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其中,该压线牙块具有牙块本体,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及位于所述压线槽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所述压线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牙块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压线槽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该压线牙块制作的线鼻子没有梯形刀刃口,从而不会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手掌等,同时也不会刺破缠绕在线鼻子上的绝缘胶布,从而避免了产生漏电、刀刃口间短路、烧毁配电柜或者电源控制箱及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压线钳是采油电工制作电机反引线及变压器反引线的一种专用工具,但是现有压线钳压成后的线鼻子存在以下问题:1.利用压线钳制作完成的线鼻子(接线端子)的圆外缩径处存有梯形刀刃口,该刀刃口容易意外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手掌等;2.该刀刃口容易刺破缠绕的绝缘胶布并产生漏电,从而意外造成刀刃口间短路、烧毁配电柜或者电源控制箱,且漏电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用以解决现有牙块制作的线鼻子存有梯形刃口及安全隐患的难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线牙块,具有牙块本体,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及位于所述压线槽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所述压线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牙块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压线槽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优选的,其中,所述压线槽具有槽顶面及位于所述槽顶面的两侧的两个槽侧面,所述排屑槽具有倾斜顶面,所述槽侧面与所述倾斜顶面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所述第一切割部。优选的,其中,所述槽侧面与所述倾斜顶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度。优选的,其中,自所述第一切割部向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所述排屑槽的所述倾斜顶面向所述牙块本体的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优选的,其中,所述对接部还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排屑槽的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切割部,两个所述第二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相接,两个所述第二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其中,所述对接部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排屑槽的前后两侧的两个倾斜面,所述排屑槽还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倾斜顶面的前后两侧的两个排屑侧面,相对应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排屑侧面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所述第二切割部。优选的,其中,自所述第二切割部向所述牙块本体的前侧或后侧,所述倾斜面向所述牙块本体的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优选的,其中,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排屑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45度。优选的,其中,所述对接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的端部的前保护块和后保护块,所述前保护块的端面、所述后保护块的端面、所述第一切割部、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切割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线模具,包括两个前述的压线牙块,在两个所述压线牙块对扣在一起的状态下,两个所述压线牙块的两个所述压线槽能形成供线鼻子容置的压线腔,两个所述压线牙块的两个所述对接部能相贴合。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利用该压线牙块制作的线鼻子没有梯形刀刃口,从而不会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手掌等,同时也不会刺破缠绕在线鼻子上的绝缘胶布,从而避免了产生漏电、刀刃口间短路、烧毁配电柜或者电源控制箱及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压线牙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压线牙块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线牙块的仰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B-B向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线鼻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压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压线模具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与说明:100、压线牙块;1、牙块本体;11、压线槽;111、槽顶面;112、槽侧面;12、对接部;121、排屑槽;1211、倾斜顶面;1212、排屑侧面;13、第一切割部;14、第二切割部;15、倾斜面;16、前保护块;17、后保护块;200、压线模具;210、压线腔;300、线鼻子;310、导线;320、线鼻腔;330、刀刃片;400、压线工具;420、牙块滑槽;430、牙块档杆;440、档杆孔;450、启停钮;460、手柄;470、加力杆;480、柱塞;490、伸缩杆;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下述的方位用语“内侧”、“外侧”、“前侧”以及“后侧”,以图2所示的压线牙块100的方向为准。在图2中,压线牙块100的上方即为“外侧”,压线牙块100的下方即为“内侧”,面向阅读者的压线牙块100的一面即为“前侧”,与该“前侧”相对的另一侧面即为“后侧”,压线牙块100的左方或右方,即为压线牙块100的端部。实施方式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线牙块100,请参见图1至图5,该压线牙块100具有牙块本体1,牙块本体1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11及位于压线槽11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12,压线槽11的两端贯穿于牙块本体1的前后两侧,对接部12上形成有延伸至牙块本体1的端部的排屑槽121,排屑槽121与压线槽11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13。本技术通过将两个压线牙块100对扣在一起使两个压线牙块100相对应的两个第一切割部13相贴合,从而保证在利用压线牙块100制作线鼻子300的过程中,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能够利用两个相贴合的第一切割部13将堆积在两个压线牙块100之间的刀刃片330切除,进而避免刀刃片330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手掌;同时也避免了该刀刃片330刺破缠绕的绝缘胶布并产生漏电的情况发生。此外,刀刃片330被切割下来之后可以通过对接部12上的排屑槽121排出,便于收集废料、易于清扫。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至图4,压线槽11具有槽顶面111及位于槽顶面111的两侧的两个槽侧面112,排屑槽121具有倾斜顶面1211,槽侧面112与倾斜顶面1211相接的位置处形成第一切割部13。通过设置倾斜顶面1211,便于切割下的刀刃片330沿着倾斜顶面1211滑出,从而保证废料能够自动排出,减少人员的清扫时间。更进一步的,自第一切割部13向牙块本体1的端部,排屑槽121的倾斜顶面1211向牙块本体1的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请参见图1和图4,为了保证第一切割部13能够顺利切割下刀刃片330,槽侧面112与倾斜顶面1211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α,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的角度为45度。当然,第一夹角α的角度也可以是其他数值,只要槽侧面112与倾斜顶面1211相接的位置处能够形成第一切割部13即可,也即当两个压线牙块100对扣在一起时,两个压线牙块100的相对应的两个第一切割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具有牙块本体,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及位于所述压线槽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所述压线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牙块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压线槽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具有牙块本体,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及位于所述压线槽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所述压线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牙块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压线槽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槽具有槽顶面及位于所述槽顶面的两侧的两个槽侧面,所述排屑槽具有倾斜顶面,所述槽侧面与所述倾斜顶面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所述第一切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面与所述倾斜顶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切割部向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所述排屑槽的所述倾斜顶面向所述牙块本体的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牙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还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排屑槽的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切割部,两个所述第二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相接,两个所述第二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殿才,徐聪聪,李延年,金涛,丁立业,周勇,张利国,张映霞,杜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