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6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门禁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解决了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包括门禁终端、后台控制端、云服务器、人脸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智能手机端,后台控制端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预约ID存储模块、访客ID存储模块和对比模块,所述门禁终端包括摄像模块和电子锁模块。访客通过智能手机端发出请求访问数据,实现了访客预约通过门禁终端的功能。管理者不需要实时对后台控制端进行控制和检查,也减小了预约的访客通过门禁终端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尤其适合在疫情防控等不方便长期停留在户外的特殊时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禁装置
,特别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门禁管理系统可以控制人员的出入,还可以控制人员在楼内及敏感区域的行为并准确记录和统计管理数据的数字化出入控制系统。它主要解决了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办公室等重要场所的安全问题。门禁管理系统可有效管理门的开启与关闭,保证授权人员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在现有的门禁装置中,当访客抵达门口后,访客通过门禁装置向管理者或业主发出进入请求,经过管理者或业主审核确认后,访客才能进入门禁装置内。现有技术中的门禁装置需要管理者或业主实时地对进入请求进行审核,而当管理者或业主不方便对访客发出的进入请求进行确认时,往往会导致访客在门口停留较长的时间,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内,访问者不便于在户外长时间停留,而现有技术中的门禁装置由于不便于对进入请求审核和确认,导致访问者容易长时间停留在门的外部。故现有技术中的门禁装置存在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具有较为方便使用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包括门禁终端、后台控制端、云服务器、人脸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智能手机端,后台控制端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预约ID存储模块、访客ID存储模块和对比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预约ID存储模块、访客ID存储模块和对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对比模块分别与预约ID存储模块和访客ID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人脸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智能手机端和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人脸数据库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门禁终端包括摄像模块和电子锁模块,所述电子锁模块和摄像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禁终端还包括红外测温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有访客体温数据存储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目摄像头采用型号为MV-MGE31GM2-T的双目相机模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模块采用型号为ZSD1410的4G数据流量模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比模块芯片型号为03070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访客通过智能手机端发出请求访问数据,管理者只需要定期在后台控制端审核和确认,即可让预约的到访者能够通过门禁终端,实现了访客预约通过门禁终端的功能。管理者不需要实时对后台控制端进行控制和检查,也减小了预约的访客通过门禁终端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尤其适合在疫情防控等不方便长期停留在户外的特殊时期使用。管理者能通过读取访客ID存储模块和预约ID存储模块内的数据,以获取实际到访访客和预约到访访客的数据,起到方便管理者使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门禁终端;12、摄像模块;13、电子锁模块;14、红外测温模块;21、后台控制端;22、控制模块;23、通讯模块;24、预约ID存储模块;25、访客ID存储模块;26、对比模块;31、云服务器;32、人脸数据库模块;33、人脸识别模块;34、访客体温数据存储模块;41、智能手机端。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门禁终端11、后台控制端21、云服务器31、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和智能手机端41。人脸数据库模块32内预存有人脸图像数据和与人脸图像数据对应的ID信息。智能手机端41用于向云服务器31发送带有ID信息的请求访问数据,移动手机端与云服务器31通过互联网实现通信连接。云服务器31分别与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智能手机端41和通讯模块23通信连接,人脸数据库模块32与人脸识别模块33通信连接。人脸数据库模块32用于储存用于人脸图像数据和与人脸图像数据对应的ID信息。人脸识别模块33用于对比人脸图像数据和摄像模块12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访客的ID信息。后台控制端21包括控制模块22、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通讯模块23采用型号为ZSD1410的4G数据流量模组,对比模块26芯片型号为03070A。控制模块22分别与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电性连接,对比模块26分别与预约ID存储模块24和访客ID存储模块25电性连接。通讯模块23用于实现控制模块22与云服务器31之间的数据传输。预约ID存储模块24用于存储预约访客的ID信息。访客ID存储模块25用于储存实际到访的访客的ID信息。对比模块26用于对比预约ID存储模块24和访客ID存储模块25内储存的ID信息,并向控制模块22发送对比结果信号。门禁终端11包括摄像模块12、电子锁模块13和红外测温模块14,电子锁模块13和摄像模块12均与控制模块22电性连接。摄像模块12包括双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与控制模块22电性连接,双目摄像头采用型号为MV-MGE31GM2-T的双目相机模组。摄像模块12用于采集实际到访访客的面部的图像数据。红外测温模块14与控制模块22电性连接,云服务器31通信连接有访客体温数据存储模块34。红外测温模块14用于采集实际到访访客的体温数据,并将体温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通过通讯模块23将体温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31,云服务器31将体温数据储存至访客体温数据存储模块34内。访客通过智能手机端41向云服务器31发送带有访客的ID信息的请求访问数据,云服务器31将访客的ID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端21,后台控制端21的管理者确认访客ID信息后,控制模块22将ID信息存入预约ID存储模块24内。访客抵达门禁终端11后,摄像模块12对访客进行拍摄,摄像模块12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将图像数据通过通讯模块23发送至云服务器31,云服务器31通过人脸识别模块33将图像数据与人脸数据库模块32内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对比得出与该访客对应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而能够通过对应的人脸图像数据确定该访客的ID信息。云服务器31将该访客的ID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将访客的ID信息存储到访客ID存储模块25内。对比模块26对预约ID存储模块24中储存的ID信息与访客ID存储模块25内新增的ID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对比模块26向控制模块22发送信号并触发控制模块22控制电子锁模块13解锁,使访客能通过门禁终端11;若不一致,则电子锁不解锁,防止未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终端(11)、后台控制端(21)、云服务器(31)、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和智能手机端(41),后台控制端(21)包括控制模块(22)、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所述控制模块(22)分别与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电性连接,所述对比模块(26)分别与预约ID存储模块(24)和访客ID存储模块(25)电性连接,所述云服务器(31)分别与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智能手机端(41)和通讯模块(23)通信连接,所述人脸数据库模块(32)与人脸识别模块(33)通信连接,所述门禁终端(11)包括摄像模块(12)和电子锁模块(13),所述电子锁模块(13)和摄像模块(12)均与控制模块(2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疫情防控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终端(11)、后台控制端(21)、云服务器(31)、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和智能手机端(41),后台控制端(21)包括控制模块(22)、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所述控制模块(22)分别与通讯模块(23)、预约ID存储模块(24)、访客ID存储模块(25)和对比模块(26)电性连接,所述对比模块(26)分别与预约ID存储模块(24)和访客ID存储模块(25)电性连接,所述云服务器(31)分别与人脸数据库模块(32)、人脸识别模块(33)、智能手机端(41)和通讯模块(23)通信连接,所述人脸数据库模块(32)与人脸识别模块(33)通信连接,所述门禁终端(11)包括摄像模块(12)和电子锁模块(13),所述电子锁模块(13)和摄像模块(12)均与控制模块(22)电性连接。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冠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