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7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用于安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的安装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部旋转扣合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温度和/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烹饪器具,能够提高温度检测装置在烹饪器具上的安装和拆卸便利性,降低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诸如电饭煲、电煮锅等烹饪器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饭煲主要包括煲体、内锅、盖体、温度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等,内锅容置在煲体内,盖体盖合于煲体上,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内锅内食品的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电饭煲进行煮饭、保温等作业模式,并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电饭煲的运行进行调控。现有的温度检测装置通常通过金属支架配合螺钉固定在绕线盘或外锅上,该种连接方式,由于采用螺钉连接,旋拧螺钉费时费力,且存在螺钉掉落至电饭煲内部的风险,同时增加了耗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提高温度检测装置在烹饪器具中的拆装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用于安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的安装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部旋转扣合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温度和/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绕线盘,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绕线盘的内侧,所述绕线盘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且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绕线盘并与所述内锅抵接;或,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位于所述内锅上方的保温盖板,所述保温盖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朝向所述内锅。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具有位于一旋合圆周上的旋合面,所述旋合面上凸设有第一卡凸部,所述安装件设置有旋合部,所述旋合部与所述旋合面抵接,且所述旋合部能够相对所述旋合面绕所述旋合圆周的轴线转动,所述旋合部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旋合部相对所述旋合面的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卡凸部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卡槽。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合面沿旋合方向间隔凸设有所述第一卡凸部和止转部,当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部旋合扣合后,所述止转部限制所述旋合部继续沿所述旋合方向转动。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凸部和所述止转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旋合部沿旋合方向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卡槽和止转凹槽,所述止转凹槽贯通所述旋合部沿所述旋合方向的前端端面,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止转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卡凸部;当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部旋合扣合时,所述止转部位于所述止转凹槽中,所述第二卡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中。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合面的一端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至少对应所述第一卡凸部设置,且当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部旋合卡接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旋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安装件的轴线方向运动。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沿所述旋合圆周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旋合部的个数与所述安装部相同,且每个所述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旋合部旋转卡接。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绕线盘的周向侧壁处,且所述检测端距离所述内锅的锅底的距离为10mm~60mm。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传感器盖,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传感器盖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的第二端,且所述传感器盖与所述传感器支架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传感器盖远离所述传感器支架第二端的一端形成检测端;感温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传感器盖贴合。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中还设置有熔断体,所述熔断体和所述感温单元串联至温度检测电路中,所述熔断体设置在所述感温单元远离所述检测端的一侧。作为一种烹饪器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件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传感器支架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并与所述安装件旋转扣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件与烹饪器具上的安装部设置成旋转扣合的形式,能够避免采用螺钉连接安装件和安装部,降低物料成本,避免螺钉掉落至烹饪器具内部的风险;且采用旋转式扣合的方式连接安装件和安装部,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第一视角时且安装件与安装部未旋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第一视角时且安装件与安装部旋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1、绕线盘;11、安装部;111、旋合面;112、第一卡凸部;1121、导向斜面;1122、限位面;113、止转部;114、限位部;115、第二卡槽;12-避让通孔;2、温度检测组件;21、传感器支架;211、主体柱部;212、凸缘部;213、挡缘部;214、凸起;215、避让凹槽;22、传感器盖;221、筒状部;222、延伸部;223、连接部;23、容纳腔;3、安装件;31、主体筒部;311、安装通孔;312、避让通道;313、安装凸台;314、限位凸台;315、弹性臂;316、限位台阶;32、安装板部;321-安装限位面;33、限位筒部;34、弧形板部;35、旋合部;351、第一卡槽;352、止转凹槽;353、第二卡凸部;36、插接槽;4、弹性件;5、内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用于安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的安装件(3)和温度检测组件(2),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安装部(11)旋转扣合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5)的温度和/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用于安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的安装件(3)和温度检测组件(2),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安装部(11)旋转扣合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5)的温度和/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绕线盘(1),所述内锅(5)设置在所述绕线盘(1)的内侧,所述绕线盘(1)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11),且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绕线盘(1)并与所述内锅(5)抵接;
或,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位于所述内锅(5)上方的保温盖板,所述保温盖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11),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的检测端朝向所述内锅(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具有位于一旋合圆周上的旋合面(111),所述旋合面(111)上凸设有第一卡凸部(112),所述安装件(3)设置有旋合部(35),所述旋合部(35)与所述旋合面(111)抵接,且所述旋合部(35)能够相对所述旋合面(111)绕所述旋合圆周的轴线转动,所述旋合部(35)上开设有第一卡槽(351),所述旋合部(35)相对所述旋合面(111)的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卡凸部(112)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卡槽(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面(111)沿旋合方向间隔凸设有所述第一卡凸部(112)和止转部(113),当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安装部(11)旋合扣合后,所述止转部(113)限制所述旋合部(35)继续沿所述旋合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部(112)和所述止转部(113)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115),所述旋合部(35)沿旋合方向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卡槽(351)和止转凹槽(352),所述止转凹槽(352)贯通所述旋合部(35)沿所述旋合方向的前端端面,所述第一卡槽(351)和所述止转凹槽(352)之间形成有第二卡凸部(353);
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龙陈伟夏鹏程志斌王俊李振合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