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琴专利>正文

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1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在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搓衣板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其一侧连接有导板;圆形壳体,其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摆板,其转动式连接在圆形壳体顶部中间;双轴电机,其安装在摆板顶部;辊刀,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底部末端,辊刀与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传动连接;往复装置,其设置在圆形壳体与摆板之间;导向装置,其设置在圆形壳体与摆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往复装置和辊刀配合对搓衣板进行开槽,从而达到对搓衣板进行加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搓衣板是中国劳动人民洗衣中常用的工具,和棒槌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洗衣的工具。搓衣板有一整块木板组成,两端分别有16公分左右的平坦部分,中间由20到30条沟槽组成,精致的搓衣板沟槽分两种,一种宽槽用来搓洗粗布厚衣,一种窄槽用来搓洗单衣。搓衣板通常在制作时通常需要开槽加工。目前,对搓衣板进行开槽的方式通常是由人工将搓衣板放置在开槽设备上,放置完毕后再拉动开槽设备进行开槽,上述方式在操作时需要人工拉动开槽设备进行开槽,由于拉动开槽设备进行开槽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较为耗费人力,并且人工拉动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在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搓衣板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方式在操作时需要人工拉动开槽设备进行开槽,较为耗费人力,并且人工拉动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操作时能够节省人力,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搓衣板加工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其一侧连接有导板;圆形壳体,其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摆板,其转动式连接在圆形壳体顶部中间;双轴电机,其安装在摆板顶部;辊刀,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底部末端,辊刀与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传动连接;往复装置,其设置在圆形壳体与摆板之间;导向装置,其设置在圆形壳体与摆板之间。优选地,往复装置包括有转轴,其连接在摆板的传动轴上,圆形壳体顶部两侧均开有导向槽;第一齿条,其为两根设置,两根第一齿条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道导向槽内;下齿轮,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底部,下齿轮会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其连接在第一齿条顶部;上齿轮,其连接在转轴顶部,上齿轮会与第二齿条啮合;蜗杆,其连接在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上;蜗轮,其连接在转轴下部,蜗轮与蜗杆配合;第一磁铁,其为多块设置,多块第一磁铁分别连接在两侧第一齿条相互远离的一侧面两侧;第二磁铁,其为多块设置,多块第二磁铁均连接在圆形壳体顶部一侧,多块第二磁铁分别与其中一侧的第一磁铁配合;第三磁铁,其为多块设置,多块第三磁铁均连接在圆形壳体顶部另一侧,多块第三磁铁分别与另一侧的两块第一磁铁配合。优选地,导向装置包括有导杆,圆形壳体前侧开有弧形槽,摆板底部连接有导杆,导杆与弧形槽滑动配合。优选地,还包括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有单向传动辊,底板顶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上连接有单向传动辊;传动齿轮,其为两个设置,两个传动齿轮分别连接在两根转杆顶部;扭力弹簧,其为两个设置,两个扭力弹簧分别连接在两根转杆与底板之间;L形连杆,其为两根设置,两根L形连杆分别连接在圆形壳体两侧,L形连杆上滑动式连接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卡块,其为两块设置,两块卡块分别连接在两根弧形齿条上;推杆,其连接在摆板底部,推杆会与卡块接触;输送轮,其为多个设置,多个输送轮均匀间隔转动式连接在底板顶部两侧。优选地,还包括有挡板,其为两块设置,两块挡板分别连接在底板顶部两侧。(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往复装置和辊刀配合对搓衣板进行开槽,从而达到对搓衣板进行加工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传动装置来移动搓衣板,不需要人工移动搓衣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3.本专利技术在操作时只需要放置搓衣板再启动双轴电机即可,操作简单,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且由机械进行加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立体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B部分立体结构放大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导板,3-圆形壳体,4-摆板,5-双轴电机,6-辊刀,7-往复装置,700-转轴,701-导向槽,702-第一齿条,703-下齿轮,704-第二齿条,705-上齿轮,706-蜗杆,707-蜗轮,708-第一磁铁,709-第二磁铁,710-第三磁铁,8-导向装置,801-弧形槽,802-导杆,9-传动装置,901-单向传动辊,902-传动齿轮,903-扭力弹簧,904-L形连杆,905-弧形齿条,906-卡块,907-推杆,908-输送轮,1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导板2、圆形壳体3、摆板4、双轴电机5和辊刀6,底板1后侧连接有导板2,底板1顶部后侧连接有圆形壳体3,圆形壳体3顶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摆板4,摆板4顶部安装有双轴电机5,摆板4底部末端转动式连接有辊刀6,辊刀6与双轴电机5的左侧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还包括有往复装置7和导向装置8,圆形壳体3与摆板4之间设有往复装置7和导向装置8。往复装置7包括有转轴700、第一齿条702、下齿轮703、第二齿条704、上齿轮705、蜗杆706、蜗轮707、第一磁铁708、第二磁铁709和第三磁铁710,摆板4的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转轴700,圆形壳体3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导向槽701,两道导向槽70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齿条702,第一齿条702顶部连接有第二齿条704,摆板4底部连接有下齿轮703,下齿轮703会与第一齿条702啮合,转轴700顶部连接有上齿轮705,上齿轮705会与第二齿条704啮合,第二齿条704和第一齿条702均分为前后两侧设置,双轴电机5的右侧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706,转轴700下部连接有蜗轮707,蜗轮707与蜗杆706配合,两侧第一齿条70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磁铁708,四块第一磁铁708分为前后两块设置,圆形壳体3顶部后侧连接有两块第二磁铁709,两块第二磁铁709分别与后侧的两块第一磁铁708配合,圆形壳体3顶部前侧连接有两块第三磁铁710,两块第三磁铁710分别与前侧的两块第一磁铁708配合。导向装置8包括有导杆802,圆形壳体3前侧开有弧形槽801,摆板4底部连接有导杆802,导杆802与弧形槽801滑动配合。当需要对搓衣板进行加工时,可以使用本装置,初始时,上齿轮705与下齿轮703分别与前侧的第二齿条704和第一齿条702啮合,首先使用者可以将搓衣板放置在底板1顶部,并使得搓衣板上需要开槽的部位与辊刀6接触,随后启动双轴电机5,双轴电机5启动带动辊刀6转动,双轴电机5在启动时还带动蜗杆706转动,蜗杆706转动带动蜗轮707转动,蜗轮707转动带动转轴700转动,转轴700转动带动上齿轮705转动,上齿轮705转动带动第二齿条704向左移动,第二齿条704向左移动带动第一齿条702向左移动,第一齿条702向左移动带动下齿轮703转动,下齿轮703转动带动摆板4摆动,摆板4在摆动时能够通过辊刀6在搓衣板上开槽进行加工,当第一齿条702移动至极限时,辊刀6也摆动至不再与搓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其一侧连接有导板(2);圆形壳体(3),其连接在底板(1)顶部一侧;摆板(4),其转动式连接在圆形壳体(3)顶部中间;双轴电机(5),其安装在摆板(4)顶部;辊刀(6),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4)底部末端,辊刀(6)与双轴电机(5)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传动连接;往复装置(7),其设置在圆形壳体(3)与摆板(4)之间;导向装置(8),其设置在圆形壳体(3)与摆板(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其一侧连接有导板(2);圆形壳体(3),其连接在底板(1)顶部一侧;摆板(4),其转动式连接在圆形壳体(3)顶部中间;双轴电机(5),其安装在摆板(4)顶部;辊刀(6),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4)底部末端,辊刀(6)与双轴电机(5)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传动连接;往复装置(7),其设置在圆形壳体(3)与摆板(4)之间;导向装置(8),其设置在圆形壳体(3)与摆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搓衣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往复装置(7)包括有:转轴(700),其连接在摆板(4)的传动轴上,圆形壳体(3)顶部两侧均开有导向槽(701);第一齿条(702),其为两根设置,两根第一齿条(702)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道导向槽(701)内;下齿轮(703),其转动式连接在摆板(4)底部,下齿轮(703)会与第一齿条(702)啮合;第二齿条(704),其连接在第一齿条(702)顶部;上齿轮(705),其连接在转轴(700)顶部,上齿轮(705)会与第二齿条(704)啮合;蜗杆(706),其连接在双轴电机(5)的另一个输出轴上;蜗轮(707),其连接在转轴(700)下部,蜗轮(707)与蜗杆(706)配合;第一磁铁(708),其为多块设置,多块第一磁铁(708)分别连接在两侧第一齿条(70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两侧;第二磁铁(709),其为多块设置,多块第二磁铁(709)均连接在圆形壳体(3)顶部一侧,多块第二磁铁(709)分别与其中一侧的第一磁铁(708)配合;第三磁铁(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琴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