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箱涵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
技术介绍
大型箱涵是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的主要构件,安装在成型隧道内部的正中下方,是路面的主要承载构件。箱涵采用预制方式制作,即在箱涵模具内灌注混凝土浇筑成型。现今箱涵模具结构大部分采用人工拼装式,箱涵模具由底模、内外模板等多个独立构件组成,拼装箱涵模具时,人工用吊车将每片模板吊至底模上,再通过螺栓锁紧各模板,形成箱涵模具。浇注完成后,同样人工拆除模具的模板,用吊车逐个将每片模板吊到合适位置摆放。这种拼装和拆卸箱涵模具的方式操作的难度系数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涵模具拼装和拆卸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包括底模以及位于底模的内外两侧的侧模,侧模包括合模位置以及开模位置,在侧模位于合模位置的情况下,底模与侧模围成浇筑腔,在侧模位于开模位置的情况下,侧模远离底模;基座,设置于底模的内外两侧;导轨结构,设置于基座和/或底模上,侧模能够在导轨结构上滑动;驱动机构,驱动侧模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移动。进一步地,侧模包括位于底模外侧的外模,外模包括前外模以及位于前外模两侧的侧外模,侧外模包括侧外模本体以及连接于侧外模本体前端的外角模,在侧模位于合模位置的情况下,外角模能够与前外模连接,外角模包括向外凹入的凹腔,凹腔的前腔壁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本体(10),包括底模(20)以及位于所述底模(20)的内外两侧的侧模(30),所述侧模(30)包括合模位置以及开模位置,在所述侧模(30)位于所述合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底模(20)与所述侧模(30)围成浇筑腔(1),在所述侧模(30)位于所述开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侧模(30)远离所述底模(20);/n基座(40),设置于所述底模(20)的内外两侧;/n导轨结构(50),设置于所述基座(40)和/或所述底模(20)上,所述侧模(30)能够在所述导轨结构(50)上滑动;/n驱动机构(110),驱动所述侧模(30)在所述合模位置与所述开模位置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本体(10),包括底模(20)以及位于所述底模(20)的内外两侧的侧模(30),所述侧模(30)包括合模位置以及开模位置,在所述侧模(30)位于所述合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底模(20)与所述侧模(30)围成浇筑腔(1),在所述侧模(30)位于所述开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侧模(30)远离所述底模(20);
基座(40),设置于所述底模(20)的内外两侧;
导轨结构(50),设置于所述基座(40)和/或所述底模(20)上,所述侧模(30)能够在所述导轨结构(50)上滑动;
驱动机构(110),驱动所述侧模(30)在所述合模位置与所述开模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0)包括位于所述底模(20)外侧的外模(31),所述外模(31)包括前外模(311)以及位于所述前外模(311)两侧的侧外模(312),所述侧外模(312)包括侧外模本体(3121)以及连接于所述侧外模本体(3121)前端的外角模(3122),在所述侧模(30)位于所述合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外角模(3122)能够与所述前外模(311)连接,所述外角模(3122)包括向外凹入的凹腔(2),所述凹腔(2)的前腔壁(3123)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α1,所述凹腔(2)的后腔壁(3124)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β1,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40)上并引导所述侧外模(312)滑动的第一导轨(51),所述第一导轨(5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轨(51)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γ1,α1>γ1>β1,和/或,
所述侧模(30)包括位于所述底模(20)内侧的内模(32),所述内模(32)包括前内模(321)以及位于所述前内模(321)两侧的侧内模(322),所述侧内模(322)的外表面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α2,所述前内模(321)的外表面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β2,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40)上并引导所述侧内模(322)滑动的第二导轨(52),所述第二导轨(5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轨(52)与竖直平面L之间的角度为γ2,α2>γ>β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所述第一导轨(51)的情况下,角度γ1与角度β1之间的差值在2°至5°之间,在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所述第二导轨(52)的情况下,角度γ2与角度β2之间的差值在2°至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0)包括位于所述底模(20)外侧的外模(31)、位于所述底模(20)内侧的内模(32)以及位于所述外模(31)与所述内模(32)后端的后外模(33),所述外模(31)包括位于所述模具本体(10)前侧的前外模(311),所述内模(32)包括位于所述模具本体(10)前侧的前内模(321),其中,
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模(20)上并引导所述后外模(33)前后滑动的第三导轨(53);和/或,
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40)上并引导所述前外模(311)前后滑动的第四导轨(54);和/或,
所述导轨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40)上并引导所述前内模(321)前后滑动的第五导轨(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箱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0)包括位于所述底模(20)内侧的内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发,赵金虎,赵连生,陈健,王承震,王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