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35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笔套包括:硬质外环;软质内环接触硬质外环并设置该硬质外环内,软质内环内的空间容纳笔;以及处理电路。软质内环中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耦接到处理电路。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器及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器。第一压力感测器与笔套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且第二压力感测器与第一端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处理电路根据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判断笔套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判断笔套的模式的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部分主动笔可替换笔头,让使用者在书写时有不同的手感。还有主动笔则可以替换笔芯,让主动笔的笔芯可替换成类似圆珠笔笔芯的具有真实墨水的笔芯。因此在使用者的书写下,除了具有电子画板的记录之外,还可保留实际墨水的书写感受及纸本记录。然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笔套能直接套在传统笔上而同时实现主动笔及传统笔的功能。因此,如何在将笔套套在传统笔上而同时实现主动笔及传统笔的功能的应用中判断笔套的模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致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能在将笔套套在传统笔上而同时实现主动笔及传统笔的功能的应用中,判断笔套的模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笔套,包括:硬质外环;软质内环接触硬质外环并设置该硬质外环内,软质内环内的空间容纳笔;以及处理电路。软质内环中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耦接到处理电路。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器及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器。第一压力感测器与笔套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且第二压力感测器与第一端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处理电路根据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判断笔套的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模式包括无笔模式、有笔模式及书写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等于零,则笔套处于无笔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任两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皆小于第一压力阈值,则笔套处于有笔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其中两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大于第二压力阈值,则笔套处于书写模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笔套使用方法,适用于笔套。笔套包括:硬质外环;软质内环,接触硬质外环并设置于硬质外环内,软质内环内的空间容纳一笔;以及处理电路。笔套使用方法包括:在软质内环中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耦接到处理电路。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器及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器。第一压力感测器与笔套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且第二压力感测器与第一端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笔套使用方法还包括:通过处理电路根据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判断笔套的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模式包括无笔模式、有笔模式及书写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等于零,则笔套处于无笔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任两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皆小于第一压力阈值,则笔套处于有笔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其中两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大于第二压力阈值,则笔套处于书写模式。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在笔套的硬质外环内设置软质内环。软质内环包括与笔套第一端距离不同的多个压力感测器。处理电路可根据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来判断笔套处于无笔模式、有笔模式或书写模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的侧视图。图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的俯视图。图1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软质内环的展开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将笔套套上传统笔的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在书写模式的示意图。图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在A’B’剖面的示意图。图3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在AB剖面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使用方法的流程图。100:笔套110:硬质外环120:软质内环130:压力感测器141:第一环状电极142:第二环状电极150:处理电路160:电池170:空间S401~S404:笔套使用方法的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的侧视图。图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套的俯视图。图1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软质内环的展开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笔套100包括硬质外环110及软质内环120。软质内环120接触硬质外环110并设置该硬质外环110内。软质内环120内的空间170可容纳一只传统笔。硬质外环110例如是由塑胶或其他硬质材料形成。软质内环120例如是由聚胺酯(Polyurethane,PU)材质、软性织物或其他软式可压缩材料形成。在软质内环120中可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130耦接到处理电路150。从图1B的笔套俯视图及图1C的软质内环展开图可见,笔套110具有九个压力感测器130环绕笔套110而设置。笔套110的下段(即,靠近笔头端)设置三个压力感测器130(即,a1、a2、a3)。笔套110的中段设置三个压力感测器130(即,b1、b2、b3)。笔套110的上段(即,远离笔头端)设置三个压力感测器130(即,c1、c2、c3)。在另一实施例中,压力感测器130的数量也可增加或减少,例如在笔套110的上段、中段、下段各设置四个压力感测器130,或是只在笔套110的上段及下段设置压力感测器130。当多个压力感测器130的压力感测值传送到处理电路150时,处理电路150可根据压力感测值判断笔套110处于无笔模式、有笔模式或书写模式。上述模式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电池160可耦接到处理电路150及压力感测器130进行供电。第一环状电极141(例如,Tx1)及第二环状电极142(例如,Tx2)可提供主动笔功能,也就是笔套110与触控面板之间的触控感应,并使主动笔具有倾斜(tilt)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50及电池160可通过可挠性电路板或可挠性电池来实作,并设置于硬质外环110或软质内环120中。如此可节省处理电路150及电池160在笔尾占用的空间。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将笔套套上传统笔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1A至图1C,当笔套100套上传统笔时,软质内环120会从原始内径201被压缩到传统笔外径202。也就是说,笔套100会从无笔模式转换为有笔模式。表一为无笔模式的九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范例。表一a1=0a2=0a3=0b1=0b2=0b3=0c1=0c2=0c3=0表二为有笔模式的九个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范例。表二a1=1.1a2=1.1a3=1.1b1=1.2b2=1.2b3=1.1c1=1.2c2=1.1c3=1.2从表一及表二可得知,在无笔模式中,软质内环120没有受到挤压,因此压力感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套,包括:/n一硬质外环;/n一软质内环,接触该硬质外环并设置于该硬质外环内,该软质内环内的空间容纳一笔;以及/n一处理电路,其中/n该软质内环中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耦接到该处理电路,该些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器及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器,该些第一压力感测器与该笔套的一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一预定距离且该些第二压力感测器与该第一端的距离大于该预定距离,/n该处理电路根据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判断该笔套的一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套,包括:
一硬质外环;
一软质内环,接触该硬质外环并设置于该硬质外环内,该软质内环内的空间容纳一笔;以及
一处理电路,其中
该软质内环中设置多个压力感测器耦接到该处理电路,该些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器及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器,该些第一压力感测器与该笔套的一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一预定距离且该些第二压力感测器与该第一端的距离大于该预定距离,
该处理电路根据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判断该笔套的一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套,其特征在于,该模式包括一无笔模式、一有笔模式及一书写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套,其特征在于,当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等于零,则该笔套处于该无笔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套,其特征在于,当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任两个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皆小于一第一压力阈值,则该笔套处于该有笔模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套,其特征在于,当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皆不等于零且其中两个该些压力感测器的压力感测值的差异大于一第二压力阈值,则该笔套处于该书写模式。


6.一种笔套使用方法,适用于一笔套,该笔套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伦柯杰斌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