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02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烟熏和番泻叶灌胃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肺脾气虚复合证型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和卵清蛋白鼻腔滴注的方式构建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基于内外因同时致病的中医理论,统筹安排多因素联合造模,物理和化学因素相结合,病证相结合,建立复合证候疾病动物模型。通过反复实验评估,将各类造模因素量化,造模时间进程具体化,动物具有标准化、复制性高等优点。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自制的烟熏设备简单易复制,价格便宜,采用市场上的透明塑料储物箱和自制不锈钢小配件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影响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达40%,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医学认为AR的发生是在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基础之上,感受风寒异气、鼻窍受邪所致。现代文献报道肺、脾气虚证是AR临床常见证型。古今医家均认为AR虽为肺窍之病,但与脾虚最为密切相关,如《素问》中记载“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肺五行属“金”,脾五行属“土”,“土生金”,病理上可出现脾土虚弱导致肺亦虚弱的相生异常,如《脾胃论》曰:“肺金受邪,由脾胃弱不能生肺乃所生病也”。他们治疗AR都常用“培土生金、健脾益肺”之法。本专利技术人在AR中医临床循证医学项目研究发现:《中华医典》和现代文献提到最多的治疗AR方药分别是“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两方均是“培土生金、健脾益肺”法,上述内容反证了“肺脾气虚”是AR的常见证型。构建合适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采用不同途径和不同思路构建了一些证候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肺气虚、脾气虚等AR动物模型,目前尚无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AR模型的报道,且证候造模和疾病造模思路不统一。烟熏法是目前肺气虚证实验中使用最多的造模方法,但烟熏设备、烟熏时间、烟熏量各有不同,目前市场上现有烟熏设备造价昂贵,一般实验室都没有配置;而自制烟熏箱的箱内烟雾浓度、温度和通风处理是制备AR模型的关键问题。运用番泻叶冷浸液灌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作脾气虚的方法,但现有技术中使用番泻叶的浓度有所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烟熏和番泻叶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造模,得到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步骤2:用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对步骤1所得的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进行腹腔注射;然后采用卵清蛋白对其进行鼻腔滴注,得到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步骤3:对所得的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验证。优选地,所述步骤1烟熏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动物置于烟熏箱内,每次使用8支香烟,熏20min,然后通风休息10min,连续熏3次,每天动物烟熏时间共为1h,烟熏造模周期60天。优选地,所述步骤1番泻叶灌胃的具体步骤如下:从烟熏第31天开始灌胃,按照1ml/100g体质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灌胃造模周期为30天。优选地,所述步骤1番泻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番泻叶投入沸水中浸泡1h,滤出药液后存放于4℃冰箱备用,其中所述番泻叶与水的比例为1∶10。优选地,所述步骤2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进行腹腔注射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制成混悬液,从烟熏第40天开始进行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7次,腹腔注射造模周期:14天。优选地,所述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如下:0.3mg卵清蛋白和30mg氢氧化铝加入1ml生理盐水中制成混悬液。优选地,所述步骤2烟熏第54天开始以10%的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滴双侧鼻腔,每次每侧鼻腔滴20μl,每日1次,连续7天。优选地,在所述以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滴鼻之前还包括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的基础致敏。优选地,所述步骤3验证的方法包括:摄食量、体质量、鼻部症状评分、负重游泳时间、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以及HE染色鼻黏膜病理切片。优选地,所述动物模型中采用的动物为SD大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构建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烟熏箱,储物箱(1)和烟熏配件(3);所述烟熏配件包括带有烟囱(31)的柱体(32)和底座(33);所述烟囱(31)位于所述柱体(32)的顶部,与顶部相连通;所述柱体底部开口,不封闭,在所述柱体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通风孔(34);所述底座(33)顶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柱体(32)嵌套于底座(33)上。优选地,所述烟熏配件(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柱体(32)和底座(33)为圆柱形;所述位于柱体侧面的通风孔(34)为方形;所述储物箱(1)为塑料材质,尺寸为60cm(长)×40cm(宽)×35cm(高);所述圆柱形不锈钢柱体(32)的直径为7cm,高为18cm;所述烟囱(31)的直径为2cm,高为2cm;所述方形孔(34)的大小为4cm×3.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采用的动物种鼠为SD大鼠,证候模型和疾病模型同期创建,采用自制烟熏箱放置到实验室的通风橱中,基于内外因同时致病,物理和化学因素相结合,多因素造模,并将各类造模因素、时间量化,采用验证指标包括摄食量、体质量、负重游泳时间、鼻部症状评分、血清IgE水平和鼻黏膜病理切片,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动物模型造模死亡率低,能进行大批量操作,能较好地模拟出肺脾气虚复合证型AR的症状表现,具有标准化、可复制性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烟熏设备简单易复制,价格便宜,采用市场上的透明塑料储物箱和自制不锈钢小配件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烟熏装置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造模流程图。图3为ABC三组体质量变化趋势图。图4为ABC三组摄食量变化趋势图。图5为ABC三组负重游泳实验时间对比图。图6为ABC三组血清IgE水平对比图。图7为A组HE染色结果图。图8为B组HE染色结果图。图9为C组HE染色结果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自制烟熏箱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烟熏配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简洁明了的展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主要造模设备和试剂:本专利技术烟熏箱包括塑料储物箱(大小为长60cm×宽40cm×高35cm)和圆柱形带小烟囱的不锈钢小配件(直径为7cm,高为18cm,见附图10)。通风橱(Eustace公司),卵清蛋白(OVA等级V,Sigma公司),氢氧化铝干粉(Sigma公司),大前门牌香烟,番泻叶(康美公司)。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构建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烟熏箱,包括储物箱(1)和烟熏配件(3);所述烟熏配件包括带有烟囱(31)的柱体(32)和底座(33);所述烟囱(31)位于所述柱体(32)的顶部,与顶部相连通;所述柱体底部开口,不封闭,在所述柱体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通风孔(34);所述底座(33)顶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柱体(32)嵌套于底座(33)上(图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采用烟熏和番泻叶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造模,得到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n步骤2:用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对步骤1所得的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进行腹腔注射;然后采用卵清蛋白对其进行鼻腔滴注,得到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n步骤3:对所得的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烟熏和番泻叶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造模,得到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
步骤2:用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对步骤1所得的肺脾气虚复合证型的动物模型进行腹腔注射;然后采用卵清蛋白对其进行鼻腔滴注,得到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步骤3:对所得的肺脾气虚证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烟熏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动物置于烟熏箱内,每次使用8支香烟,熏20min,然后通风休息10min,连续熏3次,每天动物烟熏时间共为1h,烟熏造模周期60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番泻叶灌胃的具体步骤如下:从烟熏第31天开始灌胃,按照1ml/100g体质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灌胃造模周期为30天。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番泻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番泻叶投入沸水中浸泡1h,滤出药液后存放于4℃冰箱备用,其中所述番泻叶与水的比例为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卵清蛋白与氢氧化铝混悬液进行腹腔注射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卵清蛋白0.3mg与氢氧化铝30mg加入生理盐水1ml制成混悬液,从烟熏的第40天开始进行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7次,腹腔注射造模周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秋兰黄唯冯小聪周世卿刘华娜谭希陈海李云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