5.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前风窗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倒挡状态时,获取车内光照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