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3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管状树脂是否处于已稳定的状态的技术。吹膜成型装置具备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的模具、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的获取部、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来判定至少1个高度位置中的管状树脂的中心位置是否位于模具的基准轴上的判定部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膜成型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3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64475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膜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有将已熔融的树脂从模具呈管状挤出,并向其内侧吹入空气以使其膨胀而成型成较薄的薄膜状的吹膜成型。以往,提出有通过调节唇部宽度、冷却风的风量和风温来将树脂的厚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7348号公报若从模具挤出的管状树脂变得不稳定的状态,则其品质可能会下降。因此,吹膜成型中,不断地监视管状树脂是否为已稳定的状态,在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地采取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完成的,其一种实施方式的例示性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管状树脂是否处于已稳定的状态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吹膜成型装置具备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的模具、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的获取部、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来判定至少1个高度位置中的管状树脂的中心位置是否位于模具的基准轴上的判定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也为吹膜成型装置。该装置具备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的模具、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的获取部、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来判定管状树脂是否相对于模具的基准轴旋转对称的判定部。另外,以上的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要件和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而获得的任意组合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而有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管状树脂是否处于已稳定的状态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膜成型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图2是图1的模具及厚度调节部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的模具及厚度调节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的功能及结构的框图。图5中,图5(a)~图5(d)是对基于图4的判定部的判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表示图1的吹膜成型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是对基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膜成型装置的判定部的判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基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膜成型装置的判定部的判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中:1-吹膜成型装置,7-控制装置,10-模具,26-管泡数据获取部,52-判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说明中对相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膜成型装置1的基本结构。吹膜成型装置1具备模具10、厚度调节部2、一对稳定板4、夹送辊5、厚度获取部6、管泡数据获取部26及控制装置7。模具10通过将由挤出机(未图示)供给的已熔融的树脂从环状的狭缝18(参考图3进行后述)挤出来成型成管泡。“管泡”为通过吹膜成型而获得的中间体,是指管状树脂薄膜。厚度调节部2调节管泡的厚度,并且冷却管泡。一对稳定板4配置于厚度调节部2的上方,并将管泡引导至一对夹送辊5之间。夹送辊5配置于稳定板4的上方,且一边拉起被引导的管泡一边扁平地折叠。被扁平地折叠的树脂薄膜通过卷取机(未图示)卷取。厚度获取部6配置于厚度调节部2与稳定板4之间。厚度获取部6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检测周向上的各位置的管泡的厚度。本实施方式中,厚度获取部6一边围绕管泡的周围旋转一边检测周向上的各位置中的管泡的厚度。通过厚度获取部6获取的厚度数据被发送到控制装置7中。管泡数据获取部26以规定的周期反复获取与管泡相关的数据。本实施方式的管泡数据获取部26为例如数码摄像机等可见光摄像机或热成像等红外线摄像机,且以规定的周期反复获取(拍摄)表示管泡的外观形状的图像来作为与管泡相关的数据。具体而言,管泡数据获取部26例如搭载于机器人手臂上,且以能够围绕管泡的周围移动的方式构成。而且,管泡数据获取部26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例如以45°间隔获取图像。管泡数据获取部26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该操作。作为变形例,吹膜成型装置1包括多个管泡数据获取部26,且这些管泡数据获取部26可以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例如以45°间隔进行配置。管泡数据获取部26将所获取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装置7中。控制装置7为统一控制吹膜成型装置1的装置。图2是模具10及厚度调节部2的纵剖视图。图3是模具10及厚度调节部2的俯视图。图3中,省略了冷却装置3的显示。模具10包括模具主体11、内周部件12及外周部件14。内周部件12为载置于模具主体11的上表面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外周部件14为环状的部件,且环绕内周部件12。在内周部件12与外周部件14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成环状的狭缝18。已熔融的树脂朝向上侧流过该狭缝18,并从狭缝18的吐出口(即,上端开口)18a挤出树脂。在模具主体11的外周上安装有多个加热器19。并且,在外周部件14的外周上也安装有加热器19。模具主体11及外周部件14通过加热器19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由此,能够将流过模具10的内部的树脂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及状态。厚度调节部2包括冷却装置3及多个(在此为32个)调节单元16。冷却装置3配置于模具10的上方。冷却装置3具备空气冷却环8及环状的整流部件9。空气冷却环8为内周部向下方凹陷的环状的框体。在空气冷却环8的内周部形成有向上侧开口的环状的出风口8a。出风口8a尤其形成为与以中心轴A为中心的环状的狭缝18同心。在空气冷却环8的外周部中,多个软管口8b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在多个软管口8b的每一个上连接有软管(未图示),且冷却风从鼓风机(未图示)经由该软管被送入空气冷却环8内。被送入空气冷却环8内的冷却风从出风口8a排出并喷吹到管泡中。整流部件9以围绕出风口8a的方式配置于空气冷却环8内。整流部件9对被送入空气冷却环8内的冷却风进行整流。由此,冷却风在周向上以均匀的流量、风速从出风口8a排出。多个调节单元16在周向上以围住外周部件14的上端侧的方式例如等间隔地配置。调节单元16尤其以悬臂的方式安装在外周部件14上。在多个调节单元16的上方固定有冷却装置3。多个调节单元16分别构成为能够对外周部件14施加朝向径向内的按压荷重或朝向径向外的拉伸荷重。外周部件14通过施加按压荷重或拉伸荷重来进行弹性变形。因此,通过调节多个调节单元16,能够在周向上局部调节唇部宽度,且能够在周向上局部控制管泡的厚度。在管泡的厚度在周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例如,与厚度较薄的部分对应的(例如,位于厚度较薄的部分的下方)从调节单元16对外周部件14施加拉伸荷重,从而增加厚度较薄的部分的下方的吐出口18a的间隙。由此,管泡的厚度的偏差变小。如图3所示,调节单元16作为一例包括根据来自控制装置7的控制指示而驱动的驱动器24、以转动轴32为支点进行支撑且接受驱动器24的旋转力的杆34及通过外周部件14以在轴线方向上能够位移的方式支撑且支撑于杆34的作用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模具,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n获取部,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及/n判定部,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来判定至少1个高度位置中的管状树脂的中心位置是否位于模具的基准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8 JP 2019-0644751.一种吹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模具,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
获取部,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及
判定部,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来判定至少1个高度位置中的管状树脂的中心位置是否位于模具的基准轴上。


2.一种吹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模具,将树脂从环状吐出口呈管状挤出;
获取部,获取与所挤出的管状树脂相关的数据;及
判定部,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一优石原佐知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