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5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悬挂装置,即使是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情形,也能够不扰乱车辆的举动且尽可能无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能地实现车辆的振动控制。具有: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的电磁致动器、获取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的信息获取部、具有对目标衰减力进行计算的衰减力计算部及对目标伸缩力进行计算的伸缩力计算部且求出基于目标衰减力及目标伸缩力得到的目标驱动力的驱动力运算部、和使用目标驱动力进行电动马达的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部。驱动力运算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进行基于由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冲程速度而降低与目标伸缩力相关的伸缩控制量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如下电磁致动器的电动悬挂装置,该电磁致动器设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以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有如下电磁致动器的电动悬挂装置,该电磁致动器设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以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参照专利文献1)。电磁致动器除了电动马达之外还具有滚珠丝杠机构。在电磁致动器中,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滚珠丝杠机构的直线运动。由此,电动马达以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以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方式动作。在此,涉及到衰减动作的驱动力意味着衰减力。衰减力是指与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的朝向不同的朝向上的力。另一方面,涉及到伸缩动作的驱动力意味着伸缩力。伸缩力是指与冲程速度的朝向无关的朝向上的力。现有技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17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悬挂装置中,例如在车轮登上断坡这样的被施加大输入的情形下,可能产生电磁致动器所具备的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事态。具体地说,在这样的情形下,电动悬挂装置会使电动马达统合地产生用于缓冲施加大输入时产生的车身撅起现象的衰减力及用于将车辆姿势保持为水平状态的伸缩力。然而,在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情形下,如何将电动马达的最大输出(最大驱动力)分配给衰减力及伸缩力成为问题。假设在无法确保足够大小的衰减力的情况下,会无法充分抑制簧下(车轮)的振动。其结果为,有扰乱车辆举动的隐忧。另外,在无法确保足够大小的伸缩力的情况下,会无法将车辆确保为基于天棚控制得到的稳定姿势。其结果为,有损害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能的隐忧。关于该点,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提及在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情形下将电动马达的最大驱动力如何作为衰减力及伸缩力进行分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情形也能够不扰乱车辆举动且尽可能无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能地实现车辆的振动控制的电动悬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动悬挂装置,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有:电磁致动器,其设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上述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的信息;驱动力运算部,其具有对涉及到上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衰减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衰减力进行计算的衰减力计算部、以及对涉及到上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伸缩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伸缩力进行计算的伸缩力计算部,并求出基于由上述衰减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衰减力及由上述伸缩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伸缩力得到的目标驱动力;和驱动控制部,其使用由上述驱动力运算部求出的目标驱动力进行上述电动马达的驱动控制,上述驱动力运算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进行基于由上述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冲程速度而降低与上述目标伸缩力相关的伸缩控制量的调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电动马达在其输出容量的界限附近动作的情形,也能够不扰乱车辆举动且尽可能无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能地实现车辆的振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电磁致动器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ECU的内部及周边部的构成图。图4A是概念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ECU的内部的图。图4B是概念性表示与冲程速度相应变化的目标衰减力的关系的衰减力图表的说明图。图4C是概念性表示与冲程速度相应变化的降低比率的关系的第1降低比率图表的说明图。图4D是概念性表示与冲程速度相应变化的降低比率的特性值在冲程速度的增大时与减少时之间沿着迟滞轨迹这一情况的第2降低比率图表的说明图。图4E是概念性表示产生了降低伸缩控制量的调整要求时的目标伸缩力的调整前后的关系的调整前后目标伸缩力图表的说明图。图4F是概念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ECU的内部的图。图5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的动作说明的流程图。图6A是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的动作说明的路面位移的时序图。图6B是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的动作说明的冲程速度的时序图。图6C是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的动作说明的降低比率的时序图。图7是概念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ECU的内部的图。图8是概念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动悬挂装置所具备的ECU的内部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11电动悬挂装置13电磁致动器31电动马达43信息获取部47驱动力运算部49驱动控制部51衰减力计算部(驱动力运算部)53伸缩力计算部(驱动力运算部)60降低比率计算部(调整部、变形例的调整部)63控制响应性计算部(调整部、变形例的调整部)65伸缩力修正部(调整部)67相乘运算部(变形例的调整部)75第1实施例的调整部(驱动力运算部)77第2实施例的调整部(驱动力运算部)85变形例的调整部(驱动力运算部)87变形例的调整部(驱动力运算部)SV冲程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此外,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对于具有共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有时会变形或夸张地示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所共同的基本构成〕首先,参照图1、图2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所共同的基本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所共同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构成电动悬挂装置11的一部分的电磁致动器13的局部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进行总称的情况下,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悬挂装置11构成为具有:车辆10的各车轮各自具备的多个电磁致动器13;和一个电子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15。多个电磁致动器13和ECU15之间,分别经由用于从ECU15向多个电磁致动器13供给驱动控制电力的电力供给线14(参照图1的实线)以及用于从多个电磁致动器13向ECU15发送电动马达31(参照图2)的旋转角信号的信号线16(参照图1的虚线)而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致动器13在包括前轮(左前轮、右前轮)及后轮(左后轮、右后轮)的各车轮各自上,共计配设有四个。各车轮各自所具备的电磁致动器13与每个车轮的伸缩动作配合地相互独立地被驱动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电磁致动器,其设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n信息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的信息;/n驱动力运算部,其具有对涉及到所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衰减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衰减力进行计算的衰减力计算部、以及对涉及到所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伸缩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伸缩力进行计算的伸缩力计算部,并求出基于由所述衰减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衰减力及由所述伸缩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伸缩力得到的目标驱动力;和/n驱动控制部,其使用由所述驱动力运算部求出的目标驱动力进行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控制,/n所述驱动力运算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进行基于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冲程速度而降低与所述目标伸缩力相关的伸缩控制量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JP 2019-0611391.一种电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磁致动器,其设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涉及到衰减动作及伸缩动作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
信息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的信息;
驱动力运算部,其具有对涉及到所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衰减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衰减力进行计算的衰减力计算部、以及对涉及到所述电磁致动器的作为伸缩动作的目标值的目标伸缩力进行计算的伸缩力计算部,并求出基于由所述衰减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衰减力及由所述伸缩力计算部计算出的目标伸缩力得到的目标驱动力;和
驱动控制部,其使用由所述驱动力运算部求出的目标驱动力进行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控制,
所述驱动力运算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进行基于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冲程速度而降低与所述目标伸缩力相关的伸缩控制量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力运算部所具备的调整部进行与由所述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冲程速度的增大相应地使涉及到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智史加藤贵史丰平朝弥米田笃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